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破釜沉舟(求银票)(2 / 2)

岂料到了关键时刻,身为大夫人的游秀妍却突然改了口,其余二人又怎能不急?</p>

游秀妍幽幽叹了口气,问道:“真是对不住二位妹妹,不过,难道你们方才没有看到夫君对待袁督师的态度么?”</p>

颜悦曦蹙眉道:“甚么态度?”</p>

赵青瑶却已先一步回过神来,颔首道:“姐姐说的是,老爷尽管已不在朝堂,然而却丝毫没有放下对国事的关心,否则也就不会对袁督师那般热忱了。如若此时离开大明,老爷怕是一生都会感到无法心安。”</p>

</p>

游秀妍叹道:“正是如此,咱们这些深闺妇人,平素里无法为老爷分忧,所能做到的,便是对他毫无保留的支持。”</p>

赵青瑶颔首道:“夫人教导的是。”</p>

颜悦曦也点了点头,道:“小妹明白了。”</p>

见陆天行走入了厅堂,袁崇焕连忙放下茶盏,起身道:“晚生见过侯爷。”身后站着的袁志诚和岳凌,也跟着袁崇焕一齐恭恭敬敬地行礼。</p>

陆天行苦笑道:“几位快快请起,在下重伤未愈,恕我不能回礼了。”</p>

袁崇焕拱手道:“不敢。”待陆天行被扶着坐下后,袁崇焕方才重又就坐。</p>

陆天行关切的问道:“不知袁督师收到我的书信后,是如何应对催战钦差,率大军返回的?”</p>

袁崇焕闻言不由一怔,见陆天行的神情丝毫不似作伪,而且面上也并无愠色,方才问道:“莫非侯爷当真不知晓此事?”</p>

陆天行叹道:“袁督师有所不知,在下被满清鞑子的神火飞鸦炸伤后,也是刚刚才醒转,故而还未来得及着人打探消息。”</p>

袁崇焕点了点头,随即便将诛杀毛文龙一事说了出来。</p>

陆天行听后大惊,忍不住问道:“袁督师当日已然应允在下,承诺不会擅杀毛文龙,却又为何……”</p>

袁崇焕摆了摆手,叹道:“可惜,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侯爷,已不是那个身居要职的朝廷柱臣了。”</p>

陆天行不禁皱眉道:“无论督师信与不信,在下请你不要擅杀毛文龙,全是出于一片好心,绝无半分胁迫之意。”</p>

袁崇焕摇头道:“侯爷误会了,晚生怎会对您存有半分轻视之心,相反,对于侯爷这等能臣干吏无法得到重用,晚生实在是感到痛惜不已。”</p>

陆天行不解道:“那督师方才的意思是?”</p>

袁崇焕道:“正因为侯爷现下已不在朝堂,晚生才须得要斩杀毛文龙。”</p>

陆天行奇道:“在下若是在朝为官,自会竭尽全力,保得督师周全,可……”话说到这里,陆天行猛然间意识到了甚么,惊问道:“难道袁督师竟是有意为之?”</p>

袁崇焕颔首道:“正是。”</p>

苦苦思索了片刻后,陆天行还是缓缓摇了摇头,问道:“在下还是想不明白,督师如此行事,究竟意欲何为?”</p>

袁崇焕叹了口气,苦笑道:“如今的大明,官员不是人浮于事,便是忙着敛财,关中天灾不断,流寇四处肆虐,至于边关各处,更是强敌环伺。据晚生所闻,自侯爷辞官后,你与赵老尚书大力推行的摊丁入亩之策,也是处处受阻,几近于名存实亡,因此以朝廷眼下的力量,不要说是收复失地,就算能勉力守住关宁锦防线,都已是殊为不易之事。”</p>

言及于此,尽管房中并无旁人,袁崇焕还是刻意将声音又压低了几分,才继续说道:“故而晚生以为,唯有破釜沉舟,才有一丝驱逐鞑虏的指望。”</p>

陆天行问道:“可袁督师擅杀毛文龙后,必会引起圣上的猜忌甚至是愤恨,又怎么还有破釜沉舟的机会?”</p>

见父亲笑着指了指自己,陆天行一时间却仍然未能会意后,袁志诚忍不住说道:“在父亲的谋划里,自己便是被破被沉的弃子,小人还有祖叔叔等人,是棋盘中剩下的活棋,而侯爷您,便是那执棋之人。”</p>

听了这番话,陆天行终于恍然大悟,惊道:“如此说来,袁督师是在故意惹恼圣上,给他一个杀你的理由。”</p>

袁崇焕颔首道:“正是,不过现下看来,这个理由仍然不够充裕,因此晚生打算,再给圣上一个不得不杀我的罪名。”于是便将自己私下里会见多尔衮,与满清达成合作之事说了出来。</p>

由于袁崇焕此番的谋划着实太过惊人,陆天行努力地“消化”了好一会儿后,还是不由问道:“与督师相比,在下确是不通兵事,然而任由清军入关,当真不会成为大祸患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