一百九十九章. 运河西岸(2 / 2)

“砰……砰……吭……嗵……”骑营开始向捻军辎重营地扫射。

猝不及防的辎重营地乱了,人喊马嘶,女人孩子的哭叫响成一片,受惊的马匹驴骡到处乱跑,来不及套车上马的卫队被机枪拦截,一片片的倒下,一间间村舍被炮弹击中起火……

殿后马队应该算是捻军的精锐,骤然受到打击,竟然还来得及上马迎敌。但是对手不是清兵,迎头就是一顿机枪弹雨,机枪就是骑兵突击的克星,马队好像源源不断,但四挺机枪的交叉火网哪里冲的破?死人伤马堆积如山,就这一道小小的沟坎,纵横天下的捻军马队三千余骑反复冲突,无奈展不开兵力,只能递次进攻,在排枪配合的机枪阵地前,折损大半。

眼看着辎重营地被屠戮殆尽,殿后马队余部在首领阵亡的情况下,转首逃逸了。

骑营开始突击,轻骑兵的突击没有重装骑兵的力道,但是追剿残兵还是足够了,何况是本来没有多大作战力的辎重队。

以斩首逾三千,并奉交器械粮草被服一百车,向李中堂交差。还有三十多车的东西送给了崇厚的天津洋枪队和附近的清营。

陈逸杰留下了一千多批好马、二百多车给养,还有二千多俘虏、二千多妇孺。随即以伤亡太大为名退出战场修整,罗继麟一封战报递给了李中堂,把蒙古战士大大的夸奖了一番,顺便夸夸蒙古诸王。然后将战俘妇孺送回婆罗洲了事。

一天一夜,前锋遭洋枪队密集炮火封锁,无法前进,后队又遭到新常胜军反复劫掠,损失惨重。攻天津城不果,西捻军南撤。

天津城下,腹背夹击捻匪,大溃贼势,天津洋人和商界对新常胜军赞赏有加,李中堂也觉得很有面子,这虽不算是淮军的劲旅,可是只听从他李大人的。

蒙古诸王稍后也闻得了信,自从僧王遇难之后,满蒙骑兵一蹶不振,谁也没指望着东拼西凑的千八百的后生能够重振蒙古骑兵的雄威,谁料想,这也叫做常胜军的汉蒙骑兵队还真争气,连战连捷,而且不居功。这不,清廷的赏赐也到了,对蒙古诸王颇有称赞。

诸王来劲了,又是一批人马粮草到了陈逸杰手里。

陈逸杰也不客气,补充了折损的人数马匹,又组建了一个轻骑营,一个骑炮营。这样每两个骑营和一个炮营、一个辎重队,组成一个团,两个团就有了个师的架子。12磅山地榴弹、12磅1857式拿破仑青铜滑膛炮,还有八管、十二管诺登菲尔特机枪、链式供弹的帕克尔转膛枪都来了。

尤其是帕克尔转膛枪,叫兰芳兵备局改成链式供弹,太适合骑兵使用了,虽然口径大,但由于是一根枪管,重量是远比加特林轻,射速不太快但射程远,侵彻力大。架在马上,就可以机动,拆卸都很方便。

最好的就是,枪榴弹的试验成功使得帕克尔转膛枪彻底翻身,制成一种发射枪榴弹而真正成为转膛炮的型号。20mm口径的爆炸弹,射程不太远,准确性也不算高,但破片散布弥补了这个缺点,现在不是触发,而是延时引爆,所以榴弹没有落地就爆炸,对骑兵威胁尤其大。

2管、4管的诺登菲尔特机枪也很适合奇兵,现在还有了8管、12管的,不过这些和格林炮都不能在马上用了,向西部片里的那样,人骑在马上,左右再各挎一挺六管格林炮,说开火就开火——就是开玩笑了。单有马拖着,或者装上两轮枪架,和弹药一起在后面拉着。

西捻军在滨海地区略事休整后,因抢渡减河失败,遂仍沿运河东岸南下,由吴桥进入山东,经平原到达高唐、清平、博平等地,一路上不断在运河各渡口抢渡,但均为清军防兵击退。四月末,西捻军被迫沿海滨南撤。

由于山东的海丰、武定一带多粮,张宗禹见状大喜,放松了神经,自恃有粮有马,准备在这个地区休整一段时间。其实,此地濒海临河,最不利于马队驰骋。西捻军如东捻军一样,最终自入绝地。

这时,尾追西捻军的李鸿章又提出了围歼西捻军的计划:西面以运河为防线,在运河西岸修筑长墙工事,调清军及民团把守,并将黄河之水灌入运河,以增高水位,调派水军巡逻水面,使西捻军不得渡运河而西去;北以减河为防线,在其北岸增修长墙工事,灌入运河水,提高水位,由崇厚率洋枪队及民团把守,遏捻北上;南以黄河为防线,由黄河南岸山东之各州县官吏率民团把守,将各渡口一律封锁,船只一律驶靠南岸,以防西捻军南下;东界大海,渔船一律禁止下海,以防西捻军渡海而走。

清廷批准了这一计划,并抽调一部分战斗力较强的清军进入山东、直隶,作为游击之师,而将大量清军派驻运河,加强了运河防务。

闰四月二日崇厚奏准,清政腐为协助防守天津有功的薄朗、鲁富、陈逸杰等人,各赏“金宝星”1枚。总理衙门照会英、法公使,对驻津英、法领事孟甘、德微里亚积极协防,传达嘉奖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