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役目的(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这些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在印度洋上获取战略据点。</p>

除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中国正在与缅甸接触,希望以投资的方式,获得缅甸丹老港的使用权。去年,中国还派遣军事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前去参观了亭可马里,与斯里兰卡高层进行了接触。只是中国在印度洋上的战略布局仍然不够完善,因为还缺乏一座能够扼守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的重要军港。</p>

从地理位置上看,布莱尔港是绝佳选择。</p>

只要新加坡仍然倒向美国,中国就必须拿下布莱尔港,不然就没有资本与美国争夺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p>

拿下布莱尔港之后,中国至少可以获得更美国同等的影响力。</p>

可以说,布莱尔港的战略价值超过了瓜达尔港,中国早就垂涎欲滴了。</p>

利用这次冲突,攻占布莱尔港,肯定是中国积极参战的主要原因。</p>

战略上的问题并不复杂,可是战术上的问题就让今井利村十分头痛了。</p>

赤城号不能参战,让印日联合舰队的实力折损三分之一以上。如果算上赤城号搭载的预警机,其战斗力相当于整个印度舰队。联合舰队覆灭后,更让今井利村在战术选择上失去了灵活性。不管中国舰队从哪条海峡进入印度洋,维拉特号都无法独当一面,另外两艘印度航母也撑不起大局。要想击败中国舰队,就得集中使用三艘航母,盯住某一条海峡。</p>

问题是,中国舰队到底会走哪条海峡</p>

一天前,这是个问题,现在却不是问题了。</p>

泰国政府发表强烈抗议之后,今井利村不得不相信,中国舰队在二十六日凌晨没有进入印度洋,而是在泰国湾里活动,攻击机群借道泰国进入印度洋,攻击距离正好在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p>

</p>

既然中国舰队可以侵犯他国领空,印度舰队为什么不能</p>

这样一来,舰队部署就不是问题了。</p>

只要能够飞越苏门答腊岛,舰队在安达曼海与在苏门答腊岛西南,都能攻击进入印度洋的中国舰队。</p>

那么是让舰队去安达曼海,还是去苏门答腊岛西南海域</p>

从之前的部署来看,前者是更好的选择,而且背靠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还能得到岸基航空兵掩护。可是从战术上看,这却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中国舰队走马六甲海峡,印度舰队将首当其冲。如果中国舰队走巽他海峡,则可以迅速向东机动,在印度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外绕行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然后轰炸布莱尔港,迫使印度舰队向南机动,在中国舰队选择的战场上决战。</p>

只有部署到苏门答腊岛西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p>

如此一来,就得让维克拉马迪亚号与维克兰特号航母南下,与维拉特号航母战斗群会合。</p>

可是,印度舰队指挥官却坚决反对这么做。</p>

在今井利村的这套战术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强调舰队决战,通过舰队决战来夺取制海权。也就是说,印度舰队必须在不依赖岸基航空兵的情况下,击败进入印度洋的中国舰队。</p>

毫无疑问,今井利村的战术思想没有错。</p>

海战中,掌握主动权至关重要。任何一支舰队,只有进攻才能取胜,没有任何一支舰队是为了防御而存在的。</p>

问题是,印度舰队司令官却认为这么做太冒险了。</p>

归根结底,还是印度将领对自身实力没有信心,认为打不过中国舰队,不应该在没有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与中国舰队决战。</p>

按照印度舰队司令官的想法,应该退守孟加拉湾,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用舰载战斗机掩护布莱尔港。只要印度舰队还在海上活动,中国舰队就没有掌握制海权,也就不敢攻打布莱尔港。</p>

这套战术思想也没错,因为印度舰队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保卫布莱尔港。就算中国舰队把布莱尔港炸成废墟,只要中国陆战队没有上岸,布莱尔港就在印度手里,中国舰队就得留在印度洋东部。</p>

显然,两位指挥官的最大分歧在战役目的上。</p>

今井利村要的是绝对的胜利,而印度将领要的只是有限的胜利。</p>

目的不一样,战术部署自然不一样了。</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