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我们在路上(2 / 2)

大国无疆 火热人生 0 字 2021-07-10

“农业和重工业之间的进步逐步拉伸出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人民有不断增长的各种消费需求,而不仅仅是穿暖、吃饱,我们的人民也不仅仅是只追求温饱而不是小康富裕。我们需要更好的衣服、鞋袜,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食物,我们需要更舒适更温馨的新房,当然,我们也需要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所以,勤劳聪慧的人民很快学会了创业,食品加工厂、服装厂、酒店、饭馆等等私营企事业单位都是由当初什么都不懂尽受欺压的农民而创建,他们已经慢慢走向了富裕脱离了饥饿和温饱。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便是适当的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第一届人**动会的成功举办更是体现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事实。”</p>

“当然,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能取得如此好的进步,和我们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是分不开的,也离不开来人民大众自己的艰苦奋斗,在不断发展改革之中,政府渐渐和人民大众丰富了鱼水之情,工业逐步由一味对外出口为自治区建设赚取资金,而慢慢改变为服务国内人民大众,无论是人民需求的小汽车、小机器等等,我们的工业都能一一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反过来也让工业逐步贴近百姓生活,融入百姓生活之中。”</p>

“农业的发展与改变,一直都是遵循着人民自主、政府适当引导的政策传统。自治区内的农民有权利使用自己的土地,想种大麦稻谷是自己的自由,改成蔬菜果木种植、家禽鱼的养殖等也没人有权利过问。农业的科学化带动了产量的稳步提升和抗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农民兄弟能够获得超越产物的本身价值所具备的利益,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深加工、商品化等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这样才实现了自治区多行业的融合、多产业的共同进步。”</p>

“总之,发展至今人民大众已经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自主性,可以种种瓜果因为地理位置离城市很近,随时可以出手换得现金利益。也可以大规模种植油菜、水果等等附加值较高的作物,收入周期快而且价值回报很大可能会比种粮食高。但也有的人愿意继续种植稻米、小麦、玉米等,他们相信价格会有上升的一天…这些活动政府都不横加干预,包括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也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农业在如此宽松的发展环境下一年比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是人民大众自己的努力成果,也是社会整体的一次次丰收,同其他行业一道形成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p>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政府是倡导自由化竞争的,为此出台了很是齐全的法律条例来规范一系列的经济行为。但我们却发现一些重要工程和行业里,政府在**自主进行着各种工作,民营企业参与量虽然每年都在逐步增加,但速度却依旧缓慢,政府也未向这些民营企业伸出帮助之手,还是持一种任其发展、不干涉不阻拦的态度,比如我们的交通建设、能源开发利用等等行业,总理事能谈谈这是为何缘故?当然这个问题也是不少创业者和商人们共同提出的一个疑问,借此机会我便替他们向您提出。”</p>

张雨生:“不知道您还想得起刚才我说过的一句话吗?工业是一个国家的造血机。如果说工业真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旺盛之源,那一些行业就是国家民族的血脉所在了。我们首先谈谈交通建设这个行业,这交通网络建设是继教育、工农业之后的第三大政府发展重点,也是建设重点。如今‘要想富,先修路’的顺口溜早已传遍整个自治区,我们的人民大众也的的确确是在优良的交通建设中获得了实际利益。”</p>

“经济活动中,无论是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矿产,都需要进行物质流通才能产生经济流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山里面的农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草药、茶。除却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民生事业无非就是要让人民的吃、穿、住、行、病等五大方面进行保障维护,吃穿住行这四大方面政府可以制定出完善的法律体系后加以市场合理约束,就能让百姓过得有声有色。但看病这个问题,由来就是一个国家、地区的老大难。”</p>

张雨生所在的二十一世纪便是这个问题的突出爆发点,一包十几块造价的药物可以被医院卖道两百多元的疯狂事情,便是出自于二十一世纪的公立医院之手,还乐不哼声儿的自我洋洋得意,真不知道‘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几个大字儿是怎么写的,张雨生既然到了这个时代,自然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尤其是这个问题还涉及到军队的利益,要是不做好,张宇第一个掐死的不是医生和制药厂而是张雨生他自己。</p>

“‘让百姓看得起病’是自治区上至卫生部下至乡卫生所,整个政府医疗行业体系的总体要求。在我看来,生命是宝贵的,就像海源大地震一样,没有足够的医疗实力,我们的同胞、我们的袍泽、我们的亲人都将因病痛而逝去,医疗保障是民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当然就和第三个问题一样,这个行业也是短时间内无法向民间开放的,医者父母心、药物病理克,民营企业真要想进入这方面,那就好好加油……”</p>

