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唯见於空空亦空(2 / 2)

整个随国瞬间被恐怖的气氛笼罩,各郡每天被处死的人数多达五百人,而且范围仍在扩大。

随国周边的国家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点,纷纷关闭国界,封锁随国。这其中虽有本国武师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为了自保,不招惹麻烦。

一时间整个随国尸骨盈野,哀嚎遍地。

四月,原江郡共杀四万九千人,元江江水堵塞,断流一月。尸骨腐烂,蛆虫涌流,江水之臭,三月不能闻。

瀚海郡杀一万七千人,尸坑高筑,大地浸血,乌鸦凄声一年不绝。

五月,常青郡杀六万人...

流风郡杀三万一千人...

高崇郡杀两万九千人....

.................

六月,三川郡爆发瘟疫,半月内席卷六个郡共三十七城,所过之处,家家绝户,生灵自危。

...全国原有人口一千三百六十七万人,及至开皇一年,仅余六百八十二万人....

这是后来随国史官笔下的这一段时期。

此时,三川郡瘟疫已经爆发,各地武修仍在进行着杀戮。有嫌疑的,杀。行为怪异的,杀。抱怨的,杀。失口乱言的,杀。生病的发现之后,杀,然后烧掉尸体,防止瘟疫。

短短半个月内,全国大乱,瘟疫爆发之后,就是饥荒蔓延。

而这种情况下,杨皇的禅位大典也被推迟了。原因就是古彦华同族想要篡位的那个人,看到全国上下如此乱像,吓得连忙推迟了禅位时间。

他想要等到武修们平复这种乱象之后再开始禅让大礼,然而这一等,就没有了尽头。

而在这整个的乱世之中,只有崇文县下面的栖星镇是一片桃源,这里有玄都观的道长施药救人,更有玄都观观主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粮食,不断的救济着汇聚到栖星镇的灾民和难民。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小小的栖星镇收纳了近十万人,当地的里正一开始还吓了一跳,但是后来他发现,只要抱着玄都观的大腿,来再多的灾民都能够应付。

但栖星镇毕竟太小,来到栖星镇的人们虽然得到了救助,但在栖星镇外,天下早已是一片血腥和焦土,到处都是蔓延的杀戮和铺满大地的骸骨。

不断的有灾民还在向栖星镇汇聚,日复一日,日复一日,人越来越多。

他们得到了玄都观的救助,在这乱世之中终于有了依靠。

他们终于找到了精神的依托,那就是玄都观,就是太衍。

十几万人的信仰之力,顷刻间汇聚到了太衍的身上,玄都观中的三清神像,散发出无边的七彩云光。

终于,在这一天,当人们如往常一般从玄都观在栖星镇各处安置的施药、施粥点领取食物药品,拜谢着三清保佑时,他们突然抬头看见了一根高大的木杆,那木杆上挑着一副巨大的黄色幅条。

那黄色幅条随风飘扬,忽忽哉卷动风云,荡荡兮挥动雷霆,人们只看到那黄色幅文之上写着两行共十六个大字:

“武道已死,人道当立。敕命太平,天下大吉!”

短短的十六个字,却在所有人脑海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们忽然间就看清了武修的本质,看清了一切苦难的根本。

这一刻,原本所有如行尸走肉一般对未来绝望的流民们,感受到了一股无比强大的希望和力量。

推翻武修的残暴统治!建立人道的太平世界!让老有所养,幼有所长,壮有所用的人道世界!

“武道已死,人道当立。敕命太平,天下大吉!”

当第一个人喊出这句话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他们流着泪,嘶声竭力地齐喊:

“武道已死,人道当立。敕命太平,天下大吉!”

他们有的拿起锄头,有的拿起镰刀,有的拿起扁担,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粪瓢,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拿着镰架...

他们高喊着“武道已死,人道当立。敕命太平,天下大吉!”,一齐汇聚到了玄都观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