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泛滥中的陈汉影响力(1 / 2)

主宰江山 汉风雄烈 0 字 2021-07-09

 陈鸣把主意打到俄国人的头上,那就肯定不会无视中亚。后者紧挨着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区域,对俄罗斯的影响甚大。哈萨克三汗国和蒙古四汗国,别看国力不怎么强,但在今后的岁月里,他们都将担负上重要的职责。

比如让俄罗斯远离里海!

陈鸣没有废多大的力气就搞掉了希瓦、布哈拉、浩罕三汗国,已经斩断了俄罗斯跨越里海向东方伸出来的大手。伴随着锡克王国的成立,整个中亚地区就只剩下一个阿富汗还游离在陈汉的体制之外了。

但是阿富汗并不亲近俄国,即使阿富汗面临着陈汉的无形威胁,还有波斯的敌视。他们自己只一个劲的内战不休,对外界事物的发展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就像一个被关在笼子里的刺猬,担惊受怕之余只会抖索自己身上的长刺,让自己团的更紧密一些。

可陈鸣是不会放过阿富汗的。这块地表下埋藏着一个世界地质矿藏奇迹的国家,早就被陈鸣打上了自己的印记。这也是为了让俄罗斯老老实实。在陈鸣的‘规划图’里,俄罗斯是不需要这么靠近南方的——高加索地区。

从亚速海的东北端横着往东划向里海,横线以南的区域除了伏尔加河流域外,就是高加索地区了。让俄国人远离高加索,退到伏尔加河的北岸去,他们就够不着中亚,也不能在中亚里给陈汉制造麻烦了。这片区域可以控制在七汗国手中,也能单独的独立出来,甚至可以买好给波斯人,反正俄罗斯的疆土不能延伸到高加索。

而阿富汗,波斯人既然可以在高加索地区获得新的利益,这阿富汗他们就撒手吧。

中亚战争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阿富汗对陈汉态度的转变——从亲近到警惕、抗拒,很大程度都因为这场战争。陈汉对付希瓦、浩罕和布哈拉三汗国的粗暴手段,那是红果果的侵略,连像模像样的借口都不去寻找,直接开战,并且一场战争让三个国家就此消失,阿富汗如果不对陈汉保持警惕,那就奇怪了。

还好占据了三汗国旧土的是哈萨克人,他们多多少少还算是天方教的‘兄弟’。如果是蒙古人占据了三汗国的旧土,那必将让阿富汗对陈汉更加警惕十倍。

而陈鸣老早就盯着阿富汗了。并且自从帖木尔沙·杜兰尼,阿富汗就陷入了内乱。他的儿子是轮番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搞得阿富汗国力大降。

锡克王国的三个大任务,除了打通南方的出海口,以及威慑德里之外,就是对西北方向的阿富汗用兵。阿富汗斯坦的地盘现在有些太大了,还是瘦身一些的好。而且陈汉也在策动波斯的对阿富汗战争。在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之前,阿富汗这片地区根本就没王国出现,这里很长时间里都是波斯的地盘。波斯内部未尝就没有收复阿富汗的雄心壮志。之前只是他们的力量太弱,还要面对俄罗斯这个巨大的威胁,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反正,陈鸣会尽可能的施展手段消弱阿富汗,但他不会动兵直接入侵阿富汗。前世的时候,阿富汗‘帝国坟墓’的赫赫威名让陈鸣心有余悸。

即使阿富汗现在内乱纷争不断。

帖木尔有三十六个儿女,其中有二十三人是儿子,他死后整个国家都陷入了血腥斗争中之中。因为他娶得妻子中有很多都是部族酋长的女儿、妹妹,是一场场的政治婚姻。这些政治婚姻让他继位之初略显动摇的王位变得巩固起来,但一场场政治婚姻的后果就是他的很多儿子都有‘后台’。

他的第五个儿子扎曼沙·杜兰尼在部族势力的支持下继位,成为新国王。帖木尔沙长子胡马雍首先起兵反对,但不久便失败。随后马穆德亦起兵反抗,但依旧被扎曼沙击败。可扎曼沙的权利却已然被深深地动摇,他不得不与治下各酋长【贵族】商议国家大事,重用他们作为自己的宰相和官员,因此他的统治并不稳固。他连作为‘反贼’的马穆德都杀不掉。随后马穆德就再度起兵反抗,这次扎曼沙低估了马穆德沙的力量,战争的失利让他自己也落入马穆德的手中。

马穆德在1800年成为阿富汗新国王,而扎曼沙则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逃往印度。但马穆德的统治并不长,国内剧烈的政教冲突最终使他下台。1803年舒贾沙被拥上王位,但他的统治也同样不稳,在1809年被马穆德的军队打败,马穆德重新成为国王。

从马穆德先是打败仗,再之后被掀下王位,却还能一次次的卷土重来,就能知道阿富汗现在有多么的乱了,王权是多么的暗淡了。

这样的环境下按理说是适合用兵的,可陈鸣依旧不敢妄动。

他相信阿富汗的军队不会跟陈汉正面硬钢的。如果双方的军队施行正面会战,陈鸣轻而易举的就把阿富汗收入囊中了,但阿富汗人怎么会自己找死?

他们更有可能利用自家的山地丘陵打游击。就阿富汗那复杂多变的地形,英国人在原时空打三次英阿战争的时候都没赢,陈鸣怎么敢轻易走进那个墓场?

现如今陈汉军队的战斗力就算能比的过1839年的英国人,能比得上1880年的英国人吗?再说,第三次英阿战争是发生在一战后啊。武器更新换代,军队的战斗力呈几何式的上升。

对于阿富汗,陈鸣更倾向于用怀柔手段,就是支持某位王子打掉现任政权,培养其内部的亲华势力。同时也要给杜尼兰王朝不停的下绊子,让这个落后的内陆山区国家继续落后贫穷下去。如此总有一天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