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熟读兵书的(2 / 2)

铁血骠骑 三十三层 5265 字 2019-08-14

情报分析是个细致活,也是非常费脑筋的活儿,要在大量的信息里,在相互矛盾的情报里挑出主线,弄懂鬼子真实意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刻马迁安手里就捏着几份前后矛盾,表述冲突的电报在沉思。

一份情报里说这个鬼子的第3联队)出现在北安县城外,一份情报说这个东京联队部出现在青冈附近,看情报发来的时间,几乎是同一时刻,这个联队不能同时出现在相隔200公里的地方吧?就算是分兵驻扎,那情报上也没进一步表明细节,到底这个联队的哪个大队在北安,哪个大队在青冈,人数?武器配备?唉!情报员弄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容易了,也许是冒着杀身之祸才弄来的,细节上没弄清也情有可原。

周玉成已经听马迁安在那里长吁短叹半天了,实在忍受不住这家伙施放的“消极”气息,乜了马迁安一眼不满意的抗议道:“我说马大司令,你叹气啊叹气啊,弄得我都没心思看资料了,有什么可叹气的,鬼子来了就打呗!”马迁安回了他一个白眼,“我还不知道鬼子来了就打?问题是我是想打胜啊!现在我们连鬼子具体兵力部署都没有搞明白,到时候连交手的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捡软柿子捏呢?”周玉成哧的一声笑了,“你净想好事,打鬼子还挑挑拣拣的,我们软柿子要捏,硬骨头也要啃不是吗?”马迁安摇了摇头表示反对,“不对!老周你这思想要不得,现在绝对不是啃硬骨头的时候,万一崩了牙拼光了我们辛辛苦苦拉起的队伍,再要重新崛起可就费事了,所以这次反讨伐,我的主题思想是捡弱的打!我们要不断取得胜利,保持士气,不断地削弱敌人的力量,这才是正途。”

马迁安的思路很简单,保存实力。

而要在保存实力的情况下又要打破鬼子的讨伐,那只有打击敌人包围圈中的薄弱部分。

一根链条甭管有多长,只要破了其中一环,这链条也就失去作用了。

“我看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周玉成想了半晌,只能用这句话来安慰一下烦恼中的马迁安。

午饭后,马迁安撅着**从床底下自己的小箱子里掏出一本书,聚精会神看了起来。

周玉成知道这小子又在书中寻求精神食粮了。

马迁安看的书是现在指挥员几乎人手一本的《论持久战》。

看着看着马迁安嘴里还不由自主的嘟囔起几句名言,像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之类的。

周玉成见马迁安看的入迷,又听到马迁安含混不清的“名言”,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猛的拍了自己的脑门一下,也急忙从自己床下的私人物品里翻出一本资料细看起来。

周玉成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大有解惑的表情。

周玉成的样子引起了马迁安的注意,偷偷瞄了一眼周玉成手里的资料,也不禁一喜。

马迁安趁周玉成不备,一把拽过资料吼了一声,“好你个老周,你竟敢藏私?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不让我学习学习?”马迁安手里拿的东西赫然是一册作战总结资料,看目录上有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总结字样,再一细看竟然还有每次反围剿作战的具体战斗过程,真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对打破鬼子的大讨伐有着现实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马迁安当然知道五次反围剿作战的结果,但具体到每次反围剿作战的兵力部署,行军过程,每次战斗的具体状况,运用了什么战术这些详细的东西,他却记不住许多。

“哪来的?谁编的?”周玉成一边担心的看着挥动在激动不已马迁安手里的资料,一边有些羞愧和尴尬的回道:“这事儿怪我!这本资料是我昨天才收到的,当时我在路上碰到了总部来的通信员,他说是总部让送来的,刚刚油印出来,一个支队一本。

没有署名,我也不知道哪个秀才总结的。”

马迁安不理周玉成,附身到资料上贪婪的研究起来。

从资料上看,能列举分析如此详尽的战例的人,绝不是一般普通人,这东西极有可能是延安那边弄出来,然后在近期内送到了抗联总部,再然后杨靖宇又下令印发的。

打仗可不是儿戏。

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拼蛮干可不行。

马迁安思想意识里也是要避免蛮干的,对敌战斗不仅要猛,还要巧。

看了一会儿,马迁安像是找到了共识,面带得意的指着其中一段话对周玉成炫耀道:“老周你看,**都说了歼敌致胜的九个条件,你看我刚才说的同他的第四个条件一样,第四,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啊还有第五个条件: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这个我同他说的也一样。”

周玉成“鄙视”的看了马迁安一眼,慢声细语的回道:“这么说,你也能打出来**他老人家打的那样的胜仗?小马呀,熟兵书的不仅有诸葛亮那样的,也有赵括啊。”

你你你什么意思嘛!马迁安砰的一声重重的坐了下来,“你不信?那咱走着瞧!”只要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