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徐阶(1 / 2)

 初闻铁骑近神州,杀气遥传蓟北秋,间道绝须严斥堠,清时那忍见毡裘。临戎虚负三关险,推觳谁当万户侯?抱火寝薪非一日,病夫空切杞人忧。

话说那日张居正在京城里邂逅徐阶后,这个人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感觉张居正觉得此人是京城里一个厉害的角色。因为他知道此人是谁大明帝国的礼部尚书。知道这个并不难,因为在京城除了已故的首辅夏言以外,最为出名的就是严嵩父子和这个徐阶了。所以他能猜出此人就是徐阶是因为他和此人在小店里交谈之时,此人操着一腔的松江口音。而且他在此人进小店的那一刻就听见小店的一些人在笑声的谈论着他。“看,这人就是大明的礼部尚书徐阶,听说是在嘉靖二年(1523),他只身一人从松江前往北京,参加了会试,并且很顺利的参加了当年的殿试,殿试的时候镇定自若地完成了自己的答题。殿试后,内阁大臣审读答卷,看到他的文章,都极为赞叹,

都认为他是一定是当年的状元之才。连当时的刑部尚书也脱口而出:“一等一的好文章!当选第一名!”但当时林大人在朝廷里分管的是刑部,所以他在朝廷里得罪了不少的权贵,也终因为如此,所以徐阶有当时的第一名状元变成了第三名探花了。而且在那一次大明朝廷的杨廷和老大人也召见了徐阶,并且还在当时断言:““此少年将来功名必不在我等之下!”顺便当是还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将徐阶将为探花的费宏。识相当时的杨阁老能看错人,要知道杨阁老可是越人无数,为何一眼就相中了徐阶呢?那当然是徐阶有本领嘛?看得出小店里的客人似乎对徐阶很是崇敬,因为他继续了徐阶的谈论。而张居正也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他似乎也在听着此人的传奇。

谈论继续着。“嘉靖三年(1524),怀着满心的喜悦拜别了父亲徐飞和母亲,只身前往京城赴任。但不幸也来了,嘉靖三年(1524),父亲去世,徐阶在家守孝三年,期满回朝,官复原职。当时,皇上重用佞臣张孚敬,扬道学,抑儒家,欲去除孔子的王号“易像为木主”,连祭孔的仪式、礼乐都有所损抑。张孚敬请儒臣们商议,大家都慑于权势而不敢提出异议,只有徐阶大胆提出“三不必,五不可”。于是,张孚敬将徐阶召至朝堂之上,十分气愤地指责徐阶不识时务。徐阶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张孚敬恼羞成怒说:“你敢背叛我?”徐阶一脸正气地言道:“叛生于附,我徐阶从未依附于公,何言叛尔?”说罢,做一长揖,扬长而去。张孚敬欲以“不奉诏”的罪名置徐阶于死地,幸有廷臣们的申救,才得免。徐阶被贬为延平府推官。任上,他清理、释放了三百名被冤屈的囚犯,拆毁淫祠,创办乡学社,还捕获大盗一百二十人。三年后,升黄州府同知,未及上任,又升为浙江佥事,督学政。又三年,升江西按察副使。

皇太子出阁,召拜他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母亲去世,徐阶回家守孝。三年后,擢国子监祭酒,又升礼部右侍郎,不久改吏部,负责辅佐铨选官员,当时他年仅四十三岁,他在厅事堂内公开张贴戒语,以警惕自己。按照以往的先例,吏部大官的府门是不轻易向一般官吏敞开的,即便是接见庶官,往往也是寥寥数语,以*威严冷峻。徐阶说:“如此,怎么能够尽选人才呢?”于是,他屈己下人,礼贤下士,开门迎客,延访无倦。接见地方人士时,他一定久坐不倦,娓娓而谈。向他们咨访边境、腹地及险要之处,询问地方官吏的政绩和人民的疾苦。凡涉及到百姓的冷暖和异常的话语,都希望能更深地了解官吏的为人和百姓的意见。因此,凡受到徐阶接见的人也都高兴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向徐大人倾诉无遗。渐渐的徐阶在官员中的声誉越来越高。尚书熊浃、唐龙、周用都很器重他。特别是熊浃常把内心的话和盘托出,而徐阶也竭力为他效力,两人以廉洁相勉励,奖赏那些淡泊名利的人,起用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抑制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时间,天下贤德之士,纷纷归至。不久,徐阶晋升为礼部尚书。

世宗见徐阶勤勉谨慎,且“青词”写得好,便召直无逸殿,与大学士张治、李本俱赐绯鱼服。廷臣们公推徐阶为吏部尚书,世宗竟不同意,因他不想让徐阶离开他的左右。徐阶多次请世宗早立皇太子,均没有结果。俺答汗寇逼近京城,上书求贡。严嵩认为这不过是一帮劫匪而已,不足为患。徐阶分析后认为,敌寇既然已逼进京城,不答应上贡之请,恐怕会激怒他们,如果轻易答应又可能招至索要无穷(狮子大张口)。不如先遣翻译官员前去好言相慰,左右周旋,我方则抓紧时间调兵,援兵一到,俺答自然会撤离。世宗对徐阶的建议连连称好。

当时正是奸相严嵩把持朝政,他恃宠弄权,无端猜忌、迫害同僚。先是将夏言置之死地,又因夏言曾举荐徐阶,既而忌恨徐阶,多次向世宗讲谗言,百般中伤欲加害于徐阶。一日,世宗单独召见严嵩,论及徐阶。严嵩边思索边缓缓言道:“阶所乏才,但多心耳。”徐阶自知此时还不是严嵩的对手,自度无法与之抗衡,于是,一方面更加小心谨慎地处理与严嵩的关系,另一方面为了讨好世宗,把“青词”写得更加精益求精,渐渐的打消了皇上对他的疑虑。不久,加少保衔,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