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魂的介绍(1 / 2)

魂破玄穹 不要可乐 0 字 2021-07-13

 鬼能穿墙入壁、隐身、没有脚又日行千里、一时力大无穷、一时又如轻烟柳絮随风而飘等。真不知道何方的专家,竟能将鬼魂的特性研究得如此透彻。若果灵魂就是这些东西,我不屑去谈。

同时,因为不能证明灵魂存在,不太敢讨论这个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NDE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NDE即濒死经历(NearDeathExperience)。就是一些“已死”或“濒临死之边缘”的人回复神志之后,描述他们“死时”的经历。根据一些临床研究,NDE并不罕见,估计三分之一垂死的人或百分之五的美丽国人,曾有NDE经验。虽然各人“死亡”或“濒死”的原因不一,但对NDE的描述却颇相似。

在英美丽国家,一般的NDE描述包括,穿过漆黑隧道,尽处有发光体,“灵魂出彀”(Out-of-BodyExperience),即OBE,见到死去的亲人,回顾自己的一生(PanorazhuancLifeReview)等等。很小部分有“地狱”。中国人的NDE记载,较少提及隧道和OBE,但却有漆黑之中的光和一生回顾。印度人的NDE亦相仿。

有人认为这是成人之间耳濡目染或人云亦云所致。但实际上,一些未懂人事小孩子,其NDE也跟大人们差不多。

各种解释据研究所得,有NDE经历的人与常人无异,他们没有任何患精神病的迹象。有人解释NDE是脑部缺氧所致,但很多NDE的病人,“死”前并没有缺氧。有人认为是物所致,但研究结果却显示,临死时服用麻醉止痛药物的病人,有NDE的反而少。

有人相信是人体内产生了过量的Endorphin(脑内啡)影响了神经传导所致,但实际上,用药物或磁场影响神经传递虽然可以产生OBE或飘浮的感觉,但这些感觉都比较零碎,而且常使病人晕眩。然而NDE者却自觉神智清晰,没有晕眩感觉。

也有人以为NDE是与精神病者Depersonalization(非人格化)的现象相同。进一步研究却发现两者有显着分别:精神病者很少有OBE,却有“像做梦”焦虑、不安的感觉。相反,NDE者没有做梦的感觉,他们一般都很平静和安祥。

研究NDE的学者虽有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NDE当事人,有颇为相同的看法——NDE带给他们另一次机会。他们一般从此更重视生命,对死亡不再惧怕,他们确信“死亡并非终点而是一个过渡”,对金钱名利也不再重视。即使小部分有“地狱”感觉的人,慢慢都能适应过来,变得更积极。总括来说NDE的影响是正面的。

医学界有不少人认为,NDE其实只是某种神经递子Neurotranszhuantter的效应而已。然而有一位学者指出:“纵使我们明了电视机的构造和原理,仍并不代表我们就知道电视节目是从何而来的。”

那个传说那么灵魂真的存在吗?是不是确如圣经《创世记》所记,人体是由物质组成,“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然而人成为“有灵的活人”,是因为“神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我行医十多年,想想生命是什么,还是二千多年前的人写下的话有意思!

我们的躯体终有一天会衰败腐化,那时“我”又会往哪里去呢?如果真有灵魂,我们究竟又魂归何处呢?

圣经说:“尘归尘,土归土。”既然**归回尘土,那么我们的灵魂就该回归赐“我”灵魂的上帝吧?

有人问:“真有上帝吗?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吧。”我看未必。二千年前在古城耶路撒冷就流传这个传说,即使到了现在,在大家相识的朋友当中,必有人还在谈论这传说:“上帝曾经来到人间,在人群中生活过、死过,也复活了。”这人就是历史人物耶稣。假如他是真的,我就知道魂归何处了。□

l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灵魂观念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这种观念更是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不管有多大差异,经历了多少变化,人类对于灵魂的定义在本质上仍然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指一种存在于人的**之中,但又不同于人的物质**,而且在**死亡后仍然能够独立存活的生命体。

尽管关于灵魂的有无从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论,但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由于宗教的巨大影响,相信灵魂存在的观念可以说深深的扎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人们的思想之中。而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后,这种观念则遭到了科学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按照实证科学的标准,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而灵魂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可证性是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因此,随着科学的日益昌盛,相信灵魂存在的人越来越少。

但问题是,实证科学虽然不能证明灵魂的存在,同样也不能证明灵魂的不存在,既然不能证明这一点,那又怎么能断定灵魂不存在呢?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探索的深入,昔日科学与灵魂的对立如今正在不渐渐消解。今天,世界上不相信灵魂存在的科学家固然仍有许多,但也有不少科学家包括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尖端科学家们赞同灵魂存在的观点,他们通过自己的科学实验对灵魂的奥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大量明显的成绩。

