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中流砥柱(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当然,这不是说牧浩洋反对建造航母。</p>

只是在他看来,短期内,特别是在解决周边问题之前,中国海军不具备与美国海军进行全球对抗的基础,也就没有必要大规模建造航母,更没有必要在一型航母上花费太大的力气与资源。</p>

按照他的想法,至少在c3级完成之前,中国海军应该保持小步快跑的发展方式。</p>

通过建造多种航母,熟悉航母的建造方式,增强建造工艺,才能打下坚实基础,在技术成熟之后大规模建造。</p>

这是海军发展的必要步骤。</p>

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尽可能的利用新技术,更上技术的步伐。</p>

在昆仑山级航母上,这种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体现得非常明确。</p>

比如在昆仑山号与天山号上,采用了最新研制的防空与末段拦截系统,综合防空能力比长江级提高了三倍,末段反导拦截能力更是提高了十倍以上,是当时世界上综合防御能力最强的航母之一。此外还采用了最新研制的电磁弹射器,能在一分钟内弹射五架战斗机。在秦岭号与太行山号上,通过调整飞行甲板布局,比如把位于右舷的两座升降机的位置向后挪动,使航空出动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另外还首次配备了最新研制的被动探测雷达。</p>

如果大批量建造的话,很多新技术就无法应用到航母上。</p>

从综合作战能力上看,昆仑山级超过了前六艘福特级,跟后六艘福特级旗鼓相当。</p>

在搭载九十六架舰载机的情况下,昆仑山号能在一个波次中出动四十八架,并且在舰队上空保留十二架战斗机。如果降低防空战斗机数量,并且采用潮汐作业法,能在一个波次中出动六十架战斗机。如果不考虑出动效率,昆仑山级最多能够搭载一百二十架j22战斗机,或者是八十架j22与二十四架j15b以及其他重型舰载战斗机,而且确保在一个波次中最多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p>

通常情况下,昆仑山级的一个舰载航空兵联队拥有九十六架战机。按照海军最初的配制标准,包括四十八架j22或者是j22b多用途战斗机二十四架j15b重型战斗机六架zy1或者zy1d型舰载预警机其中一架是备用飞机四架y1c型舰载运输机八架qy1d型舰载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与六架z22多用途直升机主要执行反潜巡逻任务,也可以执行运输任务。</p>

当然,这不是最终配备。</p>

比如在j32,也就是j30的舰载型问世之后,将全部取代j15b,成为舰载航空兵里最重要的重型战斗机。zy1与zy1d也会在二零三五年之前,被采用了共型雷达的zy2舰载预警机取代,而y1c与qy1d都会被不久之前完成试飞工作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取代,至于舰载直升机,则很有可能全部淘汰。</p>

按照海军航空兵的规划,到二零三五年之前,昆仑山级的舰载机数量将减少到九十架以内。只有在战时,舰载航空兵联队才会得到增强。如果j32不能按期服役,海军很有可能用j22m全部替代j22与j15b,把舰载战斗机数量提高到九十架以上,从而全面提升作战能力。</p>

随着昆仑山号与天山号服役,这两艘航母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中流砥柱。</p>

问题是,在牧浩洋眼中,航母并非舰队的核心力量,至少在执行进攻性任务的时候,航母的作战效能已经受到挑战。</p>

改变,正是那次没有对外公布的模拟演习。</p>

在演习中,牧浩洋利用新技术打造的舰队,彻底击败了腾耀辉指挥的航母战斗群,不管在海战还是在对地打击中,都取得了绝对胜利。也正是这次演习,拉开了海军装备技术的帷幕。</p>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在未来海战中,航母仍然无法替代,但是航母的战术用途,必然发生性的变化。说得直接一点,舰载航空兵不可否缺,却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在所有战斗中发挥决定性作用。</p>

归根结底,还是技术引发的战术。</p>

在未来海战中,航母将回归本色,即主要承担舰队防空与远程打击任务,舰载航空兵将是主要远程打击手段,但是在海战战术变革的大背景下,其他辅助性战舰的地位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各种新式战舰。只有合理利用舰队里的各种作战力量,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p>

事实上,这也是这几年来,中国海军发展的重点方向。</p>

正是因为把重点放在了辅助战舰上,所以在外界看来,中国海军有点不思进取,甚至在走回头路。</p>

至于其中的原因,只有牧浩洋腾耀辉等少数几位海军高级将领清楚。</p>

更多到,地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