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校办公室六间平房建在新平河大堤外坡下,是人工用河沙黏土在河床上堆积起的地基台子,新平中学则在大堤内的公路旁,进了校门,马校长边走边介绍着说:“杨老师,你看那里,这是一栋去年才新起的教学楼,三层楼,远计划一个年级占一层,可初中三个年级只开了九个班也没把教学楼占满,但我们公社生源潜力大,不怕以后开不满,还剩了六间,干脆就做了老师的办公室,一个年级一间,还有一间就做了中学校务办公室。中学部一共四十四名教师,当然也包括你了,只有总务主任不任教,师资力量本来在各个公社级中学不算强,但你来了就大大增强了,全县唯一的大学生中学老师嘛!”
杨陆顺忙谦虚道:“马校长,我从来没从事过教育工作,是个小字辈,还得跟您和其他同事努力学习教学经验,还望您不吝赐教呀!”
马校长呵呵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赐教不敢,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你再看那里,那堵墙把小学部隔开了,但有门可以过,墙前一排房子,原来是老教室,本来有四排,新楼建好后拆了两排,剩下的后一排就给初三的毕业班学生寄宿用,前一排给你们这些单身教师当宿舍用,小学、中学的单身老师不多,女老师比男老师多,所以还空了四、五间,你就选一间做宿舍吧,床和桌椅到开学了再领,都有。其中有两间做了学校的食堂,你也知道,老师工资低,为了省点钱,基本上老师们都吃食堂,伙食也还马虎过得去,主要是学校补贴了食堂,要不一毛五一餐真吃不到什么。再看那里,就是教师家属房了,都是新房子,这两年国家很重视教育界的基础设施,我们也就住了新房子,你看校园规划得还不错,操场是新修整的,两个篮球场大,跑道也铺了煤渣,有单双杠、乒乓球台、爬绳。算是很正规的了。你看绿化也做得很不错,花坛都修了六个,请了一个校工来拾掇,旗杆也换成了钢筋管的,把原来的木旗杆淘汰了,怎么样?还不错吧?当然比起你省城的长江大学就要差太远了,呵呵!”
杨陆顺兴奋地打量着焕然一新的中学,真是几年不见,规模大了许多,远不是他当年读书时破旧的中学了,杨陆顺由衷地说:“马校长,记得几年前我读初中时,破旧得不成样子,落雨漏雨,刮风漏风,窗户全是用塑料薄膜蒙起的,操场生满了杂草,现在环境多好,新楼耸立,窗明几净,估计课桌椅都换了新的吧?”
马校长得意说:“当然换了新的,而且还有了幻灯机,可以搞幻灯教学了。还增添了不少的器材设施,我们学校的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都是全县设备最好的,为了争取这些,我不知道跑了多少堂文教局,嘴巴都磨破了几层皮!我们搞基层的真不容易呢!那,这就是我家了,门口洗衣服的就是我那口子,也姓杨,前面小学的老师!”说着大声吆喝着:“菊仙,你看我带了个稀客来了!”
那女人扬起脸见是自家男人带了客人回了,忙站起身来把两只的手在腰围裙是擦了又擦,等近了才笑着说:“啊,是新来的杨老师吧,欢迎你啊。”
杨陆顺紧走上前,伸手说:“杨老师,您好您好!”
那女人粗俗地大笑着,别扭地伸出手握了下,说:“哈呀,小杨老师硬是城里读书的了,还跟我这妇女搞什么握手啦?握手是干部们的礼性,哈哈,快到屋里坐。”她也看见了男人手里的兜,越发笑得合不拢嘴巴。
屋子收拾得还干净,陈设也简单,是直直的三间,前面两间是睡房,后面有间是厨房,家具除了前面一张六挽子大床,一个三门柜,就是个大书桌,几把凳子椅子随便靠墙摆着,后面那间是两张单人床,两张小桌子,两个男孩在复习功课,马校长招呼孩子们说:“小文、小武,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大学生教师,杨老师。”
两个孩子站起来,腼腆地叫了声:“杨老师好!”
杨陆顺忙笑着说:“小文小武,你们好,在复习功课啊!”
