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擦肩而过(2 / 2)

这是一群不可多得的人。</p>

而接下来的发展,让朱兴德、杨满山、罗峻熙完全在状况外。</p>

他们不意外会被提拔重用,想必之后一路上会被征询他们的意见。也终于不用再听吴忠之流的训诫,快了慢了的,连掌管运酒队伍怎么前行的权利都没有。一天天训的他们跟三孙子似的,真拿他们当被征的普通脚夫了。</p>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兴德口才太好,一番话说完给张大人和李知县整激动了。</p>

吴忠带刀站在三楼喊道:“全体集合,准备出发!”</p>

嗳?</p>

朱兴德慌了,不是下雨没啥事儿唠唠嗑嘛,怎么就走了。</p>

别的。</p>

李知县劝解张大人:“大人,您这还冒虚汗呢。”</p>

张大人摆手不让再劝:“无妨。”</p>

作为户部官员,深知前线打仗打的其实后备物资。</p>

他此次受皇上之命,别说只是拉肚子了,就算是死也要在第一时间将粮食、药品、御寒装备、武器送到。</p>

如此,才不负皇命和像游寒村等百姓之托,还百姓太平之世。</p>

五十多岁的户部张大人,推开身边随从搀扶,用一种奉献精神支撑住自己发软的两腿,咬牙一个翻身顶雨上马。</p>

朱兴德、杨满山、罗峻熙站在外面看到这一幕麻了。</p>

罗峻熙说:“大姐夫,你说过劲儿了。”</p>

朱兴德:“……谁能想到这么不扛忽悠啊。”</p>

杨满山总结陈词:“说说咋整吧。”</p>

接下来该咋整不知道,也没空容他们凑头多商议。</p>

只知道吴忠以及张大人身边的另一位随行官员,来到仨人面前,安排给他们仨新的身份、新的任务。</p>

朱兴德被安排到统筹前列,也就是开路且有资格骑马的官兵队伍里。</p>

这些人主要负责在前方看舆图带路。</p>

张大人和李知县双双认为朱兴德有指挥之才能,最可贵的是此人还观察做事心细,很适合在最前面。</p>

而罗峻熙是被叫到了官员身边,编成了张大人随行手下里,这个队伍在朱兴德那一队身后,罗峻熙和太医等人在一起前行。</p>

李知县做好事不留名,在罗峻熙还没向张大人坦白他还带个媳妇来呢,李知县就对身边随从耳语,将左小麦安排到罗峻熙身边。如此,罗峻熙伸手给左小麦的脸上的面罩又捂严实一些,也就暂时不用费事儿多解释了。</p>

至于杨满山也被安排骑马了,成了后侧队伍的巡逻官。</p>

最后面队伍就是酿酒队,杨满山特意留在这里伴着队伍骑行。</p>

而酿酒队由于没了朱兴德等人,押运头车和尾车,跟住前方粮队的领导者自然而然成了二柱子和六子。</p>

本来二柱子想去最后面守尾,因为他德哥说了,被袭击有危险也有可能是从最后面来呢,可是六子没让。</p>

六子说:“你心眼子不如我多,你就长个吃心眼,还是我去吧。再说二哥也在,看他骑马的架势,就知道他会一直守着大后面,你放心。”</p>

一看六子就是二柱子亲人。</p>

柱子立马大方地将随身绑的干粮袋子给了六子,“你没事儿就吃。”</p>

反正干粮是白得的,全是那些大伙吃了拉肚子不敢再食用的大饼子。</p>

这些干粮算是加餐了,要不然随着官方队伍吃饭,一顿才给发俩馒头,一天发一碗照人影的水,根本吃不饱。</p>

搞得他们好苦啊,比自家前两次去边境卖酒受苦遭罪的多。</p>

要说,他们自己人有提前准备不少吃食的,可村里外婆他们给准备的大煎饼,德哥说了,暂时能不动就不动。</p>

那些从家里带来的大煎饼,眼下就在运酒队伍小子们身上绑着。</p>

……</p>

运送物资的队伍,犹如蜿蜒的小溪走在无人的路上。</p>

有拉肚子严重的脚夫,眼瞅着没力气再前行了。</p>

上面下令,没力气的就让身边有力气的脚夫用绳子捆着带着走。</p>

数不清的人,脚上的鞋全部湿透,两脚冻的发木,走的发胀。</p>

可他们却顾不上自己的双脚和蓑衣都挡不住的淋漓雨水,只两眼盯着自己负责的货物别被雨淋了。</p>

大伙都冻的不轻,棉袄棉鞋被雨水淋后稍稍冻的发硬。</p>

这个时节下雨,感觉比大冬天下雪还遭罪。</p>

在最前方骑马的朱兴德,心里却热的不行。</p>

他是急的啊。</p>

虽然之前在驿站确实耽搁了小半天,但是真怕放屁赶裆,就这几个时辰的时差,正好全部抵达山道,正好大伙过盘山路。</p>

那可完犊子了,就不是死百十多人了,会比梦里还惨,是全部掉下山涧。</p>

所以朱兴德在最前方频繁出手。</p>

仗着他是新提拔的,很明显张大人和李知县都很看重他。</p>

朱兴德一会儿提出:“前方是桥,队伍停下,建议去几个人先查看桥结不结实。”</p>

一会儿又提出,“不行了,看见没?前方都下白了,啥都看不清,一片云彩一片天,咱们过去,货会被浇透。建议原地停下。把那块云彩等过去。”</p>

还有,过一个时辰,朱兴德又提要求了:“前面要经过那片树林子,又下雨根本看不清状况,保守起见,建议先派人去看看前面有没有埋伏。”</p>

另几位开路官员:“……为啥呀?”</p>

这人咋事儿这么多。</p>

奈何朱兴德每次都有解释。比方桥断,他遇到过,那惨的啊,脑浆子都砸了出来,就非得差那么一会儿功夫?小心为上,你我在前方当领队才不犯错。</p>

就这样磨磨蹭蹭,罗峻熙又在张大人和李知县身边帮着找补,掰开揉碎讲道理。知道大人心急,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p>

如若有差错,前线兵士有可能连十车粮食都得不到,不是更耽误战情?</p>

磨蹭着终于还是抵达朱兴德梦中的那片山。</p>

朱兴德这回真是没借口了,他抹把脸上的雨水,发现没抹到,连雨都停了。</p>

朱兴德望着能看清的山脉,心想:往前一步是死忙,退后一步是活着。他等的泥石流咋还不来,身后的大官们咋不明白,他这是为了谁呀!</p>

而就在朱兴德吐槽时,战马和身后的拉脚牲口们乱套了,队伍一片骚乱,前面传来轰隆一声。</p>

那眼瞅着呀,前面山体滑坡了。</p>

“快,传令官呢?传速退后!”朱兴德骑马率先调头就跑。</p>

之前嫌弃朱兴德各种事多的官员们都懵了,明明骑马腿却发软,天啊,他们要是稍稍赶路正好被砸里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