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四大富女商29(2 / 2)

侍读学士笑答:“此迷原本不难,只难在答题时间有限,再加上我当时喝了些酒,思维未免有些锈钝,好在最后及时猜了出来,谜底是父亲的‘父’字。”</p>

“大人高才!换我等去猜,怕是猜到天亮也猜不出啊!”</p>

谢律也跟着一块给上峰戴高帽:“以大人的才学,区区字谜自然不在话下!”</p>

侍读学士心情舒朗,一甩袖子,豪迈道:“走,今日我们不醉不归!”</p>

一行人情绪高涨,谢律只得硬着头皮跟去……</p>

给会员追加谜题考验,是李伶静临时想出来的点子,最近她跟着时羡鱼学了不少消费心理学,其中有一个心理现象,叫作宜家效应,说的是消费者对于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物品的价值,容易产生价值高估的判断偏差现象。</p>

其实也很好理解,人们在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优秀,而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的“自我实现”心理在作祟。</p>

当客人消费满百两获得会员资格,会员资格只能表示客人有钱,但只要加上一道谜题,客人不仅有钱,还需要有智慧,这将使其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客人会因此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连带着也会赋予忘忧阁与众不同的意义。</p>

一行人到了百花街,果然又见忘忧阁外的长队。</p>

侍读学士有会员牌,且提前订了座,故而无需排队就走进店里,谢律跟着他进去,刚迈进门内,便感到凉意袭人,驱散了一路走来的燥热。</p>

身边同僚与他低声说:“这忘忧阁难怪花销高昂,竟舍得用冰。”</p>

谢律默然扫了一圈,心中震撼,这布局、这烛灯、这色调,简直清雅脱俗到了极致,每桌都在喝酒,又丝毫没有酒楼的喧嚣吵闹,桌边用银盘盛着冰,几捧金盏菊散落期间,幽幽寒气融化间带了袭人芳香,一旁还有美人相伴——这哪里像座酒楼?简直是文人雅士都向往的人间梦境。</p>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几日不见,大人别来无恙。”一位面貌清秀的女子来到他们面前,微微俯身行礼,请他们入座。</p>

这女子不算多年轻,也不算多美貌,但举手投足透出风雅,谈吐亦不俗,经史杂谈竟都能接上话,不过片刻功夫就与一座人相谈甚欢。</p>

谢律默然观察,发现每桌都有一到两位女子相陪,负责斟酒与布菜。</p>

酒菜口味未必比喜客来好,但氛围档次确实要高上许多。</p>

悠扬的古琴声传来,众人纷纷望去,是莺歌姑娘准备上台献艺了,四周安静下来,只等这名动盛京的歌姬一展歌喉。</p>

谢律只觉得五味杂陈,眼见身边的上峰与同僚一个个沉醉其中,他心中焦灼感更胜,目光忍不住四下里搜寻,幸而没见着李伶静,否则他真不知该如何自处。</p>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大家都喝了七八分醉,这忘忧阁服务倒是极好,不等客人开口,就已经叫来马车,无需客人掏钱,就能安安稳稳送回家去。</p>

谢律没上马车,把上峰与同僚扶上车后,在街边默然站了一会儿,而后抬脚就往街对面的喜客来走去。</p>

喜客来尚未打烊,一进店里便闻到厚重的油荤味与酒味儿,十几岁的小丫头在二胡伴奏下战战兢兢的唱着小曲儿,四周哄闹嘈杂,时不时传来呼呼喝喝,还有那混不吝的醉汉伸手往小丫头脸上摸,引来一片起哄声。</p>

谢律以前只觉得酒楼就当如此热闹,此刻心境不同,看着这番场景,他脸上一阵白,一阵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