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练。之秋(1 / 2)

 于谦终于出发了,自从在永乐十九年,考中了进士。这是于谦第一次出外做官。说起这次的外任,于谦不由得的想起了一个人来。这个人是谁呢?值得于谦在此时想起。这个人就是大明帝国的朱高煦,在宣德初年他竟然在安乐谋反,可不就他失败投降后,皇帝让于谦数说他的罪行。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朱高煦在这位御史的凌厉攻势下,被骂得抬不起头,趴在地上不停地发抖(伏地战栗),自称罪该万死。

想起这个人,于谦不由得的叹了口气。“少爷叹什么气,是不是赶路太累了,用不用再路上休息一下啊”。说话的是福伯。此时他正站在于谦的身旁,一两眼充满关心的神情望着于谦,不知什么身后,他对他的这个小主人充满了爱意,也许就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将他一身的爱意奉献了给他呢,这个福伯不知道。不过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的小主人是一个好人,将来一定是一个好官。这一点他是不会看错的。

“不用了,福伯。我不累,我只是想起了朱高煦。这个大明的王爷。”“哦,他不是前年密谋造反被皇上给镇压了吗?少爷怎么想起了他来呢?”“哎,我是在想,他都身为大明的王爷了,在人间享尽了荣华富贵,可他还不知足,还要造反,殊不知现在的大明最需要的安定啊,老百姓现在最需要的更是安定了。整个大明已经禁不起战争了。哎……”

“少爷,现在的朝廷不是很好吗?自从明太宗发动靖难之役坐上了皇上以来,他都是励精图治,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吗?百姓安居乐业,大明的国土也是历史最大,各个国家都来向我朝朝见。连遥望的蒙古国也在太宗的亲征下辈赶出了那片贫瘠的大漠吗?现在您还有什么好当心的呢?”

“哎……我大明自从明太祖建朝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每年国库上消耗在战争的银两就有好几百万两。国家的税收虽说减轻了不少,可每年的这么多的银子都是要从老百姓那里收回啊。所以一些官员巧借名目从老百姓身上收取各种各样的赋税。加上连年的征战,国家的人口迅速的减少。哎……,于谦此时似乎看见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在战场上奋杀。从明太宗即位以来虽说他励精图治将国家的疆土扩展到最大,但事实上,由于他实在过于威猛,谁敢不服他就打谁,甚至有时候是没事找事,主动去找别人麻烦,一来二去虽然确实很威风,但给百姓们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大军出征要粮食,要民工,要很多的钱。皇上自己既不种地,也不赚钱,他会向下级官吏去要,官吏大人们自然也不会去种地,他们便会把所有的负担加在老百姓身上。

[387]所以到了永乐二十年,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逃荒的现象,生产也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更为严重的地方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怎么去报销朝廷呢?所幸当今圣上是一位仁慈圣明的皇上。自从他登基以来,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处理各种朝政,能够妥善处理和蒙古的冲突问题,能不动兵尽量不动,所以现在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了。可这个大明的王爷却想着造反。所幸当今圣上英明在三位杨大人的安排下,我朝终于平息了这场叛乱。百姓终于可以休养生息了。

说道这儿于谦不由得再次想起了那个昔日位高权重的王爷朱高煦。想到他于谦就想起了当今的圣上朱瞻基来。他于谦看来他是一个好皇帝,甚至比他的爷爷明太宗都要好,因为他比他爷爷会治理这个国家。也许他知道这个泱泱大国的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吧,也许不是浩瀚的疆土,而是国家的安定。

那一次是于谦第一次朝见他,不知道为什么他第一眼见到他的身后就觉得他是一个好皇帝,虽说他刚刚才做了御史,不是什么很大的官,也没对国家做出很好的贡献,但他的感觉里,他——朱瞻基是一个很好的皇帝,所以在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总是很洪亮,说话也很流畅,于谦他发现每次他奏对时候,他总是很用心听。这点让于谦很是高兴,所以才有了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他让他口头数说出朱高煦的罪行。正是因为他的信任,所以他才能义正词严,声色俱厉。让朱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记得那天他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时,他给他的赏赐和各大臣一样。想到这些,于谦再次笑了。这时的笑也许是对他的一种放心的笑。

