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另版三国之宋辽夏(2 / 2)

山渐青 何昊远 0 字 2021-07-13

殿中十来人听了都沉默下来,赵祯的目光扫到了晏殊这位首相身上,晏殊只好先开口道:陛下,我大宋如今国庠空虚,虽取得了渭州大捷,但也是后力难继,因此臣同意与西夏议和。</p>

晏殊话说得极其保守,同意议和基本成为朝廷上下的共识,他作为首相却只抛出这个基本步调便作罢,当然啦,自己的老丈人嘛,许清可以美其名为抛砖引玉,晏殊作为首相,先听听他人的意见是对嘀</p>

赵祯看向枢密使夏竦,夏竦随即拱手道:陛下,臣也同意议和,但前提是李元昊须先去帝号,向我大宋俯首称臣,并保证不再侵犯我宋境。</p>

夏竦现年四十七岁,曾在西北抗击西夏过,集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吕夷简罢枢密使后,夏竦接任枢密使一职,许清对他了解不深,如今看来说话倒还硬气。接下来赵祯分别询问杜衍,贾昌朝等到人,得到的答案都趁于保守,倒是王拱辰极有愤青的潜质,慷慨激昂地说道:臣以为光让西夏口头保证不侵我宋境尚且不够,应责令其退出横山一线,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我宋境安宁。</p>

许清有点象看白痴的望了他一眼,横山是西夏面对大宋的天然屏障,你让李元昊退出横山,不如让他洗净,自动把菊花送到你王拱辰床上去得了。</p>

赵祯没说什么,还赞了王拱辰一句忠勇可嘉,这也行许清心里暗道,看己也得慷慨陈词才行啊加上老丈人选择保守,自己总得出来打打冲锋。</p>

等赵祯目光移到他身上,许清便慨然道:陛下,方才曾大人也提到了与党项互市的问题。据臣在西北时得知,自我大宋禁绝与党项边贸以来,党项各鄯衣无绢,食无茶,加上与我大宋开战几年,损耗巨大,使得民生凋零,民怨沸腾。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党项人对我大宋的边贸依赖极重。军事对抗已告一段落,接下来大宋与党项人之间,重点就将落在边贸上。如何节制党项民生迅速恢复,使之无力再犯我大宋,这才是其中关键。</p>

赵祯听了连连颔首,许清的话总算让他听到了一些新意,然而曾亮这个计相却急了,接口说道:陛下,照夏宁侯的意思是不愿开放边关榷场了,然若不恢复互市,夏人岂肯言和陛下,国厍早已枯竭,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听到国庠空虚四个字,赵祯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转头看向许清。许清只好接着说道陛下,富枢密已经成与北辽签定和约,如今只剩下党项一家,他们比我大宋更加艰难,求和之心更切,此时咱们岂可示之以弱,谈得来就谈,谈不来大不了就僵持着,臣料定李元昊已无力来攻,想当年周世宗只道一声断其衣食党项诸鄯便不得不臣服脚下。我大宋地大物博,僵持下去只会是党项人先倒下,况且,臣也不是说完全取消边贸,党项人的马牛羊驼等也是我大宋急需之物。要开放边贸可以,但要有针对性,有助于党项迅速恢复民生之物咱们不能开放,党项方面除了大宋急需之物外,其它也不准入境。</p>

许清提到周世宗柴荣断其衣食,一语,让赵祯微赫,虽然党项人经过李德明几十年发展生产,自给能力已经不可与周世宗时相比,但李元昊开战这几年来的耗费,使民生又复凋敞,当年周世宗能以一句断其衣食,使党项臣服,今又何惧之有,赵祯想到这精神一振。</p>

此时富弼也出来说道:陛下,臣认同夏宁侯之议,我大宋应限制党项急需的粮绢茶铁等物出境,同时党项人的盐毡毛皮等物不得入境。就是牛羊等也要控制数量。</p>

富弼提到的盐毡等物都是西夏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且主要贸易对象便是大宋,如果限制了这些物品入境,基本等于断了党项人的一半财源。</p>

许清提出经济制裁的策略后,除了曾亮这个计相担心再度开战,他难筹粮饷之外,其他人倒没有表示反对,许清知道事情并不见得就这么顺利,目前和谈尚未开始,人家根本没必要争什么,一但和谈出现了波折,怕是就有人跳出来挑自己毛病了。到时候把责任全推到自己头上也不奇怪。</p>

</p>

许清强硬的应对态度,恐怕就是晏殊也未必尽然认同,大宋啊,往往赢得了战争却输在了谈判桌上,这是有先例的,当年赵祯他爹和辽国签下澶渊之盟开了给辽国纳岁币先河,并不是说当年打输了,被迫签下这种丧权辱国条约。</p>

恰恰相反,签约之前,战争形势已对宋军极为有利,当时的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了辽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大挫,军无战心。</p>

而此时宋真宗一抵澶州,寇准力促真宗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齐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在这种情况下,一战大败辽军也不算难。</p>

虽然就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却派人与辽国签下这耻辱的澶渊之盟而且就许清所知,历史上宋夏和议,宋朝也是向西夏低头,乖乖交了保护费,告终的。</p>

许清最怕就是出现这种战场上赢了,谈判桌上却把底裤输掉的情形,才快马从渭州赶回来,三头两头去天章阁给赵祯洗脑的。</p>

好看的尽在,告诉您的朋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