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神秘的另一世界(2 / 2)

天坑世界 炒楼花 3479 字 2019-09-14

而吕涛刚才那简简单单地一句话。却是将她从多年来地噩梦中惊醒了过来。什么幻想。什么浪漫都是假地。夫妻之道。不过是简简单单地相濡以沫。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即便是自己并不爱他。也要承担一份当姐姐地责任。

难道?呃。吕涛刚想说一句难道不是么?然而却是见得李雪脸色着实难堪。有些以为她被自己说出了心中地秘密而尴尬。顿下意识地有些拿捏不定主意。愕然轻言试探道:“走吧。我们一起进去。要死我们就死在一起。”

李雪没有回答。她被吕涛说得又恼又羞又尴尬。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一口气憋着是好半晌没喘过来。良久之后。才眼眸之中射出了一丝地光芒。

走进红光区。李雪那冷若冰霜地心灵。没来由地轻轻一收。然而。却是迅即柔软了下来。神色有些黯然和不甘道:“老公。站在这里。除了黑色变成红色外。其它地没什么区别。”

“是的,”吕涛点点头,脸色有些正经而严谨道。本不想和李雪解释一下,可仔细想想。自己又懂多少,这种奇特的现象,自己不也是第一次见到吗?又怎么和她解释。

李雪神色极端复杂的看着前方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好奇惊讶道:“老公,你看,这红光仿佛向雾气一样,虽然这红光有它的亮度,却不是透明的。手电筒的光,居然在这里失去了光的作用。”

“也就是说,这里的红光强于手电筒的光,”吕涛看了一眼,李雪说的不错,手电筒射出的光,在红光之中,不过两三米远。这是怎么一回事?一时不解的吕涛,后背顿时冒出了冷汗,嘴角抽搐着强自挠头笑着。

李雪回头之际,满脸奇怪而仔细想着:“吕涛,能说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吕涛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眼眸之中朦朦胧胧的弥漫上了一层水雾,神色之中语言沉道:“具体的说不上来。但光学和力学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注意,光的反射定律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已经闻名,但在自然科学与宗教分离开之前,人类对于光的本质的理解几乎再没有进步,只是停留在对光的传播、运用等形式上的理解层面。

十七世纪,对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存在“波动学说”和“粒子学说”两种声音: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690年出版的《光论》一书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推导出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圆满的解释了光速在光密介质中减小的原因,同时还解释了光进入冰时所产生的双折射现象;而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则坚持光的微粒说,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他提出,发光物体发射出以直线运动的微粒子,微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这也能解释光的折射与反射,甚至经过修改也能解释格里马尔迪发现的“衍射”现象。

十九世纪,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引入位移电流的概念,建立了是电磁学的基本方程,创立了光的电磁学说,通过证明电微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从而推导出光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光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二十世纪,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相继建立,物理学由经典物理进入了现代物理学。1905年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认为紫外线在照射物体表面时,会将能量传给表面电子,使之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表面释放出来,因此爱因斯坦将光解释成为一种能量的集合——光子。1925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又提出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即认为所以的物体都既是波又是粒子,随后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等数位科学家建立了量子物理学说,将人类对物质属性的理解完全展拓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