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宣战(2 / 2)

燃烧的海洋 闪烁 0 字 2021-07-14

当时,较为积极的只有英国,而且也不是无条件支持美国,即美国必须在英阿福克兰群岛问题上表明立场。</p>

针对盟国的要求,卢卡斯都做出了明确回答。</p>

只是,在具体军事措施上,卢卡斯建议首先成立盟军司令部,统一调动与部署盟国的军事力量。</p>

可惜的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大部分盟国的拒绝。</p>

澳大利亚与以色列都要求美国首先采取行动,即提供直接军事支援,才会考虑加入盟军司令部,而巴西更直接表示不会加入盟军司令部,也不会参与军事行动,只保证正常的贸易往来不受影响。</p>

当时,巴西的理由很直接:美国首先发动了战争,而不是中国打的第一枪。</p>

虽然在这个时候,新加坡总理没有表明立场,但是也表达了担忧,或者说是对美国在不知会的情况下发动战争表示了反感。</p>

从立场上看,新加坡恐怕是最靠不住的。</p>

原因很简单,在大战时期,中国肯定不会在乎与美国的关系,也就会首先对新加坡发起攻击,而美国在短期内不可能为新加坡提供军事援助,也就不可能确保新加坡的安全。即便美国提供了军事援助,以新加坡的基本情况,也不可能顶住中队的地面进攻,而且倒霉的肯定是新加坡。</p>

看得出来,盟国的立场对美国非常不利。</p>

换个角度看,就能发现盟国的立场大多与当前局势有关,即美国已经取得的军事胜利并不具备决定性,战局肯定会有反复,而任何国家都得考虑一个问题,即美国能否像保证的那样战胜中国。</p>

所幸的是,卢卡斯也早就有所准备。</p>

在盟国首脑提出质疑的时候,卢卡斯提到了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即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最终只有一方能够取得胜利。中国取胜的话,不管是澳大利亚还是以色列,都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反而会因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在战后沦落为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只有协助美国打赢这场战争,其利益与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才能得到保证,因此任何质疑美国的行为都起不到帮助作用,只会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没有来自盟国的支援,美国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p>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p>

对美国的盟国来说,与美国同盟的基础就是共同利益,因此在美国已经与中国交战的情况下,只能无条件的支持美国。</p>

最终,几个盟国首脑表示,美国向中国正式宣战之后,将在二十四小时内采取行动。</p>

这下,问题变得简单了。</p>

卢卡斯要做的,只是向中国正式宣战。</p>

只是,在进行电视讲话之前,卢卡斯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与俄罗斯总统进行单独通话。</p>

如果说,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这些盟国的主要价值是增强美国的战争实力,那么俄罗斯的价值就体现在军事层面上,即帮助美国牵制庞大的中国陆军,让中国不得不在战争初期把重点放在大陆方向上。</p>

问题是,说服俄罗斯总统的难度更大。</p>

与其他盟国不同,在美俄同盟协议中,俄罗斯不承担义务,特别是在美国主动挑起战争的时候,俄罗斯没有义务向美国的敌对国宣战,只有在美国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俄罗斯才有义务参战。</p>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局势非常不明朗。</p>

虽然中国海军遭受重创,但是在欧亚大陆上,海军根本派不上用场,中国陆军依然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而且中国空军没有遭受损失。即便美国能在太平洋上取胜,也不见得能在大陆上帮助俄罗斯。</p>

在这个时候向中国宣战,俄罗斯等于自寻死路。</p>

除此之外,美俄同盟关系并没公布,因此俄罗斯在政治与外交上还有回旋余地,没有必要立即与中国摊牌。说得直接一点,就算美国战败了,中国也不会立即拿俄罗斯开刀,因此在战后的世界新秩序里,俄罗斯仍然能够保住其二流强国的地位,处境不会比美国战胜中国差多少。</p>

正是如此,俄罗斯总统的立场非常明确,俄罗斯不会参战,但是也不会支持中国,将保持中立地位。只是俄罗斯总统同时表示,俄罗斯会维护与美国的良好关系,确保俄美贸易不受影响。如果美国肯给予适当的帮助,俄罗斯还会在中立政策上偏袒美国,比如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p>

这个答复,早在卢卡斯的预料之中。</p>

虽然对于俄罗斯的立场,卢卡斯非常不满,但是他仍然得让俄罗斯总统相信,美国才是俄罗斯的盟友。结果就是,在俄罗斯总统拒绝参战之后,卢卡斯依然做出了承诺,即在俄罗斯遭到攻击之后,美国会兑现同盟协议,为俄罗斯提供直接军事援助,并且在太平洋方向上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p>

谈好这些,卢卡斯才在白宫发表了电视讲话。</p>

美国东部时间二十二日凌晨一点,即中国北京时间二十二日十四点,美国总统卢卡斯正式向中国宣战。</p>

第十四章宣战</p>

第十四章宣战,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