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更(2 / 2)

可谓苦口婆心了,翻来覆去的强调重要性。</p>

“有点眼力见儿,啊?</p>

知县大人身边最得用的使唤人走了,对你来讲就是个极好的机遇。</p>

三日后,他其他亲随和师爷、保不齐还会有护卫估摸就会到了,到那时,你想再表现,就只能靠边站。你连此等机遇都再难碰了。</p>

所以说,这三天谁都不在的情况下,你要把握住。</p>

最终能不能顺利留下,让他感觉用你还不错,不差你这个人,全在于你自己做事情是否妥帖心细。”</p>

朱兴德怕孩子岁数小,只看眼前,想不到以后的大造化,还强调道:</p>

“多注意观察。</p>

别以为和那些人学了点伺候人的皮毛,做完事儿就拉倒。一人有一个习惯。</p>

伺候梁贼人的习惯,不见得会让知县大人感觉舒坦。</p>

我听那墨竹透过话,知县大人是京城人,保不齐就是哪家高门府邸里的公子,在京城惹了祸被家里老头子扔到这的。</p>

那种富贵出身都有自己的小毛病,你要多多留意。</p>

搞好了,你才是村里最出息的,啊?还能跟着回京城呢,听没听见,为了那种造化,更要多用心。”</p>

左里正的孙儿一个鞠躬到底,再直起身时,十五六岁的年纪到底藏不住欢喜,亲亲热热地叫道:</p>

“弟弟知晓了,谢谢大姐夫。大姐夫,您不知道,俺家人都乐疯了,俺爷说,我才是家里最好命有福气的人,好运道都由姐夫您亲自递到我手里了,要是不好好干,回头被退回去,那就是真无能。姐夫,村里人听说也稀奇疯了。”</p>

朱兴德笑了下,拍拍眼前这半大小子的肩膀:“去吧。”</p>

“嗯嗯,大姐夫,我是要抓紧去了,外婆还托我给婶子带了不少咸菜。”</p>

“带咸菜干啥?”</p>

“说是给知县大人吃。外婆得到信儿,立马扔了手中酿酒的瓢,听说挨家串门,进屋就要尝各家咸菜。我那阵还拾掇包袱没走呢,外婆就送上门让我全带着。说是这些集结了咱村里大娘婶子们最拿手的小菜。还有这个。俺爷帮外婆写的食谱,让交给婶子看着这上面做。”</p>

可见秀花人精一样。</p>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p>

要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p>

三嫁过的秀花,深谙其道。</p>

即便秀花压根儿就没打算让她闺女白玉兰,借此长长久久端住县衙做饭婆子的铁饭碗儿,但她想的是不能给大孙女婿和左家丢脸。</p>

泥腿子农户家咋了,咱家没有那么重让人看不上的乡土味儿。</p>

想从吃的方面就体现出,咱家人做事干净,做吃的别看粗茶淡饭也有自己的小讲究。</p>

在知县那里留个好印象,对人的初印象很重要,往后做个买卖啥的,有个不情之请什么的,是不是也能好说话点儿?</p>

这才紧急准备了这些。</p>

要不是酿酒离不开她,秀花差些爬上车跟着来县衙照料知县两天。</p>

但秀花忘了一点,高估她闺女认字的水平了。</p>

她给那食谱,到最后白玉兰干脆给小麦找来了。</p>

小麦正将肉粥、四蝶小菜装盘,打算等白玉兰和里正的孙儿将洗澡水端进屋,再让她娘将饭菜端进去,她不合适露面。</p>

而从不踏入灶房的知县大人,还穿着那身富贵商人的衣裳忽然出现在这里。</p>

“饭食……”</p>

新任知县没想到在灶房里的不是婆子,而是一位姑娘家:“你是?”</p>

小麦之前烧火,鼻尖有些薄汗。</p>

她低垂着眼睛,浓密的眼睫毛像两把小刷子似的颤了两下,也不知道来人是谁,糯糯矮身道:“是朱捕头的妹妹。”</p>

新任知县看了眼小麦鼻子上的汗珠,又疑惑扫眼小麦为人妇的打扮,第一反应就是,才多大年纪,看起来稚气未脱的模样却为人妇了。</p>

“嗯。”</p>

转身掀开帘子:“有劳,饭食端上来。”</p>

小麦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位就是新任知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