两个孩子点点头,马校长乐呵呵地说:“小文开学就读高三,进入了最紧张的一年了,他成绩还不错,在县一中读书,小文,有空请杨老师帮你补习补习,争取一次就考上!杨老师,这件事我可得请你费心了!”
杨陆顺说:“马校长你放心,只要我帮得上,一定补遗余力!”
小文很懂事地说:“杨老师,那我就先谢谢您了!”
马校长爱怜地摸了摸小文的头,又指着小武说:“他今年刚参加了初升高考试,听他自己吹考上一中不成问题,可要到八月份才有结果!”满足地叹息着,瘦瘦的脸上有着无数的自豪:“杨老师,我过了不惑之年仍是一事无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他们也都还争气,成绩都很好。走,我们到前面说话去。”
杨陆顺跟着马校长到了前屋坐下来,说:“马校长,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不光是家长争了脸面,最主要的是能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呀!你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而且您身为一校之长,肩负重托,劳心劳力,我想学生的家长们也会对您感激不尽的了。”
马校长笑着摇摇头说:“杨老师到底是大学生,你这么一说,我这碌碌无为之人也似乎成了国家的功臣、人民群众的恩人了,受不起哟。杨老师,你是大学生,应该说可以分配到国家机关当干部坐办公的,怎么想起当教师呢?我听文教局人事政工股是于股长说你是自愿当教师的,还是主动要求回新平,为什么啊?”
杨陆顺诚恳地说:“不瞒您说,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个人民教师,在大学三年,一位姓张的老教授视我如己出,当然他老人家对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尽心尽责,让我深受感动,我也希望成为张老教授一样,苦心育人的好老师。我们中国比之西方国家落后很多,我们不缺乏高科技人才,但十一亿人口里有太多的文盲和半文盲,这些人口又大部分在闭塞的农村,人口素质提升不上去,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个空口号,所以我愿意当一名农村的教师,让更多的孩子、祖国花朵、未来的希望接受教育,培育更多能考起大学的后备生源。所以我放弃了县人事劳动局建议我进县政府,主动要求回家乡当一名普通教师。”
马校长脸上还在笑,似乎也在认真倾听,可心里却大不已为然:这杨陆顺莫不是读书读呆了吧?有机会留在省城不留,有机会进机关当干部不进,偏偏来到乡下当教师。嘿嘿,实现了理想是件值得兴奋的事,可残酷的现实会把他这热血青年磨砺成一个毫无生气的平凡人,要么牢骚满腹壮志难酬、要么低眉顺眼俯首为牛亦!
“杨老师,来吃西瓜,呵呵,这也是一学生家送来的,那孩子家在农场贩卖西瓜。唉,我们这穷教师,也只有那些记得我们好处的学生家长,才会送点这不值钱的玩意儿。吃吧,沙瓤的,甜着哩!”杨菊仙把一片黄瓤瓜塞到杨陆顺手里,虽然说得有点不屑,其实她内心想表达的从她眉飞色舞的笑脸上展露无虞,让杨陆顺好一阵难堪。她自己也拿了块瓜,大口吃着,不时把西瓜籽吐到手里,又小心地放到盆里,说:“杨老师,西瓜籽丢到盆里,晒干了炒着吃,可香哩!”
杨陆顺只有唯唯诺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马校长冲他老婆努了努嘴,他老婆忙站起来说:“杨老师,你吃着,我去煮饭去,让你尝尝大姐的手艺。”
杨陆顺客气地说:“杨老师,给你添麻烦了。”
杨菊仙又是一阵大笑,说:“杨老师来杨老师去的也真麻烦,陆顺啊,不嫌弃就叫我一声姐,谁叫咱都姓杨呢?”
杨陆顺站起来,别扭地说:“杨大姐!”
杨菊仙很高兴地拍了他一下说:“这就对了,大弟兄,姐去后面忙了,叫你哥陪你说话!”说罢扭着屁股走了。
马校长嘿嘿直笑说:“既然你都叫姐了,以后你就叫我哥吧,我叫马银满,过了不惑之年有三了。”
杨陆顺没话找话说:“我家的大姐跟你一年的,也四十三了。”
马银满说:“我今天听你爹叫你六子六子的,在家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