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零章 铩羽(2 / 2)

有句祝词怎么说来着:

树上喜鹊叫喳喳,我村又添幸福花。

新楼新车都得要,砸锅卖铁娶回家。

120公里的路程,开车需要三四个小时,早上出门,中午能到。

当然,开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反正路上也没别人,还可以做个游戏。

老妹啊,你等会儿啊,咱俩破个闷儿啊。

他们的目的地电子十八所位于南开区,距离南开大学并不远。

津门其实有两所好大学,排名也不相上下,但是只有一所全国知名,另一所甚至很多人都没怎么听说过。

进城的时候刚好是中午,可以品尝一下津门的美食了。

两个城市别看距离不远,无论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的,津门话是苏北、皖北一带的方言演变而来,是当年朱棣登基之后,迁移了江淮一带的人民驻军津门,从而形成了这里的独特方言。

当然,烟台和大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讲的话也是江淮方言转变而来的,这都是明朝卫所留下的历史印记。

来到津门了,就不得不提它的美食,比如狗不理包子。

沈光林也想看看,这个难吃又贵的包子在80年代的味道究竟怎么样。

不吃不知道,吃了才觉得,齐鲁人爱吃大蒜还是有道理的。

因为蒜真的能解腻。

穿越之后,沈光林吃惯了肉食,果然享受不了这种油腻到嗓子发痒的肉包子。

说实话,这玩意真的不如津门的煎饼果子好吃。

煎饼果子其实是津门特产,因为临沂一带的煎饼和这种是不一样的。

在津门,煎饼里面包裹一根油条或者薄脆,刷上酱料,吃起来就会特别带劲。

而在北方话里,油条也叫果子,所以煎饼果子原本的意思就是煎饼卷了一根油条的意思。

后来为了偷工减料或者调整口味,这才把油条换成了薄脆。

当然,薄脆也有另外名字的,在北方广大地区,它也叫做“焦叶子”。

当然,津门还是有自己特色菜的,比如油炸蚂蚱,罾蹦鲤鱼。

油炸蚂蚱好吃不好吃沈光林不知道,他也不敢吃,反倒是蚕茧他挺喜欢的,知了猴和豆虫也能吃一下。

这几种昆虫里面,豆虫是一种更加昂贵的食品,需要克服的心里障碍也更多。

京城西郊有个酱油厂,每到夏天,那里就有一道名菜,叫做“炸肉米”,沈光林只听说过,还没吃过,因为这才是终极挑战。

天寒地冻的,随便吃点能够取暖的食品就好了。

吃过午饭,沈光林和李蓉就到了十八所,即使有介绍信,即使有工作证,沈光林还是没能进去,这里竟然还是涉密单位,寻常人等不得入内。

折腾一下午,白忙活了。

得嘞,咱去听几段相声吧,毕竟难得来一趟。

现在小黑胖子还没过十岁吧,故意还在学艺,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沈光林就在听了一段不知名演员说的扒马褂,然后就准备找地方休息了。

就在沈光林想着第二天就回去呢,晚上有人来找他了,是十八所的人,对方同意他进厂参观,但是要签署保密协议。

签署保密协议当然没问题,但是对方竟然说从这里参观学习之后,自己不得偷偷研发太阳能光伏科技,所有成果都是十八所的,他和京城大学不得私下研究。

这就过分了哈,他又不是钱老,去苏联访问还专门晋升中将,完了就能够学不少有用的东西回来。

沈光林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但是看这个架势,自己还是离远一点吧,估计从京瓷,夏普,欧(www.vkzw.com)瑞康学习知识还更简单一些,不行就发访问申请嘛。

沈光林已经不是无名之辈了,他已经是一阶学者,目前所差的就是一个有分量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