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 2)

这会儿,陈皇后早已把朱翊钧拢在怀里,握着他的小手儿,心疼地说:“京城那么冷天这么冷,应该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我早就说过,你这早晨请安的客套,应该早就免掉了。”

“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可不能在我头上给废掉了,那一后的人岂不是要将我李贵妃当成的大明帝国的罪人了。”

着李贵妃笑着的时候很是好看。她不是那种妖艳的美人,但楚楚动人,眼波在一颦一笑之间,顾盼生姿。一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个很有魅力却很有主见的女人。

陈皇后比李贵妃大两岁,虽然看上去身体欠佳,但端庄美丽,自有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听了李贵妃的话,她盈盈一笑,又低下头,逗着怀里的朱翊钧玩。因为自己没有生小孩加上太子爷朱翊钧又聪明可爱,所以陈皇后也就特别喜欢他,有时候甚至将他看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得倒像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钧儿,昨天老师教你读的什么书啊?”陈皇后笑呵呵的问到。

“哦……嗯……是《论语》,读到第一节了。”有时候朱翊钧甚至觉得这位慈庆宫的母亲远比亲生母亲成贵妃要随和得多,所以,他也很愿意陪她说说话儿。

“哦,我儿都读孔圣人的书了,都快读到最后一节了,哎!我儿真了不起啊!”

陈皇后啧啧连声。她旁边的书桌上,就摆放着一部《论语》,这是她特为朱翊钧准备的。因为她老早就知道昨天是朱翊钧在读《论语》而且是快要读到最后一章了,所以今天她才让喜儿在大明的书库里拿来了这本《论语》。陈皇后一般的情况下是不怎么看书的,要看也只是看在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定下来的《女戒》,其他的书,对她来说没什么用,她也没有那么的精力去看,因为从隆庆皇帝登基以来,陈皇后就一直感觉到自己的身子不舒服,所以每天的生活除了在慈庆宫里念念佛,诵诵经,其他的书对她来说那是一种负担,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她是不看书,但每天傍晚的时候,她总要让的丫鬟喜儿给她读一段孔子的《论语》。因为她知道最近太子爷朱翊钧一直在读孔子的《论语》,所以她让喜儿给她准备了一本,没事的时候,她也会让喜儿给她读一读,虽说是读,但一段时间下来,《论语》也让她给全部记了下来。为的是能朱翊钧聊上话,因为她很清楚的知道,她的后半辈子靠的就是他——朱翊钧了。

“钧儿,背一遍给母后听。”李贵妃一旁说。

陈皇后拿起《论语》,翻到最后一节,朱翊钧离开陈皇后的怀抱,在屋子中央站定。朗声读道: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

“好了好了。别背了,我儿就是厉害,都能背《论语了》了。”说完陈皇后放下书,一把搂过九岁的朱翊钧,大声赞叹的说:“这么深的学问书,我儿现在都背得滚瓜烂熟的,长大了一定会中一个状元郎了,那时可就有出息了哦。”

“不,母后,状元郎由我来点,我想叫谁当,谁就当!”

朱翊钧说这话时,眼睛睁得大大的,虽然是个孩子,但露出一副天潢贵胄的气派。

陈皇后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哎呀,看我糊涂得,我的儿是当今太子,将来要当万岁爷的。状元郎学问再好,也只是在沃我儿手下做官儿。是不是,钧儿?”

朱翊钧点点头。

就这样,这一个早晨,九岁的朱翊钧就陪着陈皇后聊了一早晨的天。从上面的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此时九岁的朱翊钧,已经具备了当大明帝国的皇帝的资格,这也为以后张居正的改革做好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出,此时的朱翊钧只有九岁,但却很有见地,这就是张居正以后能顺利实行改革的关键之一。因为他就是一年后大明帝国的皇帝历史称为——万历皇帝。<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