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想多了(2 / 2)

“确实不是,这是孤在西市铁铺定制而成。”李承乾翻着白眼道。

他倒不是没想过去找军器监要,但想起上次自己搬点东宫的物什都惨遭拒绝,便知想要这军用弓箭也绝非易事。

指不准自家那便宜老爹提出什么过分的意见。

光是有些意见也就罢了,就怕他后悔与自己定下了赌约,万一借此机会反悔了怎么办?

“殿下。”

刘仁轨唤了一声,摇摇头道:“这样的弓箭用于日常训练还算勉强,但上了战场就是活靶子,没有任何杀伤力可言。”

李承乾道:“这点孤也明白,刘教头只管放手教学,真有上战场的那一天,孤肯定给将士们配备最好的装备。”

《氪金三十六计》,第二计就是装备碾压。

刘仁轨点点头,对这话倒是很有信心。

太子殿下别的不说,财力那必然是杠杠的。

“既然殿下心中有数,那臣也不再多言。”刘仁轨顿了顿,想到那些奇葩的练兵方法,又强调道:“反正臣只是教导射箭的教头而已。”

“是是是。”李承乾没好气道。

.

古人臂力普遍比现代人更强,其中又以唐初为最。

要知道隋朝的前身是北周政权,而北周政权是民族大融合的政权,掺杂了大量的游牧风气,其中就包括了弓马娴熟和军队的制度上。

唐代隋后,依然沿用了府兵制度,同时国内尚武风气日渐浓厚,对这方面的培养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这样的大背景下,经过训练,几乎人人都能挽动两石弓。

而弓箭最大距离能接近200米,有效距离也有100以上,堪称恐怖。

要知道哪怕就是现代战争,轻兵器的普遍交火距离也就200米左右,只不过是提高了火力密度与精度而已。

大量的冷兵器热兵器战斗,基本在50米内的距离中进行。

武场上,刘仁轨正细致的讲解弓箭的历史与使用方式。

接近小半个时辰后,刘仁轨停嘴,开始分发弓箭。

青壮们排列靶场。

说是靶场,其实也就是在五十步外立了些木板,上面画着圆圈,以供射击。

片刻后,刘仁轨高声呼喊:“射。”

‘唰’

‘唰唰’

‘唰唰唰’

箭矢飞行,不见踪迹。

箭靶上寸土未沾。

青壮们兴奋,李承乾脸红,刘仁轨...目瞪口呆。

顾不得教学,刘仁轨跑到李承乾面前,表情僵硬道:“殿下,他们可是从未修习射箭?”

讲道理,这结果李承乾没想到啊。

五十步的距离,放后世也就六七十米的样子,而这一排百人齐射,怎么也中几箭吧。

但偏偏......一箭未中。

“刘教头,他们应是运气不大好。”李承乾解释有些苍白。

随后,又将这群青壮的来历讲述了遍,

只是未曾说明自己为何选择从没有军伍经验的青壮,反正在李承乾看来,刘仁轨也听不懂。

“如此,倒是难办了。”刘仁轨皱着眉头道。

“没有速成之法吗?”李承乾面带希冀。

“呵,殿下想多了。”

刘仁轨嗤笑,冷声道:“弓箭一道从没有速成的说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眼力与手感,皆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比如手感这一点,五十步与一百步的距离,改如何弯弓?”

“还有,这箭射出去了也会被风所干扰,面对不同大小的风,又该如何弯弓?”

“这些,只有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纯熟掌握。”

李承乾:???

想多了?

这么快就给我还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