在这儿于谦有想起了一个人来,这个人在于谦看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就是顾佐。他五十多岁的人,却常常像个小孩子,老爱发脾气,这个秘密是杨士奇大人告诉他的,他记得当时他刚刚任御史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刚刚中了进士的年轻的小伙子,记得那时顾佐已经是都御使,他记得他第一次到他的住处时,他正在教训他的一个手下,当时于谦看见他很是生气,将他的那个手下教训的不是汗流浃背,不知为什么,他当时并没有害怕的感觉,他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他在那里教训那个犯错的手下。知道天快黑了,他才将他的那个手下放了,记得他的那个手下在他让他回去的时候,他是连滚带爬的爬出他的屋子的。走的时候还没忘告诉于谦一声,让他自己小心点。但当时他自是笑了笑,并没在意。

接着他就面对面的和这位对下属很严厉的都御使。但很快他就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慈祥的老人。自从他那天很严厉的批评下属被他撞见后,他就再也没有看见他他对他的属下发过脾气。他常常和他在一起讨论着天下的大事。知道有一天,于谦将他对现在的国家所处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讲给了他停时,他就一直对他很是客气,从没有对他发过火。也许这就是顾佐。他常常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

“少爷,您说您今天出任江西巡抚,景少侠和酒店的老板娘和店老板会来送我们吗?”“福伯,我是江西办事,又不是去了就不回了,再说了店老板娘和店老板这么辛苦,我出去一趟就要让人家来送我,这有点不好吧?景兄弟是我的好朋友,他还有要紧的事要去办,我们总不能让人家放下手里的事情来送我们吧。福伯你说呢?说完于谦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少爷您说得都对,我说不过您,我是觉得好歹您也是出江西,好歹也要在那个地方要呆上一些时日,大家这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聊一聊,现在马上就要离开了,大家就各具一方了,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这点似乎说到了于谦的心里去了,此时的他还真想见一见景若轩,自从上次一别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他曾经也派人打听他的去处,可打听了好一段时间,就是没有他的消息,这个让他好生失望。后来他好像听说他在江湖里认识一个很好看的姑娘,并且还为那个姑娘和别人打了一架,据说好像对手还是很厉害的江南四虎,听人说,他好像只用了一把宝剑就将江南四虎给收拾了。最后来就没有了他的消息了,也没有人见过他了,知道的人只说他陪着那个姑娘走了。至于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此时的于谦也不由得想起了西湖酒店里的那个好看的店老板娘和那个善良的店老板。此时他真的很想喝上一杯他们俩酿制的绍兴老酒和绍兴女儿红。自从上次他和景兄弟一起在他们哪里喝过酒以后,他就一直没有去他们哪里,想到这里,于谦心里略微感到一点点歉意,平时他白吃白喝了他们不少的好吃好喝的,可总从自己考中进士以后就去过一次,还是在认识了景兄弟以后才去的,如若不然坑怕到现在都没去,现在还怎能奢望人家来给你送行呢?如果说起和他们的认识,那纯粹是上天的安排。

