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铺垫(一更)(2 / 2)

远了不说,打比方村里干旱挑水或是相反,水量上涨要填河,那重活轻活,里正安排到各家头上的活计可不一样。</p>

所以她特意没上前去领银钱,而是让她男人去露脸取回来。</p>

石九嫂子一边躲着她老头子的眼神,不乐意搭理那人。</p>

一边笑呵呵的正回答身边妇人道:</p>

“嗯那,借啦,今早我家那位着急忙慌的,非让我赶紧将银钱送到撇子家,都是姓左的,说咱不能眼瞅着不是?但没借出去多少。你想啊,你还不知道我?我家里哪有啥存项,紧紧巴巴过日子,才给我那最小的儿子娶上媳妇还没过半年。这日子都没缓过来呢。”</p>

石九嫂子没对外说,具体借出去多少。</p>

这也是人家的玉兰男人还有左里正,挺会做人做事儿的。</p>

还账的时候,里正该夸就夸,还是当着村里人面前大声夸奖,但在给过银钱的时候,是用布包着。</p>

细心到什么程度呢,借撇子家二两银钱的包,和她这种借二十两的包看起来是一样大小。</p>

整得那借二两的三大爷还说呢,借这么点儿银钱,还搭块这么大的布干啥,拿回去,这不是祸害东西嘛。</p>

</p>

听说,那布是左里正的大儿媳现裁的。可见,为这事儿真是不少费心思,心细。</p>

怕暴露咱的财,回头生是非,万一别人知道咱手里有不少闲钱,这个也借上门,那个也借上门,帮左撇子家再帮出麻烦。</p>

当然了,在石九嫂子看来,更是人家白玉兰嘴严。</p>

听说那阵,白玉兰拿着银钱急火火寻到左撇子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提是谁借的,又具体借了多少,只说是好几家凑的银两,凑出三十五两啦。</p>

这面,晒场这里还完帐,里正五叔开始分发第二种银钱。</p>

啥呢?</p>

送税粮的队伍能这么快回来,是借罗峻熙的光,借青柳村的光。</p>

都不用里正五叔使眼色,跟队伍去的村民,立马就宣扬开,因为这是事实啊,说事实又不费什么劲儿:</p>

“你们不知道,可巧了,那管粮仓入库的官,今年换人啦,换成个小年轻的。</p>

然后青柳村的人,到了之后上前说,他们是童生榜首罗峻熙的村,关乎稍稍免点儿税,问这种特殊的缴粮队伍去哪里排队。</p>

那位年轻的官差,听到这话,嗖的一下就抬头,还扒拉开前面那些办事的,特意走到青柳村里正面前问道,罗峻熙?他眼下已去府城了吧,又笑呵呵主动介绍说,啊,我们认识。”</p>

村里人听到这,全都惊呼:“哎呦,是嘛?看来撇子家小女婿还没有科举完做官呢,就有当官的认识他啦。可真是了不得。”</p>

别看大伙讨论的欢,事实上,大伙真心分不明白管仓库缴税的官职大小,反正在咱白丁眼里,能认识衙门里管事的就很了不得。</p>

尤其是由对方主动提,说认识罗峻熙,就像认识罗峻熙是件很好的事似的,村里人都感觉非常有面子。</p>

这几人一边点头附和,一边继续宣扬道:</p>

“可不,给那青柳村里正都整愣了,细问两嘴才知晓,原来那人和撇子家小女婿曾在一个学堂念书。</p>

那人还说呢,听到今年童生榜首是撇子家的小女婿,他都跟着乐呵,本是想登门叙叙旧,但太忙,被调来管税粮,所以打算等撇子家小女婿秀才高中时再上门来恭喜。</p>

就这么的,青柳村那面腰板挺的那叫一个直流,呼呼的二十几车卸完就完事儿了。</p>

然后多亏咱里正叔反应快啊,特意上前又和人说,如若要找罗榜首,应去游寒村,他一直住在岳父家里。</p>

那人一听,问咱们,你们是他岳父村的?咱几个急忙点头说嗯那。</p>

那人也立马就对里正叔,还有咱几个客气了起来,说那你们村也一起吧,一起好记。</p>

可以说,要是没有这茬,俺们还得傻排队,老长的队伍了。</p>

包括这附近的村,被青柳村里正和咱里正叔拽着,也可快就忙完,我们这才能提前回家。”</p>

村民们一听,哎呦。</p>

还有那老大娘拍大腿,直感叹:天老爷子呦,可真是借光啦。</p>

有人借机就劝道:“撇子啊,听明白没,人要是能有出息,其他都不算事儿,必有后福。不是有那么句话?就算家有金山银山,儿女要是不出息也早晚会败没。金山银山不如出息儿女做靠山,你是真有指望啊,我真眼馋!”</p>

而左里正直到这时候才开口道:“先别说没用的了。所以啊,咱们能回来的快,是借了人家的光,交税粮只住一晚,没像往年需要住好些日排队,也就有了剩钱。那现在将各家补缴的税银发下去吧。没用那么多。”</p>

然后左撇子立即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p>

谁家过来取银钱的时候,都会顺便拍他肩膀一下,还会劝一嘴家里的事别太上火。</p>

有的那大爷大娘不太会安慰人,劝到最后,让左撇子居然有种错觉,好像咱家倒大霉是应该的,谁让咱家有个出息孩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