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回府(1 / 2)

锦上欢 言凌歌 0 字 2021-07-04

 从大同到京都,沿路一共十三个驿站,里数路程不等,宝玉等人是八月上旬离开大同,因为张懋负伤的缘故,等回到京师,从得胜门进城的时候,可巧刚刚用了整一个月的时间。()

宝玉心中对石三娘中毒一事心有怀疑,在通州位置打发了舅舅石彪等人后,对车队随行人员下了封口令。

任何人不得擅自对人提起宝玉的真实身份!

因为封口令的缘故,张懋醒来后虽然已经有七八天,可还是不知道眼前这个被自己强行带回关内的小丫头,竟然是武清侯的外孙,当今于少保的女儿。

张懋当初是带着家将悄悄出京寻找父亲的,所以虽然已经大半年不曾回家,如今九死一生地回来,家门在即,却依然坚持选择在天黑的时候才回府。

下马车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天边那抹黯淡的红霞也随着余晖的消散而完全消失。马车并非是在英国公府的大门停下的。

宝玉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华丽的垂花门,两边则是长得几乎望不到尽头的高墙。

垂花门那已经站着几个在老太太、太太身边侍候的仆妇丫鬟,有两个手里拿着灯笼,见张懋下车后,众人就赶紧挑着灯笼走上前来,嘴里小声道着世子爷辛苦,恭迎世子爷回京之类的话。眼角余光却不住地往宝玉身上打量着。

宝玉的身份,张懋在信中已经向母亲和祖母点明。

此时宝玉已经在张懋地坚持下换上一身女儿家的装束。

被人这样打量,宝玉略略有些不自在,神色别扭地看着那几个衣着鲜亮的仆妇。

张懋察觉到宝玉的不自在,往宝玉手背上轻轻拍了拍,给她露出一个鼓励安慰的笑容。

“老太太这会在哪儿?”

张懋眼见迎上来的是祖母身边的管事嬷嬷,便笑着开口问道。

“刚吃了晚饭,说是胃口不好,才吃了小半碗就回房歇着去了。老太太交待着,说世子爷回来后,先过去给她瞧瞧。但身子骨不算好,天色晚了,就不见什么外客了。大太太也说了,梨香院已经让人打扫干净,就让宝姑娘在那住着,好歹将就一晚,若缺什么少什么,明儿再管她拿去。”

宝玉在旁边听着她们的对话,听出英国公府上的老太太似乎不欢迎自己,不由狐疑地抬头看了一眼张懋。她可不知道张懋这个大嘴巴,已经在信里将她称为英国公张辅给儿子定下的媳妇儿。

对于一心想着将外甥女徐婉蓉嫁给孙子张懋的老夫人来说,这桩意外而来的婚事,让她老人家心里很是不舒坦了几日。

此时听闻好不容易归来的孙子,竟然将这小姑娘带回了府中,心中更是说不出的恼火。当然此时是极为不想看到这个所谓的准孙媳妇。

见宝玉眨动着眼睛狐疑地看过来,张懋急忙朝她露出个安抚的笑来。当着家中下人的面,却也没跟她说过多的话。只叮嘱那位姓王的嬷嬷好生着人安顿宝玉。

王嬷嬷便让一个仆妇叫了一顶小轿带宝玉去梨香院,而张懋听闻老太太身子骨不好,心下不安,见来了轿子,便随着一个大丫环急匆匆去了老太太那边。

“这是要往哪里去?张懋呢,张懋怎么不一起走?”

宝玉看着那顶停在自己跟前的小轿,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自从那垂花门走进来后,她就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以前完全不能想象的地方。

此时园内各处的灯火已经点上,在那迷离的火光下,近处的雕梁画栋,远处的飞檐翘壁,四面的花木繁森,周围的仆从似众,而且,连在自家里竟然都要坐轿子!见张懋抬脚离开,心下不由忐忑不安起来。

“往梨香院啊,世子爷自有世子爷的去处,还请姑娘快些上轿,别让下人们等久了。”王嬷嬷轻蔑地看了她一眼,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后,就要上前拉宝玉上轿。

“姑娘快坐上去吧,明儿世子爷就会过去看你的。”

边上一个叫画眉的丫环看着王嬷嬷那不知轻重的样子,赶紧先上前一步侧身挡住她,轻轻搀扶着宝玉,看着她坐上轿子后才转身轻笑着对那王嬷嬷说道:“有劳嬷嬷,大太太既然将宝姑娘交给奴婢照顾,奴婢自会将姑娘照顾得好好的。这么晚,就不麻烦嬷嬷相送了。”

那王嬷嬷听了这话后,特意外地多瞅了画眉两眼,画眉依旧那般得体地微笑着看着她。王嬷嬷那精明的脸上终于现出几分意外的神色,她微顿了顿才对宝玉道:“有大太太在,自会好好交待下去的,姑娘不必担心,回院子歇着吧。”

她说完便往旁边的小径那走去,看着像是张懋离去的方向。

宝玉望过去的时候,画眉正好抬头也往她看过来,对宝玉笑着道。

“姑娘不必担忧什么,就将国公府看着自己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