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春夏秋冬话健康(12)(1 / 2)

健康百宝箱 黄元森 0 字 2021-07-09

 (5)老年人冬天懒些好

专家认为,老年人冬天坚持静多于动,有益健康。

我国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自然界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以待来年春天的生机。冬季正是人体休养的好时节,人们应当注意保存阳气,养精蓄锐。

冬季起居,应该与太阳同步,早睡迟起,避寒就暖,才能不扰动人体内闭藏的阳气。老年人气血虚衰,冬季锻炼,绝不可提倡闻鸡起舞。他建议老年人清晨应在室内稍作运动,待风和日暖之时,再到户外晒晒太阳散散步,做一些缓慢柔和的活动。(6)养生处方

①在冬季,儿童呼吸系统容易产生疾病,家长不妨给孩子们服用一些用梨煮过的水,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具体方法如下,京白梨两个,不去皮洗净,去核切成块,然后用川贝9克,加适量冰糖,用1000毫升开水将川贝、梨和冰糖一起水煮。水开后晾凉即可服用。川贝梨糖有非常好的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②冬季寒冷干燥,许多女士皮肤脆弱易损,而且食欲经常不佳。在此向您推荐薏米粥。方法十分简单,每天用薏仁米熬粥做早点喝。薏米粥不仅能够调节食欲,保护皮肤,对一些皮肤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③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常易发生气短、憋闷、咳嗽,睡眠不好、心慌等症状。下面这一招对老年人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方法如下:核桃仁二份,黑芝麻二份,阿胶四份,黄酒六份,加水适量。做之前将阿胶砸碎,核桃仁最好也要捣碎。混合后放上黄酒和水,用笼屉蒸,蒸到阿胶溶化成糊状,晾凉即食。老年人每天吃一勺,有补心、补肺,调血止咳的作用。

(7)居室通风增湿

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居住条件较差的老年人,冬天常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咳嗽、胸痛、胸闷、心慌、气促、食欲不振等症状,研究表明,这些老年居室综合征是由于居室空气污染和光照不足造成的。

在冬天,应保证室内换气次数,每天不少于2次,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室内外温差大于5℃时,开窗5~10分钟就能把室内外空气交换一遍。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45%至65%,环境中最感舒适;而冬季供暖期的室内相对湿度通常仅为15%。

温度太高的房间待起来并不舒服,往往会出现干燥上火。

在干燥的环境中,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过敏性疾病也都和空气干燥有关。空气干燥对人体免疫力也有不利影响。

因此。冬季应注意居室湿度,如相对湿度低了,可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此外,如在居室内养上两盆水仙花,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充满清香。

冬令进补

(1)进补方法

我国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而进入冬藏季节。这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出汗较少,所以摄人的营养物质也就容易贮藏起来。况且在冬季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因此,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特别是冬至以后,尤为相宜。冬令进补还包含着预防的意思,即通过进补,预防疾病的发生,以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进补对付感冒。如红枣、乌鸡、灵芝等都是很好的滋补品,其中灵芝更有药中之王,滋补圣品的美称,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此时应通过耐寒力锻炼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高脂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或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来,可能会长出一身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