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空中打击(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要知道,这是h22第一次参加实战。</p>

这场战斗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中国成为继美国与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p>

用h22执行战术轰炸任务,显得有点大材小用。</p>

这种标志性的轰炸机具有四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以及最大二十七吨的载弹量,能够携带核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也能携带常规弹药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正常情况下,在执行常规轰炸任务时,h22的主要弹药是空射巡航导弹与制导炸弹,特别是配备了滑翔弹翼的防区外弹药。</p>

只是在这场轰炸中,八架轰炸机使用的都是非制导炸弹。</p>

不是非制导炸弹更加便宜,而是空军对h22的性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安排了一个较为简单的任务。</p>

从心理打击上讲,八架轰炸机把两百吨炸弹投向同一个目标,绝对要比把几百枚制导炸弹分别投向数十个目标更加有用。至少在这场轰炸中,幸存的越军官兵全部崩溃了,有的甚至主动向陆战队侦察兵投降。</p>

这场战斗也表明,h22完全具备了作战能力,可以执行更高级的打击任务。</p>

打到五月十五日,越军增派的两个师以及守卫广平省的第二十四师全部崩溃,陆战队在地面战场上几乎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即便打了几场地面战,大部分时候也是由陆战队发出支援请求,由空军与海军出面解决问题。</p>

到五月十六日上午,第三陆战旅已经到达越老边境。</p>

下午,第二陆战旅完成了突击行动。</p>

庞跃龙预计要用十到十二天的作战行动,在五天半内就全部完成了。</p>

进攻的顺利程度,远远超过了牧浩洋的设想,而且越军没有像想像中的那样,进入丛林打游击战。</p>

事实上,在广平省也没有多少丛林了。</p>

战争爆发前,广平省是越南最主要的橡胶种植地区,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分布着数十个橡胶园。此外,广平省还是越南中部地区的产粮大省,有近一百万亩稻田,年产水稻近一百五十万吨。</p>

显然,种植园与稻田绝不是打游击战的好地方。</p>

鉴于陆战队的进攻非常顺利,牧浩洋在当天调整了作战部署,让第二陆战旅与第三陆战旅的工程营提前上岸。</p>

为了加快工程兵的部署速度,两个工程营将首先在洞海附近开辟野战机场。</p>

随后,将由运输机把第四陆战旅的工程营以及大部分工程设备送过来。如果工程进展顺利,还将从陆军抽调几个工程营。</p>

说到工程部队,牧浩洋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了。</p>

陆军总共有一百八十个工程营,此外二炮海军与空军还有一百多个工程营,工程部队的总兵力在四十万以上。和平时期,这些工程部队主要从事与军事有关的建设工作,比如在偏远地区修建公路与铁路,在山区里修建野战机场等等。在中华项目中,军队的工程部队都得到了锻炼。</p>

可以说,中队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工程部队。</p>

在工程设备方面,自然也不会落后。按照标准配备,陆军的工程营至少有两百台各类车辆与施工设备,比美军的工程营还要多,而且大部分都按照军事标准制造,能够适应恶劣的战场环境。</p>

有趣的是,中队大力打造工程部队,并非针对越南。</p>

在二零二七年的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队加强了工程部队建设,主要就是针对将来与印度的战争。要知道,不管是在东部边境地区还是在西部边境地区,中印接壤地区的环境都很恶劣,基础条件非常糟糕。和平时期只能进行一些重大工程,因此必须为战时准备一支足够强大的工程部队。</p>

按照这个要求,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也得到了高度重视。</p>

虽然在运输机总量以及运输能力上,中国空军还比不上美国空军,但是中国空军更加重视在恶劣条件下的空运作业。比如在中国空军中,两种主力运输机都具备在土质跑道上起降的能力,而且在往前线运送物资与兵员的时候,不需要进行维护,能够保证连续飞行十个架次以上。</p>

用打印度的力量来对付越南,绝对是大材小用。</p>

五月十八日,野战跑道开始使用。</p>

当天,就有八十架运输机到来,送来了第四陆战旅的工程营,以及三个工程营所需的工程设备。</p>

这一天,越军第二十四师的最后一支部队投降。</p>

到此,中国陆战队在越南广平省的军事占领成为既成事实。</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