主持人:“总理事这么一说,我相信会有很多人鼓起创业的勇气的,向那些被视为利润丰厚的行业进发,政府提倡发展、进步、竞争,只要实力足够,所谓的暴利行业就敞开了怀抱,但其中风险很大,听众们请自我慎重。回到我们的话题,有人说自治区已经迎来的第二个建设大热潮,而事实上不少部门已经在不断进行工作调整之中,所以有不少人都认为,政府将来会有很多的大动作,是这样吗?”</p>

张雨生:“的确是这样,1918年的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如今已经完成,究竟会有什么所谓的大动作,我此时不想就此事发表看法。总之,未来会扩大建设规模,尤其是针对陕西、甘肃和新疆的建设力度是无疑的,尤其是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更是尤为重要。当然实现自治区教育、民生、基建三大事业更大进步,争取实现自治区科技文化、工业水平、军事力量等再上一个层次也是其中重要部分。”</p>

主持人:“之前,自治区文化部新闻发言人曾公开发布消息称,未来五年之内自治区将加强西部各大民族文化巩固建设、收集整理传统文化精髓等等,总之就是要在未来五年之内加大对自治区内传统文化事业的保护力度,文化部会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保护和文化遗址、珍贵文物的保护,这些可以看成是一种特别的发展重点吗?”</p>

张雨生:“七省之内,杂居着数十个民族,各自拥有着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且相互之间又经过上千年的共同相处形成了独特的西部文化,这些文化内容都是咱们作为子孙获得先祖们的巨额财富,有义务进行严格整理和保存,当然也有权利进行参观鉴赏。因此,我们将在每一个省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新建一批特色博物馆、综合展览厅以供人民学习瞻仰,同时也将加大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悉心保存,为灿烂文明的华夏文化传扬广大做出贡献。文化部将**和民间热心人事或团体共同完成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意义重大工程,任何时期都是整个社会的核心工作。”</p>

主持人:“我们可以将此建设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新时代民族精神,建设新时期新社会风尚和国民精神文化众多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吗?”</p>

张雨生:“之前我们谈论的教育事业也不仅仅限制于教育适龄学子,更多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教育事业。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民族历史文化,都属于教育事业之中的一部分。培育新时代青少年中,自然有历史教育这一重要课题。而且,民间也将加大力发展起科学文化教育,比如文化部和教育部打算在每个政府所在地,无论县级还是乡级,或者是省级市级,只要是政府办公所在地附近,都将修建起较大规模的公民免费使用的文化教育馆和图书馆。”</p>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知道了政府未来的工作将会照顾整体、有所侧重,也就是说未来很长时期里政府主导的工程事业建设范围将扩大、建设内容将增加、建设力度将加大、建设要求将提高。不少人都很是关心,政府有能力继续扩大如此规模的建设吗?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提下,政府扩大建设是否与之有关?</p>

张雨生:“呵呵,这个问题的确是问到我们心头里面了。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政府的财政来源皆是依靠农业税收。但西部大部分地区便是贫瘠之地,人民养活自己都很是困难政府怎么能再加负担于百姓。自治区政府财税一直依靠商业税收、政府所有制企业盈利、工业税等等,部分可以接受民间捐款的部门能够从民间获得部分资金。自治区要负担的开支多而大,教育事业、基础建设等等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总的算起来,人民政府的财政能力是较为紧张的。”</p>

“我们经过详细调查取证,八年多的时间内自治区已经实现脱贫致富的大约有三千万人左右,而仍居于温饱线的也仅仅只是偏远地区而已。这一次大建设主要内容便是惠民大建设,百姓的积极性很是高昂,我曾今遇到一位老先生,他自己都打算够买一千块的三年期政府债券。而更多的中产家庭更是准备将购买政府债券作为一项长期投资手段,其获益率远远高于存放在银行里……”</p>

主持人:“您的意思就是说,政府将会在未来借用民间的资金来开动各种工程建设,那会有多大的债卷发放规模?收益率是否能够保证呢?”</p>

张雨生:“根据发展改革委、科工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人口计生委、人民银行等几大部门的联合预算筹划,自治区未来的一系列建设,各大部门将倾力完善行政功能建设,完成自治区重要工矿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完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建设一批重要国防工业和重大工程、完成三军重大建设等等。如此多的工程自然需要很为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持,这也可看作是政府扩大内需、加强硬件建设的大动作。而究竟政府需要多少资金、何时需要、会给予债券多大的回报率等等,都还在研讨……”</p>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政府的任何行为动作出发点都是为人民着想的,未来的政府大规模的建设也是为了人民和自治区的发展,大量的工程将极大带动自治区的整体发展,我们都相信自治区的未来是极其光明的,今天的访谈节目到此为止已经结束,非常感谢主席能够从百忙之赶来参与我们的节目,也非常感谢电台前的各位听众,本节目的字纸版将会在明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来,谢谢各位的收听,再见!”</p>

