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物价降,钱流进股市(2 / 2)

拿钱赶紧去消费,可是人的消费总归是有限的,终究吃饭的时候,你不可能添十碗饭倒掉九碗吧,何况现在物价还涨的利害,想想就心疼。</p>

几乎所有的人家,祖传下来的就是各种节俭的家训,这已是深入骨髓一般的教训了,让大家这样糟践,还真心里过意不去。</p>

但现如今就不一样了,市面上所有的货物都紧缺,谁能生产出来,谁就有利可图。</p>

只是!</p>

有的人,空有本事,却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敢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承担这个经营的风险;</p>

也有的人,空有钱财,却对经营一窍不通,只好看着家里的钱越发不值钱;</p>

可现在,晋王李治,却是给大家又指出了一条发财的通天大道。</p>

于是,有人道:"若是有如晋王府这样的项目,也可在此挂牌认筹?"</p>

"当然。"李治道:"而且吴王李格的意思是,必须得在此挂牌。</p>

想要挂牌,需提供担保,提供自己项目,还有部分资金。</p>

这所有资金,也需在监督情况之下使用,要确保你不是骗子卷了钱跑路。</p>

为了保障认筹人的利益,每隔三个月日子,需要公布项目的账目,这叫季报,每年也要向大家报帐,这叫年报。</p>

还需有盐田湖的人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不会被挪用。</p>

总而言之,在盐田湖挂了牌,盐田湖这儿,就给与一切保障。</p>

若是敢触犯律令,报假账目,亦或者是挪用钱财的,都是重罪。"</p>

"律令?"有人惊异道:"竟还有律令?"</p>

"当然,凡事都得讲个规则,而这规则就是律令!这律令,现在正由吴王李格率人,紧急修订中。</p>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谁出了钱认筹,这律令就是保障他们投出去的钱,能够得到应有回报。</p>

经营不善是一回事,若是弄虚作假,就又是另一回事了,那肯定要追究刑责。"</p>

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快,有许多人明白了李治的意思。</p>

晋王府或者说盐田湖,提供的是一个担保性质的平台;</p>

而缺钱的人,可以来此申请立项、经审核后挂牌、缴纳担保金,同时筹募自己项目所需的资金;</p>

大家将资金丢给这个人经营,而众人所投资的资金,又受到晋王府的监管;</p>

这个人再利用这资金搞生产,无论你是建窑炉烧陶器也好,或者是建高炉炼铁也罢,都是可以的;</p>

最后,得了利润,股东们一起跟着分取红利。</p>

就算是朝庭修水泥路,也是如此,而水泥路的收入,那可是旱涝保收的,无论哪家商队,你都得运货的呀!</p>

如此一来,便是多赢的局面。</p>

从前的生意,为何永远无法做大规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所谓的买卖,都是一家一姓的事;</p>

大家只信任自家人,所以无论你制作的东西多么物美价廉,你的精湛技艺或者是经营的买卖,因为一家一姓的资金有限;</p>

又或者是无法相信别人,不能将技艺传授更多人,最终的结果就是永远都只是一个老字号。</p>

而这老字号,可能在后世,是品质的象征,只是在大唐,却代表了守旧、规模不大,因为你永远无法扩张。</p>

现在有了晋王府带了好头,不少人就动了心思、跃跃欲试了。</p>

那韦节荣便在人群中喊道:"恩师,这样说来,我们韦家也可以来此立项?"</p>

李治朝韦节荣微笑:"当然可以。"</p>

韦节荣便在人群中激动的喊道:"加油,努力,奋斗!"</p>

此时没人理会他,还有许多人,都带着无数的疑问,便蜂拥而上,七嘴八舌找李治,有的问这个,有的问那个。</p>

李治烦了,便教李福发放他早已准备好的立项申请、认筹指南书。</p>

众人各自领了书,这才满意,抱着书,走了个七七八八。</p>

人群终于散了,李治松了口气。</p>

李格上前来,问:"为何你总是打着三哥的名号?"</p>

李治注视李格一眼:"因为三哥与我是有骨肉之亲的亲兄弟,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啊,我不捧你,捧谁呢?"</p>

"这样能挣钱?"李格狐疑。</p>

李治眯着眼,压低声音:"不但能挣钱,而且还能将这市面上数不清的热钱,统统引流到应该到的地方去。"</p>

李格眼前一亮:"能降物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