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齐整整的篱笆园,一片小新房(2 / 2)

别看住人的几间正屋子全空了出来。</p>

却没空将酿酒屋子挪到住人的屋子,更没空重新搭灶将主屋扩成酿酒坊。</p>

左家自从得了知县的令,像石九嫂子她们这些老雇工,已经一天八个时辰的酿酒,且人手又多招六位知根知底签保密协议的,秀花更是白天夜里的没个准时辰休息。</p>

只要瓮上蒸酒,她就要盯着。</p>

即便如此,也是挺悬的。在朱兴德他们出去前两日,算上存酒才将将凑够订单数,可见其忙碌程度。</p>

而左撇子听到岳母让他留在祖宅,立马不哭了,急火火的就扛着姓李奔赴新房。他比谁跑的都快。</p>

搬迁那日,左家也没撩锅底庆贺。</p>

一是忙,二是哪里有心情招待人,朱兴德他们即将离开,尤其里面还有个左小麦,白玉兰觉得她实在是笑不出来。</p>

所以左家只在一大趟新房子前,噼里啪啦放了些鞭。</p>

将院子里特大号的粗肚水缸里放满水,放了两条鱼。预示着年年有余。</p>

对外说:“等姑爷们和村里后生们全都平安归来的,归来那日一起请客。到时,熟悉的来家热闹,家里会杀猪待客。就算没啥走动的也别忘了也来,我家那日会用猪骨头熬汤,每家都来个人,过来喝一碗。”</p>

左家人这话一出,大伙也就理解了,为啥搬迁这种大喜事都不张罗。人家确实没空。</p>

这是指对外面人的态度。</p>

内里自家人还是有吃一顿团圆饭的,因为这是一家子共同的喜事,太难得了。</p>

坐在新房炕上,那日连秀花都面露激动和兴奋。</p>

见人进来和她打招呼,她就问:“你那头拾掇完没?”</p>

左家人的新房布局,基本上都是独门独户。并没有像最初设想那般,让老人住在南北正屋几间房里,左家几位闺女带着丈夫孩子依次住东西方向的厢房。</p>

放弃这个设想,是因为朱兴德要赡养朱老爷子,罗峻熙上面还有个罗母在。</p>

朱老爷子是孤寡老头,罗母是独一个老太太,没有男人。要说比较全和的就是左撇子和白玉兰。</p>

</p>

然后自然是他俩问的姑爷们,自个姑娘倒是好说,还不好意思说的太透问道:“那样好吗?”</p>

姑爷们考虑一番,觉得也是,好像不太好。</p>

归根结底这几家都是亲家关系,并不是什么亲兄弟、亲兄妹有血缘关系住在一起。</p>

在一个院落里住一天两天行,住久了你闺女我儿子的,多干少干的全看在眼里,这玩意儿又都是谁生的谁疼,别再起了口角,那样遭罪的还是像朱兴德和罗峻熙这种会受夹板气的。</p>

罗峻熙怕怕。</p>

怕他娘会挑理说,他对老丈人家好,对娘不好。这事儿他娘能干得出来。</p>

朱兴德经提醒略一琢磨,他爷倒是不会说酸话,但不代表心里没那么想。</p>

所以就否了这个设想。</p>

添些钱,干脆各自以老丈人家为中心,盖个小院儿。</p>

离的都不远,几步路就到,和住在一起没啥差别。还能关上房门各自占房头为王。免了朱老爷子和罗母都不自在。</p>

话说回来,其实也没添多少银钱,毕竟这么重新设计一回,白玉兰和左撇子就无需将自个房子建的太大了,两面厢房都省了,直接就前面几间体面仓房,后院园子,和祖宅没啥太大差别。</p>

要说唯一的差别就是屋子比老房子多、且大了些。</p>

盖一回,弄了个四间屋,四室一厅。</p>

一间给了秀花,同样面积的另一间是白玉兰和左撇子的,两个屋门对着,还有一间屋子本该做客房,比方说来个亲戚啥的住住。</p>

只是左撇子和白玉兰给否了,说做储物都比客房强,先不用搭炕,咱家没啥亲戚。要是有人来,也是这些孩子们的亲属,那你们不是有自个的房吗?谁的亲戚谁给领回家去住。别住他们这里。</p>

