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欲盖弥彰(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牧浩洋没有这么做,因为这等于欲盖弥彰。</p>

印巴矛盾摆在那,战争的动机与条件都已成熟,中国在这个时候保持低调,反而是画蛇添足。</p>

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做出高调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p>

当然,牧浩洋也在这个时候耍了一个手腕,即让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按计划行动,并且让陪同航母战斗群作战的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返回广州。名义上是补充弹药物资,实际上是故意做给日本与印度看。</p>

虽然中国海军的两艘航母都是核动力战舰,两艘大型巡洋舰也是核动力战舰,但是舰队里的其他战舰都是常规动力。按照中国海军的传统,驱逐舰与护卫舰的续航力都不长,全速航行时更短。</p>

如此一来,每支航母战斗群都有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p>

此外,长江级航母的载弹量只有一千二百吨,仅为美军超级航母的三分之一,比黄帝号都少了八百吨,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必须每三天补充一次弹药。</p>

这样一来,快速战斗支援舰必不可少。</p>

如果远赴几千公里外的地方作战,还应该为每支航母战斗群配备一艘快速油轮与一艘快速弹药运输船。</p>

支援舰艇没到位,航母战斗群就没有能力远征印度洋。</p>

只要日本的情报机构盯住那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以及编在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里的其他补给舰,就会做出牧浩洋需要的判断,即中国海军舰队在短期内不会离开榆林港,更不会开赴印度洋。</p>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可能。</p>

一是日本海军静观其变,直到八月初,两艘小型航母完成全部战备工作才出发。二是迅速采取行动,趁中国舰队无法出港的机会,抢先赶往印度洋。</p>

显然,印日联合军事演习不会持续到八月份,印度不可能在演习之后再动手。</p>

如此一来,印度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单干,二是等待下一次机会。</p>

因为这场战争的根源是锡亚琴冰川的矿产资源,而印度早就拿到贷款,没有理由为日本火中取栗,所以最积极推动战争的不是印度,而是日本。只要日本不肯出力,印度就不会积极主动。</p>

为了让印度采取行动,日本海军就得做出第二种选择。</p>

按照这个逻辑,日本海军舰队将在七月二十三日离开神户,在七月二十九日左右进入印度洋。如果日本做出了承诺,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军队将在七月二十七日开始备战,战争将在七月二十九日或者七月三十日爆发。</p>

做出这个判断后,如何部署军事行动就一目了然了。</p>

七月十七日下午,牧浩洋下达了第一份作战命令:舰队在七月二十四日出港,先在南海北部海域活动两天,在七月二十六日转向南下。预计在七月二十九日经过阿南巴斯群岛,次日进入印度洋。</p>

命令下达后,作战准备工作全面展开。</p>

首先进行的,就是对战舰进行全面检修。重点是常规动力战舰的动力系统,以及所有战舰的推进系统。</p>

在出征途中,可以对其他设备进行检修,但是不能对动力与推进系统进行检修。</p>

必须在出港之前,使战舰处于最佳状态。</p>

虽然还没公布舰队出征的相关消息,只有高级指挥官知道具体情况,但是舰队官兵早就料到,肯定有仗要大。</p>

要不然,总参谋长不会把牧浩洋从巴基斯坦召回来。</p>

战将的职责,自然是率领舰队出征作战。</p>

当天晚上,牧浩洋离开了榆林港,赶往青岛海军司令部,前去拜会腾耀辉上将。</p>

至于日本舰队会不会按照他的预期行动,牧浩洋没再去想。大不了,到时候调整作战计划。</p>

想多了,也是白费脑筋。</p>

虽然这不是牧浩洋第一次去青岛,在负责海军装备建设时,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青岛造船厂一次,但是这是他第一次去海军司令部,也是在腾耀辉就任海军司令之后,第一次去拜访他。</p>

海军司令部的规模非常大,但是即将成为海军历史文化博物馆。</p>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海军司令部将在明年搬往北京,与总参谋部联合办公,然后在二零三二年迁往舟山。在此之后,舟山将成为中国海军的大本营,也将成为中国海军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军事基地。</p>

因为舟山海军基地扩建工程是在二零二四年开始的,由庞跃龙负责,所以牧浩洋并不清楚那边的情况。</p>

没有必要为这件事专门跑一趟,反正今后有的是机会。</p>

在海军司令部宾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牧浩洋才带上黄峙博托人从巴基斯坦带回来的礼物,去了腾耀辉的官邸。</p>

不管怎么说,初次登门拜访,总得像样一点吧。</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