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召李治,廿斤纸赔罪(2 / 2)

李治吓着了,这好像是打劫前奏,父皇你又要压榨我?</p>

李治又作怪,"父皇,儿臣若把一百万金捐了充军费,府里就穷的揭不开锅了。"</p>

虞世南站一旁,冷冷盯着李治。</p>

李世民自觉无颜对人,低头看纸:"信口雌黄,朕看你是有钱胡乱花,小小年纪,竟奢靡无度至斯。</p>

长此以往,如何得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p>

这是你那‘三字经’上写的,你还拿出来说你皇爷爷。</p>

朕绝不轻饶和姑息你,来啊,给朕取鞭子。"</p>

李治低头无语。</p>

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就是如此,蛮横霸道。</p>

一言不合就要动刀动枪,还要拿,鞭子!</p>

李治一口"嫩血"要喷出,最近我没,惹事呀。</p>

李治莫名其妙,问:"父皇,不知儿臣所犯何罪?"</p>

"哼!"</p>

虞世南,先怒了。</p>

他虽见陛下动怒,可也知陛下宠爱李治,正色道:"尔至今日,还不悔悟?我来问你,街上那白纸,可是你的?"</p>

李治明白了,传单?</p>

这传单确实是自己的,这不是学堂想招生学格物么!</p>

发放传单目的,不就是制造轰动效应嘛。</p>

所以在太平坊等官宦和富贵之人聚集地,发发传单,这有什么不对嘛。</p>

难道是传单写得夸张过头,广告效应轰动,过头了?</p>

"敢问虞老先生,发放传单也犯法吗?不知我触犯了何种法度?"</p>

"你?"</p>

虞世南无言,他怎能想到一个小屁孩竟也敢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当着自己面,不但不知罪,还敢顶撞。</p>

李世民又多了几分怒火,胡乱花钱倒也罢了,对长者也敢不敬,这就更是,刁蛮任性。</p>

姚公公已急若流星、像恶狗扑食、去取鞭子。</p>

一个老宦官,那矫健步伐,竟如同老树发新芽,焕发了第二春。</p>

虞世南脸黑如墨,怒瞪李治:"顽固不化,执迷不悟啊。老夫来问你,此纸,价值几何?"</p>

"这个纸,不值几钱呀,真不值钱。"</p>

噗!</p>

没见过这样抬杠的。</p>

不值钱?老夫写字都用不起这样的白纸。</p>

你这小娃娃,却不将这昂贵的纸放在眼里,这说明神马?</p>

那隋炀帝让人用丝绸缠树,肯定也是认为丝绸不值钱。</p>

虞世南,全身颤抖,气的。</p>

"好好好,不值钱,对,你说的对,你晋王有的是金银,老夫家贫,当然远不及你这个小娃,老夫错了,余姚虞氏,哪里及得你晋王府。"</p>

这话,讽刺意味,就很浓厚了。</p>

但凡翻阅过余姚虞氏阀阅的都清楚,这个家族,乃江南一等一望族;</p>

在汉朝,虞氏就在江南鼎鼎大名;到了三国,虞世南祖先虞翻,更是经学大家,名冠天下。</p>

李治看他气得要剁脚。</p>

李世民竟也一脸怒色,恨不得要立即管教管教他这不成器的小九儿。</p>

本就一语不发房玄龄见状,生恐虞世南气坏身体,咳嗽一声,"晋王殿下,休要胡闹,先给虞公认个错。"</p>

房玄龄性子,温和谦让,通达睿智,豁达大度,谦虚低调,擅长做吃瓜群众,围观或者稀泥。</p>

李治这才醒悟,他也是一个宽厚的人,所谓以和为贵,和一个长者争执有神马意思。</p>

</p>

李治先朝虞世南作揖行礼。</p>

"小治若是言语有得罪地方,恳请虞老先生勿怪,若是虞老先生觉得我这纸好,这也是小九的荣幸。”</p>

然后,李治伸出两根小手指肉疼比划,“要不这样吧,我回家取二十斤纸送至府上,给虞老先生赔罪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