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暗度陈仓(十六)(2 / 2)

守护娇妻 东北老张 3166 字 2019-08-15

“李季,合同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话还用我说明了吗?”

“赵总,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让我去找周少华,走走他的后门。我猜的没错吧?但您也不想一想,虽然周少华不是个小心眼的人,但那么不体面的被从北方厂轰出来,现在整个圈子都知道了,我去求他,他会给面子吗?再说了,他现在是国际集团的高层,说句实在的话,比您的级别还要高出一块,我这个小小的济南办处长,就算有老同学这一面,但也不恰当吧?”

李季这么一说,确实给赵明理出了一道难题。

赵明理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也不是不想亲自去见周少华,只是对方并没有给自己这个机会,电话已经打了好次,周少华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私情可叙,公事免谈。

作为北方厂销售公司的总经理,赵明理心里非常明白,周少华之所以拒绝自己,就是要争一口气。要把当初北方厂对自己的不公搬回来。可自己只是个销售公司的经理,说大了点,是个副厂级,说小了点,跟下面的这些区域经理甚至办事处的处长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个官帽,就是闫旺一句话的事。这也是华厦国有单位的一大特色。

虽然名义是国有,但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就算是北方厂这样的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这些单位领导的后花园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政治文明的脚步,远远追不上官场酱缸文化和裙带关系浸淫和腐蚀一些官员的速度。在很多地方,尤其是权力部门,这种把单位视为自己家的后花园,已经到了旁若无人的地步。最令人讶异的是,他们从心底里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权力要“裸奔”,拦都拦不住。

当然,这种后花园,可怕的不是权力和财富的世袭,而是权力和财富世袭的正当化和制度化;可怕的不是腐败,而是对于腐败的正名。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以权谋私”的官员,也从来不缺乏“官官相互”的权力生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可以接受的官场之恶,但让我们永远无法接受的是,黑与白之间界限的模糊,甚至消失。因为,这意味着真正的风险,底线的沦丧将带来正义的摇摆,若不能盖棺论定黑与白的不可调和性,那么这个社会,就将承受更深的沉沦,和更恶劣的局面的到来。

虽然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权力和财富不能世袭,官二代不能高擎着“父辈的旗帜”通吃一切。但阶层的板结,利益的固化,将制造一个铁板一块的权势格局,各个权力分舵之间“万事互相效力”,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要生为“官二代”,便可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将其他人的机会彻底封死。还有什么比出身决定人生更令人绝望和愤怒(www.ibxx.com)的事情,还有什么比拿着公共权力到官场上交易私利更恬不知耻的事情?

一些权力部门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利益逻辑演绎得淋漓尽致,简直要把当地的所有的单位一网打尽,明晃晃地打造出一个权力集团的后花园。父子档,母子档,兄弟档,姐妹档,总之,在权力的藤条上,布满了近亲繁殖的恶之花。权力的逻辑高歌猛进,无权无势的人们被挤兑出人生的轨道,只能无语问苍天。

权力通吃的现象,势必加剧全社会对于权力的顶礼膜拜,而这又会生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加固权力通吃的“合法性”,形成恶性循环。官场潜规则的显性化和洗白化,让这个社会的那些为生存而劳苦奔波的人的思维,同样劳苦奔波下去,似乎很难看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