特别插播的节目是人民广播的有意安排,其实其每周此时都有相应节目安排的。周一是“农业天地”,栏目讲述的是农牧渔等方面的最新农科院研究成果或者有经验老农为听众讲述自己的经验,此栏目很受人民欢迎,尤其是自治区农业多样化以后,聪慧的农民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自然对各种科学知识产生需求这与农业部倡导的科学农业不谋而合,潜移默化之间自治区的农业已经较为发达。</p>

周二的节目就是“三百六十行”,古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这个节目很具广阔性,虽然做不到庖丁解牛的水平,但屠宰场的工人同样可以技术高超,令人咋舌同时用勤劳双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卖菜的、开车的、做商的等等,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令人回味的故事,这样一个讲故事型教育性的节目当然也是很多人必听的节目之一。</p>

周三的节目是“法制社会”,人的自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如果超过了法律的限制范围,则应受相应惩罚,以亿计的自治区百姓文盲很多很多,“知法犯法”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任何人也不是天生的犯罪分子,对于人民而言,知晓法律常识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规范、指导其行为,提升素质的同时也知道还有一种武器可以随时保护他们,那就是法律,《刑法》、《税法》、《公司法》、《民法通则》等等法律的解说都是很受听众欢迎的。</p>

周四的节目最为特别,按常理论这个节目的面向性很狭窄,但事实却与之相反,“经商致富”这个节目对社会主体大部分是农民的自治区而言,理应是听众寥寥的,但广播社做出的问卷调查却发现,这个节目是特别受欢迎的,自治区上有《公司法》为开工设厂、办公司做商业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但民间不缺乏创意,而缺乏是创业信心、资金和技术设备等等,这个节目会给很多人解疑释惑,如何向各大银行申请创业贷款、如何分析市场和企业定位、如何科学管理企业、如何实施企业的营销战略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以建议的形式请相关学者讲述,还有就是请声名远播、利益丰厚的企业家商人前来讲述自己的经验等等,所以说有人说自治区工商经济如此发达是和这个节目分不开关系的。</p>

周五的节目叫做“人才先锋”,这个节目讲述的大部分都是工业上的先进技术,尤其是一些优秀技术工人们的个人成就突破,他们的经验、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成长故事等等,无疑都是一件件平凡人中的不平凡事迹,更为重要的是该节目是对技术人才们成就的一个认可,无论是焊工、车工、电工等等,平凡的岗位上诞生出不平凡的故事,励志之余更展示了工业技术的魅力,不种田、不经商、不从政、不入军……技术人才们同样是社会进步的先锋。</p>

周六的节目叫做“全民教育”,这节目的内容自然和其名目相符,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广新社会风尚新道德观念等等,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针对的人群毕竟是一部分人,社会中五岁至十八岁的民族未来并不占据社会大部,而更多的是青年中年和老年,扫盲教育、技术培训等等之余,这个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看懂文字的人很少,能听懂普通话的相当的多,在听取各种各样的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这样的方式恐怕是人类历史上首个“远程教育”吧!</p>

周日的节目是听众最多最多的,泱泱中华有着说不尽的历史、讲不完的过去、看不透的未来、读不懂的今日,“中国”这个节目很多期节目都是讲述中国的国史,唐宋元明清等等各个朝代各种时期都一一回顾讲述,有时也插进一些时事评述,尤其是对国际国内一些大事进行讲述和评判,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的视野,近代中国的国耻国事都一一引得很多人的深思与共鸣。</p>

人民广播做出的这期特别的节目,除开对听众众多问题给予解决,从另一层面来讲也是人民对政府八年多以来工作的肯定,从饥饿贫困线走到如今的温饱,自治区人民政府用了八年零八个月,而走向富强会要多久?自治区会维持现状吗?这一切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脚步已经走得更为坚实欢快了,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我们在路上,在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拼搏奋斗的复兴之路上………</p>

ps:今日双更累惨了,将近两万字快要了小子的命,不过可喜的是大国无疆的第一卷今日正式结束,明日进入第二卷,可悲的是累得不行的小子只能抱歉地说:明日只有一更。但无论怎样,小子感谢兄弟们一如既往的鼎力支持,感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