1963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理教授在他的获奖论文中说:“神经细胞彼此之间有无形的沟通物质,这就是灵魂的构成。人体内蕴藏着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它控制着大脑,就好比人脑指挥电脑,它使大脑内的脑神经细胞发动工作,这种非物质的‘识我’,在**大脑死亡之后,仍然存在并仍能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看了又看小说网

英国另一位著名科学家柏颇博士经过实验研究后,完全同意艾克理教授的结论。柏颇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独创的“科学正统的辩证系统”理论,至今仍为世界科学家们所采用。他和艾克理都因特殊贡献的科学成就而被英国女王册封爵位。英国基勒学院的麦楷博士说:“至今仍无一种已知的学说和实验足以推翻艾克理和柏颇博士的生物有灵魂的理论”。

美丽国加州工学院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史柏理博士,曾经以其分解人类大脑两半球的详细功能学说而获1981年诺贝尔医学奖。他说:“人的自我是一种崭新的必要的非物质,只出现于复杂分层结构组织的**大脑,控制着大脑的每部分,制约着合计一百亿个脑神经细胞的机械功能的本能活动。”

全世界很有名的数学家约翰.冯.纽曼博士,曾经发明精密的数学定理,为新兴的“量子学”奠下基础。他也提出了惊人的新理论:“人体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识我’控制**的大脑和遥控物质。”

美丽国维吉尼亚大学神经学系及心理系主任史谛文逊博士,根据科学家的灵魂不灭理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灵魂不灭和转世轮回(再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并出版了著作进行论述。他说:“有确凿的科学实验和现实事例的证据,证实东方古老的灵魂转世轮回的理论是真实的。”

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总结他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新观点:大脑的兴奋并不等于精神和意识。他认为人有一个独立于大脑的“自觉精神”,大脑只是它的物质工具而已。他说:“我们每个人在胚胎发育或幼小的某个时期,就具有非物质的思维和自我领悟能力,这种人的‘灵魂’,使我们具备了人类的特征:意识、思考、爱。恨、怕等。”他推测,非物质的“自我”在物质大脑死亡后依然活着。

上述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足以表明,科学已经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l灵魂存在的科学证据:濒死体验

科学为灵魂存在提供的证据是有多方面的,其中最具影响也最有说服力的当数“濒死体验”(NearDeathExperience,NDE)。

所谓“濒死体验”,指的是死而复生的人,也就是心脏停止跳动或大脑功能停止的人重新活过来后所叙述的死亡来临时刻的主观体验。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记录过一个希腊士兵死而复活后回忆他进入彼岸世界的情景。研究表明,“濒死体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不但古代有,现在也有;不但东方有,西方同样有。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职业和信仰的人群中都有大量的人有过这种体验。据美丽国著名的统计公司盖洛普公司调察估计,仅在美丽国就至少有1300万至今健在的成年人有过濒死体验,如果算上儿童,这数字将更加可观。

目前,濒死体验现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来研究领域中的皎皎者。有关濒死研究的论文不断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Lancet)和《濒死体验研究》(TheJournalofNearDeath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学者的倡议下,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正式成立。可以说,科学界对这一神秘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近代濒死体验的研究始于瑞士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AlbertHeim)。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从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开始了对濒死体验的研究。

海蒙爱好登山,一次,他在攀登阿尔卑斯山时,被一阵大风吹落悬崖。在那一瞬间,奇迹发生了——“仿佛在一个离我有些距离的舞台上,我见到了各种形象出现的我及我的整个过去。我看到自己是这曲戏的主角。每件事物似乎都被天堂之光美化了,没有悲伤和焦急,一切都那样绚丽。我曾遭受的悲惨经历的回忆十分清晰,但并不令人悲哀。没有冲突和矛盾,冲突已转化为爱意。高尚与和谐的思想主宰并统一着单独的印象。一种神圣的宁静感如同奇妙的音乐一般涤荡着我的灵魂。”

这次经历促使海蒙对众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进行广泛的研究,包括战争中受伤的战士、从建筑物上掉下来的建筑工人、差点被淹死的渔夫等等。1892年,他在研究论文中提到:在他所调查的30名坠落幸存者中,95%的人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平静和快乐。他还发现他们的体验过程极为相似:众多飞快的意识活动,预知结果的超凡能力,时间的弥散意识,飞速地回顾一生,目睹超自然的美丽景象,耳聆天上仙乐缭绕——“没有一丝悲哀,也没有在轻微危险中可能出现的大恐惧……没有紧张绝望和痛苦,只有严肃、深深的接受;精神的明晰和高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