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陈晨发芽(2 / 2)

“小爻,你跟我来。”陈爻刚进陈星他们家的门,就被陈晨一把给拉进屋里去了,看得陈星、陈静和陈清那是目瞪口呆,陈静和陈清还是有点小意见的,心说这陈晨堂哥真是的,眼里就只有他那堆破玩意和小爻,自己叫他都没反应,不过想想受到陈晨特殊对待的是陈爻,心里那点小不快就烟消云散了。

“小爻,我将手电筒弄亮了。”陈晨手舞足蹈,异常兴奋的摇晃着陈爻,差点没把陈爻摇吐了,这让陈爻想起了那些感冒了在兰州坐公交车的日子,310路被人称为三大杀手之一,124路就像是自制的土飞机,106就能让人体验一把《头文字D》,103路能和310路斗气,能将两车人甩在敦煌路,有人曾感慨310是最温柔的车,只会在人少的地方飙车,106不一样,106能在闹市区飙车。

往事随风,这些是否真的能算成往事?哪有还未发生的往事。

“别摇了,再摇我都快吐了。”

陈晨不好意思的放开手,挠挠头尴尬的道:“不好意思啊,小爻。”

“没事。”陈爻摇摇头道。接着兴奋的问:“你说你能将手电筒弄亮了?”

陈晨兴奋的说道:“是啊,你来看。”

经过陈晨大半年努力的实验,小灯泡终于脱离从镇上买回来的电池,如愿以偿的亮了起来,那些废旧电池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拆解得乌七八糟,散落在屋子的角落里。

灯泡由原来的暗淡无光变得越来越来亮,而且还有越来越亮的趋势,陈爻一看不好,冲陈晨和陈星喊了声“小心退后”,就拉着还盯着灯泡看的陈清和陈静急忙往后退,最后小灯泡啪地一声爆炸开来,声音脆亮,堪比鞭炮声。

所有人都心有余悸,想那细细小小的玻璃要炸到人的眼睛,那简直就能要人命。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陈爻,他现在是兴奋的;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陈晨,他现在的表情和陈爻正好相反,很沮丧。

“不是吧。”陈爻很震惊,不知道陈晨从什么地方搞的两瓶乌漆麻黑的东西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这电压要比汽车电瓶的电压高多了,而且陈爻还真不知道产生电力还有一定的预热期,骂了隔壁的,我终于亲眼看见一天才儿童了,现在在陈爻眼里,陈晨比起那些什么参加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聪明人要出色了太多。

奥林匹克知识竞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解题高手。循规蹈矩的解题,这就是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最终结果,这些人无疑都是聪明的一群人,但是这些聪明人只会按照着别人的足迹前进,最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当另一个巨人。自己却不能成为真正的巨人,就是因为本身在精确的解答着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而不会自己创造问题和解决这些的问题,缺乏了创造力,就等同于一个只会按照规定条件运行的程序。

陈晨这样的人太不适合那些所谓的全才教育,而且陈晨这样的人也进不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少年班这些人没有天才,只有解题高手,因为传统的观念,我们都在仰视这些人。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解题高手们却从来都成不了一个诺贝尔获奖者,因为诺贝尔需要的是创造力,而非机械式的解题。这并不是说是少年班葬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力,而是全国少年班这样的的观念葬送了未来的创造力。

看到陈晨的实验,陈爻心想是不是让陈晨漂洋过海异乡求学,这想法在陈爻的脑子里发芽,就不可遏制的壮大起来,一两年后,等陈晨小学毕业,就真的被陈爻送到了大洋彼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