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春夏秋冬话健康(4)(1 / 2)

健康百宝箱 黄元森 0 字 2021-07-09

 由于寒冷的刺激,心肌耗氧指数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使心肌缺氧。另外,寒冷还可能激发冠状动脉痉挛,统计资料表明,有67%的心肌梗死病人发病与寒冷有关。

(12)春季是头痛多发季节

在一年四季中,春季头痛患者最多,这是因为:

①睡眠节律改变:春天早晨天亮变早,人早早醒来造成睡眠不足,引起精神紧张,大脑血管反射性轻度扩张,从而发生紧张性头痛。

②病毒感染:春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此时,人体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去杀灭和清除病毒,引起颅内血管扩张,甚至有轻度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头痛。

③衣原体感染:春季容易发生衣原体感染,衣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可引起气管炎、眼结膜炎等,衣原体侵入人体可引起头痛、关节痛。

(13)春季防范传染性**型肺炎

传染性**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在38.5℃以上,咳嗽(以干咳为主、少量有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呼吸加速,部分人可伴有头疼、胃寒、乏力、关节痛、腹泻等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凡近期到过流行区域或密切接触过病人的人,x光片显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阴影,抗菌素治疗无效,更应警惕。

应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后。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要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运行,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必要时应对供气设备进行消毒。

(14)梅雨季节防湿病

四五月间的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潮湿多雨,是湿病好发季节,往往会使一些人出现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如食欲不振、不思饮食、腹胀以及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困重乏力、大便溏薄或腹泻、口黏、不想喝水等,中医谓之湿阻。

那么如何防治湿病呢?

首先,避免在潮湿的地方长时间地工作、生活,如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保持室内湿度适中。其次,要加强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使血脉流通、气血通畅,津液运行正常,内生湿邪不易产生,外感湿邪也容易被身体的正气拒绝于体外。经常运动的人,湿病的发病率相对低一点,平常进行各种活动如太极拳、武术、登山等,对预防湿病有良好的效果。其三,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这其中包括:a.合理的食物的构成,食物以清淡爽口易消化为宜。b.不宜多食肥腻油炸等难消化以及生冷的食物。c.适当控制饮食量,不宜过饱。d.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许多湿病发痢疾、泄泻等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其四,若能坚持在室内点焚一炷香,既能驱除居室内污浊的霉气,又能达到健身益寿之目的。如菊花之香,可防治感冒、眩晕;薰衣草的香味可止咳平喘;紫薇与茉莉的香味能抑制白喉菌、痢疾杆菌;葵花香味可镇静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