还有第四间屋子做了书房。</p>

这间书房收拾完,让白玉兰直撇嘴,觉得老伴儿真能装。无非就是记点帐,用饭桌子、趴炕上,哪里不能写帐。以前没有书房也没见这么矫情,非整那一出装文人样。</p>

多好的木头啊,留出来给小卖铺打些货架子、给酒窖打些置酒台子多好。</p>

可是却让左撇子稀罕坏了。</p>

左撇子摸着那泛黄的木头新打的书桌,看到桌前一把太师椅、椅子后面还有靠墙一个书柜,柜子很是大气,里面已经有几本书了,他的算卦叔。他在心里直夸,论起谁人懂他心,还得是大女婿那个人精。</p>

瞧瞧,他想要的那种感觉,大女婿能猜到。交给朱兴德办一些把握上位者心思的事儿,伺候人绝对能办的妥妥的。</p>

为此,搬迁那日,左撇子高兴地特意和岳母、媳妇解释道:“你们不懂。我小时候念私塾那阵,听一起念书的讲他有书房,我可羡慕了。我那时念书回家坐在小板凳上,书本放在高板凳上,我怎么可能会练出好字,唉。按理,也这么一大把岁数了,不该为年少那份羡慕败家,可我想有天,随着外孙外孙女们长大,我能坐在椅上教他们念书,他们都站在书桌前听我读。”</p>

秀花、白玉兰:“……”</p>

嗯,我们确实不懂。</p>

教孩子们啥啊?算卦呀。</p>

不过,秀花和白玉兰也没再抨击左撇子。就让他随自个心意安排一回吧,这可能不出意外是要住后半辈子的地方。</p>

另外,不得不提一句,左撇子和白玉兰的新房饭厅和厨房都很大。</p>

饭厅打了新圆桌,是需要四个大小伙子才能抬起来的桌面。</p>

这张桌子很得白玉兰的心思。</p>

她就稀罕一大家子老老少少都坐在一起吃饭。这回住的都这么近便了,想必过年过节的会凑到她这里,桌子不大放不下。</p>

以上是左撇子和白玉兰的房子布局。</p>

为啥没提秀花呢,秀花不是在这里住吗?</p>

因为隔壁单独给秀花另盖了个小房。最开始没有左里正的事儿时,秀花就强烈提出过这个要求。</p>

她说女儿总和她顶嘴,俩人脾气都不咋滴,她个老太太一定要有自己的家。</p>

咋,地皮都是她买的,还不行有间自己的房吗?生气了就回家,不受姑爷姑娘那份气。还能开小灶。</p>

到时,稀罕哪个外孙女或是曾孙女,就给哪个领到自己的小房里,单独做吃食,谁也管不着。以免她做点儿啥好的,还要给一大帮子人全带上。那还叫吃独食吗?</p>

所以说,秀花等于是有两处住处,大多时候应是会在闺女家,少时候不顺心思了可能会回到自己那面住。反正紧挨着,西面紧邻小稻和德子家,她的一室一厅小房子被夹在中间。</p>

本来大伙也提出过要给外婆盖间大的,白玉兰的房子总不能比亲娘的大吧,秀花却不同意。</p>

秀花说:“咱家没那些臭讲究。要是有许多讲究的人家,怎么可能不管娘家婆家的全凑在一起。既然放得开了,又何必整那一套规矩。再着,也是没那个必要乱花钱,我非要给自己弄间房闲在那里,已经很败家了。”</p>

而秀花没说出口的理由是,她一定要给自己弄个小单间,是惦记着临死那天,或是不能动就来到这间小房子住,直到咽气。</p>

她怕死在闺女和姑爷的家里,闺女会住在那里啊,要天天看着她咽气的屋子,容易太想念她,受不了。</p>

弄个小单间,人离世了,大门一锁,也就慢慢的忘记了。</p>

却没想到出了左里正这么个岔头,还给整动心了,想必将来要死的小房啊,要变成四婚喜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