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事变(1 / 1)

 “那……祖叔叔,师傅他老人家让我何日动身拉?”陈羽冠兴奋的问道。祖大寿语气沉重道:“越快越好,最好是尽早将藏宝图交到袁督师的手里!”陈羽冠见祖大寿说的沉重,心中一惊道:“祖叔叔,辽东出事了吗?”祖大寿脸色忧郁道:“嗯,出事了!”陈羽冠见他脸色沉重,知道辽东的战事一定吃惊,他虽然很担心师傅的安危,但他还是紧张的问道:“出什么事了?”祖大寿道:“哎,自从天启六年(1626)正月十四日,后金的大汗努尔哈赤率领二十万万大军抵达了宁远城郊,当时的辽东是袁督师,努尔哈赤并不知道,他以为孙承宗走了,明军撤退了,眼前已是无人之地,所以他来到宁远城郊后,得意洋洋的“我带二十万人前来攻城,必破此城!如果你们投降,我给你们官做。”而当时的袁督师并没有被他的二十万大军吓倒,说道这儿,祖大寿的眼里露出了微笑,显然他对袁崇焕很是尊敬。因为陈羽冠发现只要他的口中提到袁崇焕的时候,总是以袁督师称呼,从没有直呼其名。他停了停接着说道:“袁督师当然没有被他的二十万大军吓倒。他回信道:““这里原本就是你不要的地方,我既然恢复,就应当死守,怎么能够投降呢?”当时努尔哈赤看完信后,,很是生气,他立马发兵将当时的宁远城郊团团围住了,当时城里的士兵包括伤残的士兵加起来总共不到一万人,大家大家当时都被努尔哈赤的骑兵吓住了,包括我!祖大寿微微脸红道。陈羽冠焦急的道:“那……那后来呢?”“哈哈……哈哈……后来……后来,后来当然是我们大胜后金了,否则你今日怎么能看到我呢?哈哈……哈哈……真是个傻孩子!”祖大寿豪迈的道。陈羽冠心道:“一万大军对努尔哈赤的二十万精锐大军,这仗是怎么打的?”祖大寿见陈羽冠的眼里露出怀疑的神色。知道他不太信。他接着道:“开始大家以为,袁督师会像朝廷请救兵来,知道我们能守一个一天两天的,应该救兵就回到了,因为我们手里有十几门洋炮,这样我们至少能好好和努尔哈赤大大打一仗,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努尔哈赤手下的六万精兵,已经把宁远团团围住,突围是没有希望的,死守是如果没有援兵,即使击溃敌人,他们还会再来,又能支撑多久呢?所以大家当时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朝廷的援兵上,但很快袁督师做了一件非常让人吃惊的事,他布置外防务后,叫来下属,让他立即到山海关,找到高第,向他请求一件事。当时的这位部下清楚,这是去讨援兵,但他也很迷茫,高大人已经走了,才把兵撤回去,怎么可能派兵呢?他大着胆子将自己心中所想的话对着袁督师讲了出来。”他说:“此行必定无果,援兵是不会来的。”听了这位属下的话后,袁督师笑着道:“我要你去,不是讨援兵的。”“请你转告高大人,我不要他的援兵,只希望他做一件事。”“如发现任何自宁远逃回的士兵或将领,格杀勿论!”当时大家听了袁督师的这番话后,大家很是不解。连我也摸不着袁督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祖大寿激动的说道。显然他对当时的那番情景很是佩服。他笑着道:“小兄弟,你猜猜,袁督师这么做事为了什么呢?”陈羽冠略一沉思道:“啊,我知道了,原来袁督师是想学楚汉时期的楚霸王项羽一样来一个破釜沉舟。想告诉大家,只有决一死战才是唯一的出路。”祖大寿惊异的看了陈羽冠一眼道:“咦,你怎么知道的?”陈羽冠道:“我是想,当时的努尔哈赤已经率领二十万大军将宁远城郊团团围住了,即使去搬救兵,也抵抗了不了多少时日,而当时的努尔哈赤虽说有二十万大军,但只要我们在城里不出来,轮流的用大炮轰炸他,不让他进城就行,而且他远道而来,大军多,粮草少,只要我们在城里坚守,拖几天,他的大军自然溃败而逃!”祖大寿一拍大腿道:“你和袁督师想的一摸一样,要是袁督师在这里一定引你为知己!”陈羽冠脸红道:“那里,我也只是胡乱的才出来的,那里能和袁督师做知己呢?”他刚才讲心中所想讲了出来,并不指望说的对,没想到竟然对了,祖大寿一表扬的,他的脸不自然的红了起来。

祖大寿生性是一个直爽厚道之人,他是辽东宁远人,生在宁远,长在宁远,参军还在宁远,他从袁崇焕来到辽东的第一天起就决定跟定了他。此刻的他并没有注意道陈羽冠脸色的变化,还以为是天热的缘故。所以他并没有在意,他接着道:“正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战争即将开始之前,袁督师召集了当时城里所有部下,在一片惊愕声中,他向我们跪拜。他坦白地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不会有帮手,宁远已经被彻底抛弃。然后他咬破中指写下*书,郑重地向我们立下了这个誓言。

“但是我不想放弃,我将坚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当时大家一片震惊,好一会儿大家才明白原来袁督师是要我们和他一起下决心。说到这里,祖大寿适当的停了下来,他似乎还要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当一旁的陈羽冠等不及了他焦急的道:“那你们都下决心了吗?”祖大寿哈哈一笑道:“当然下了,当时的我们一个个都咬破手指,沾血指天盟誓誓死保卫辽东!”

“哎!”祖大寿微微了叹了一口气,他似乎并不想说接下来的惨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