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和解(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半个小时后,黎平寇在国务院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提出了严正抗议,要求美国把航母战斗群撤回去。</p>

随后,黄峙博向腾耀辉下达命令,东海舰队转移到钓鱼岛以南海域。</p>

几乎同时,在南海北部海域巡逻的南海舰队转向东北,开赴台湾海峡南端。</p>

</p>

所幸的是,傅秀波没有失去理智。</p>

黄峙博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黎平寇告知了美国大使,并且表示中国的军事部署并不针对台海,但是绝不允许美国插手台海事务。随后傅秀波跟麦克米伦通了热线电话,主动提到中国在东海与南海的军事部署,宣称是在为六月底的联合军事演习做准备,但是希望美国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撤回航母战斗群。</p>

中国会在六月底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吗</p>

鬼才相信。</p>

对于刚刚打了胜仗的中队来说,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让部队休整,让参战官兵放松下来,同时总结战争经验。至于搞军事演习,至少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从大局出发,只要中国诚心与日本进行谈判,就没有理由在此期间举行军事演习,更没有必要在台湾两端集结数十艘战舰。</p>

显然,这是针对美国的军事部署。</p>

只是,傅秀波这次没有把话说死.也没有提到为了台海与美国交战,所以中美还有协商的余地。</p>

要进行协商,美国就得做出让步,中国也得表现得客气一些。</p>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八日上午.麦克米伦让钱德勒把斯坦尼斯号派往新加坡,而不是前往南海北部海域。至于林肯号,则把巡逻区域限定在了菲律宾海南部,离台湾足足有一千五百公里。</p>

做为回应,傅秀波也让黄峙博调整了军事部署,东海舰队继续在钓鱼岛附近待命,南海舰队则前往汕头港休整。</p>

在双方都不想打仗的情况下,台海局势终于缓和了下来。</p>

六月十一日,黎平寇以全权代表身份飞往华盛顿,准备参加由麦克米伦主持的,跟喜田多一郎进行的非正式会晤。</p>

按理说,应该由文廷贵出面。</p>

只是.喜田多一郎并非首相。在六月十日.自民党已经提出了新的首相候选人名单,因此喜田多一郎只是看守政府首相。</p>

这个级别,最多需要派常务副总理过去。</p>

当天晚上,在黎平寇与喜田多一郎先后到达华盛顿后,中日双方先后宣布,将在六月二日凌晨暂时停止军事行动。</p>

作为调解方,美国将出动预警机,在东海中线上空巡逻。</p>

按照麦克米伦的提议,中日双方可各派遣一架预警机在钓鱼岛与冲绳岛上空巡逻,但是不得派遣其他作战飞机与舰艇进入钓鱼岛与冲绳岛之间海域,而且要相互通报预警机的飞行线路与巡逻时间。</p>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十一日上午,双方在华盛顿进行了第一轮非正式会晤。</p>

因为只是为停战谈判做准备,所以黎平寇与喜田多一郎没有讨论停战问题,而是重点讨论了停战谈判的先决条件。</p>

喜田多一郎的要求很简单:中国战机与战舰全部撤出东海,不得进入公海海域。</p>

为此,日本也将撤走全部战舰与战机。</p>

显然,这个要求非常过分。</p>

东海海面上根本没有日本战舰,而且双方在空中战场上的分界线也在钓鱼岛与冲绳岛之间,如果以同样的条件约束军事力量,日本明显占了便宜,中国则等于在谈判开始前就把战场上获得的战果交了出来。</p>

黎平寇不但没有答应,还明确提出,军事停火线以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为基础,双方军事力量均不得越过冲绳海巢的脊线。</p>

显然,喜田多一郎也不会答应,因为这关系到了停战谈判的初始条件。</p>

虽然分歧很大,但是不管怎么说,谈判终于开始了。因为日本已无打下无的资本,中国也不想扩大冲突,所以这次的停战谈判不存在边打边谈的问题,即便双方有分歧.也能在谈判中得到解决。</p>

最多是悬而未决。</p>

也就在这一天.牧浩洋搭上了返回北京的运输机。</p>

名义上是回总参谋部述职,实际上是调离东海舰队,为新的工作做准备。</p>

因为在五月份才华升为海军上校,所以黄峙博没给牧浩洋更高的军衔,只是给了他一个需要大校才能获得的职务,从而让他能够领到上校的最高津贴。按照新的津贴制度.上校的最高待遇标准超过了大校的最低标准。</p>

不管怎么说,黄峙博没有亏待牧浩洋。</p>

对此,牧浩洋也比较满意。只要职务上去了,获得大校军衔只是迟早的事。如果在新的岗位上干出成绩来,说不定半年之后就能晋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