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闯王来了不纳粮!(2 / 2)

“易哥儿快来坐!”</p>

刘易大步走到了刘老爷下首的位置上坐下,对着柳白成和那个陌生的汉子微微颔首示意。</p>

两人却是起身,对着刘易行礼道。</p>

“吾等见过大将军!”</p>

刘易颔首,也没把两人当回事,转头将目光看向了刘老爷。</p>

“不知父亲今日寻我来何事?”</p>

刘老爷手指指向了那个陌生的汉子,开口说道。</p>

“这位兄台姓郑,来自福建!”</p>

“今日来我太原,是想要找我昭武军购置一批火炮火枪,为父寻你来,准备询问一下你的意见。”</p>

刘易眼皮一动,余光瞥向了那个汉子,心中却是思索开了。</p>

姓郑,来自福建,是郑芝龙的人吗?</p>

郑家应该不缺火炮才是,怎么会从东南大老远的跑到山西来,找自己买大炮呢?</p>

不说他们自己就能铸炮,就算是找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买炮,也比跑到山西找自己买炮实在啊!</p>

澳门可是有一座号称远东最大的铸炮厂的仆加捞铸炮厂的,虽然现在肯定没昭武军的兵工厂规模大,但他近啊!</p>

按照欧洲人那死要钱的尿性,只要郑芝龙肯出钱,还怕搞不到大炮?</p>

刘易将目光看向了那个汉子,开口询问道。</p>

“姓郑?叫什么名字?郑一官是你什么人?”</p>

郑芝龙,字一官,还有个外国名叫尼古拉斯一官。</p>

在这个时代,直接称呼人的名字是不礼</p>

貌的,刘易称呼郑芝龙时就将其称作了郑一官。</p>

那个汉子笑了笑说道。</p>

“我叫郑鸿逵,郑一官正是我兄长!”</p>

刘易眉头一挑。</p>

郑鸿逵?</p>

这名字挺耳熟。</p>

哦,想起来了,郑鸿逵原名郑芝凤,好像还是个武进士。</p>

算是抗清名将吧!</p>

不过他这个名将水分不少,大多数时候都是跟着侄儿郑成功划水打酱油,实实在在的战例并没有多少。</p>

刘易神色一正,开口询问道。</p>

“不知郑兄为何要来我山西购炮?”</p>

“据我所知,你郑家可是有自己的铸炮厂的,更别说,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也是善铸炮。”</p>

“你郑家何必要跑到山西来购炮呢?”</p>

刘老爷也是有同样的疑问。</p>

话说刘家郑家是怎么扯上关系的?</p>

事情要从刘老爷在南京做善财童子,请同僚去秦淮河嫖……啊呸,是喝酒听曲的时候说起。</p>

</p>

那段时间,由于刘老爷出手大方,人脉铺展的很快。</p>

刘家的生意也是做到了江南去,商路在江南铺开了。</p>

刘家所贩售的那些铁器,小五金制品,毛纺制品,凭借着生产效率的优势,价格压的很低。</p>

再有刘老爷在官场上的面子,刘家的生意很容易就铺展了开来,最起码没人会在明面上找刘老爷这个“东林新秀”的麻烦。</p>

但是刘家做的都是大宗的生意,而做大宗货物贸易,利润最高的就是海贸了。</p>

一船船的货物运出去,回来的就是一船船的金银。</p>

而现在大明东南的海贸,尽皆掌握在郑氏手上,尤其是在今年,崇祯六年,西历1633年,料罗湾海战之后。</p>

郑芝龙击败荷兰人和海盗刘香佬的联军,成功制霸整个东方海域!</p>

打到荷兰要给他交赔款,得了郑氏令旗,才能在东方海域活动。</p>

否则就要被喂鱼!</p>

从此开始,整个大明的海疆,他不姓朱改姓郑了。</p>

刘老爷是个生意人,自然能够看到什么生意赚钱,然后在刘老爷的某位同僚的牵线搭桥之下,刘家和郑氏很快就勾搭上了。</p>

目前为止,双方之间走货已经走了好几次,总价值估计都有四五百万两白银了!</p>

在此过程中,郑氏自然也是要对刘家的实力有所了解的。</p>

只有刘家有足够的实力,才配和他郑氏合作,否则的话,万一刘家被朝廷给剿了。</p>

而双方正交易搞的火热,他忽然郑氏失去了货源,才叫一个难受。</p>

然后,在对刘家的实力有所了解之后,双方之间的贸易便逐渐展开了。</p>

现在郑氏有需要购买火炮,便想起了刘家。</p>

现在外界对昭武军的评价,普遍是火器犀利,战力强大。</p>

既然火器犀利,那拥有的火炮肯定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