记得在他七岁那年,那时候,他刚刚学会读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等几个生字,记得当时他对这两句诗很是崇拜,但就是不知道是谁写的,所以他就到他的那所小格楼去找出自,但是找了半天,就是没有找到,所以他很是恼火就将那所小阁楼的一些古籍全部搬了出来,准备让福伯给他一本本的找,但刚好福伯一时不在,但他有急着想知道到底是谁写的,所以他就在阁楼外的一片草地里不停的大声念着这四句诗,一边念还一边问是谁所写。直到天快黑的时候,他才听到了一个柔弱的声音从小阁楼里传了出来,“是……文……天……祥……所写。”说完那个声音就没有了,接着他就听到小阁楼里有东西倒塌的声音。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声音。但他也没有走。很快他就看见有几个大汉带着一帮人骑着马,闯进了他家里。并且在小阁楼的那片草地里找到了他,他记得非常的清楚,为首的是一个长着满脸胡须的大汉,并且腰里还别着一把很大的刀,后面的一群大汉也同样别着一把把大刀。为首的一个大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眼睛大大,身材很是高大,他从马上问他在这里有没有看见一个受伤的女人,很漂亮的女人。他看了看问话的大汉,看见他一脸的笑意,不知为什么在那一刻他突然很他,所以他问话的时候,他只是摇了摇头,但大汉似乎不是很相信他没看见,他从他的身上拿出了一串很看的冰糖葫芦塞到了他的手里,但他不想接,所以他用力的往外推,但那个大汉的力很大,很快就将他手里的冰糖葫芦塞到了他的手里,并将他的手捏的咯咯直响,最后他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就叫了一声。很快他就看见了一个好看的身影从小阁楼里飞了出来,接着我就看见有人倒地了,很快我就看见了她的脸,她的脸很好看,但她的肩上和手臂上都在流血,很显然她受了很重的伤。

“嘿嘿……老子就知道你一定躲在这里,怎么样,你是逃不过老子的手掌心的,还是乖乖的给我一起回去做我的压寨夫人吧,我保证让你天天好吃好喝。怎么样啊,对你够好了吧。哈哈……哈哈……他听到一群笑声。不知为什么他在那一刻一点也都觉得害怕。这一点不得不让他觉得奇怪。

“你休想,我宁愿死,也不会嫁给你这个混蛋的”。她说话似乎相当的吃力,血不停的从她的手上和肩上流了下来。她望了望站在不远处的我。而后从自己的背后抽出了两把尖刀,刀不长,但似乎很有力。很快我就再次听到了打斗声和有人倒地的声音。很快就倒下了三个,原有的十几个个人,似乎变得很少了,很快我看见了她的后背有多了一道血痕,我知道那是他那个大汉出手了,他用的是一把很重的钢刀,不一会儿,我就看到她在他的刀光之下,一点都没有还手的余地,只是一味的躲闪。大汉的刀法似乎很好,他此时将钢刀放在左手里,而后恶狠狠的对着她说:“柳香芋,你这个臭娘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否则老子徐大刀可要不客气了”。话还没说完,我就听见那个被徐大刀叫做柳香芋的漂亮姑娘说“少罗嗦。”此时我真点有点佩服她,真的很是希望能有个人能救救他。

“那老子就不客气了”。徐大刀带着他的大刀冲向了柳香芋,他的身体很魁梧,但他的身法却一点都不慢,刀法更是精绝,一刀快似一刀。眼开着她就要被他杀死在他的大刀下了,这时,一个声音再次从小阁楼里传了出来,声音很大也很有底气。“这么多的男人欺负一个受伤的女流,别说打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一刻没打传出江湖也是会被人笑话,何况是江南一带刀王徐大刀。这个如果传出去,我想你徐大刀在江湖恐怕就脸见人了吧?哈哈……”“阁下是那一道上的,有种就现现身,和老子比划比划。我徐大刀不吃你这一套,有本事就出来较量较量。不要像一个缩头乌龟一样躲在一个小小阁楼里。是不是啊,兄弟们?是啊……。

阁楼上的那个人似乎被激怒了,他终于忍不住出来了,小阁楼要四层,但我看见他只是将身子往上一纵,他就轻轻的落在了我的跟前,那一刻我看清楚了他的脸,他也朝我笑了笑,那一刻我知道他是谁了,只是不知道他原来一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将是我家的仆人李怀瑞。我做梦也想不到他也是一个武林高手。

“阁下是那一个道上的,亮出名号来,好歹也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死在我徐大刀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