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知苍劲,雨过知春秋!”
写完这两句,林微放下笔,想了想,还是将写了字的这一张纸拿起来,轻轻一揉,丢在一旁。
他的本意,是想要留字,让晋王吴子胤看到,来激励对方。
只有大风之后,才知树之苍劲,只有暴雨之后,才知春来秋去,这就是林微想要告诉晋王的。但是细想一下,林微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自己贸然去内书房已经是不对,还留了字,这不是自己找麻烦么,所以是将写了字的纸张揉掉丢在一旁。反正那里已经有数十个纸团子,不会引人注目。
吴子胤还没有回来,林微实在是等的无聊,所以是走出书房,到了院子里。
晋王府不算很大,但也是内院外院错落有致,也有花园凉亭,虽然晋王在几个皇子当中最低调,但他毕竟是皇子,该有的都有。
半路遇到那个老管事,对方很是不好意思,毕竟请客人来,主人却不在,怎么说都是失了礼数。老管事告诉林微,晋王殿下从大早进宫之后就没有回来,估摸肯定是有什么要事,就是请林微多担待。
“林先生可去竹园休息,等下人们弄好饭菜,我再去叫林先生。”老管事还是那么客气,林微反倒是很想去去竹园看看。
竹园是晋王府的一景,上一世林微就来过,虽然那时候晋王落魄,但竹园依旧打理的相当好。
而这一世的竹园,和林微记忆中的没什么差别。
唯一的差别是这里有人。
在竹园的一处凉亭里,传来人声,虽然距离很远,但林微有灵耳神通,所以是听的清清楚楚。
有人交谈,或者说,是在争论。
争论的主题是“治国之道”,能讨论到这个话题的,显然不是谋士就是大臣,至少是忧国忧民那类的。巧合的是,上一世,林微便是这一类人,不然也不可能做到刑部尚书这二品官位。
这个话题,林微感兴趣,所以止步,倾听。
凉亭中至少有两个人,此刻这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辩的不可开交。一个说治国之道,在于律法严明,只有律法严明,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律法之前,人人平等,才能赏罚有度,民安乐,国方盛。
而另一个却道律法只是工具,可用,可不用,全在强者一张嘴,第一个就问,若无律法,何以治世?
就听人道:“宸兄,你说的是没错,可实际情况是,同样的罪,平民犯案,杀,权贵犯案,罚,修士犯案,要看修为和宗门,倘若惹不起,谁敢处罚他们?我且问你,倘若是皇子犯案,如何惩处?君王犯案,又如何惩处?甚至是镇国仙人犯了律法的死罪,莫非,你还能治镇国仙人之罪?”
这一顿反问显然是极有杀伤力,至少对面那个叫做章宸是哑口无言,显然是想说什么,但又觉得说出来也是苍白无力。
君王犯案,如何惩处?镇国仙人犯案,又如何惩处?
要知道,镇国仙人,那是仙朝派驻人界十二国的定海神针,还有监国之责,权利地位,都在人国君王之上。
这样的人犯案,除了仙朝,无人能治。
“所以说,就算是律法,也分三六九等,天下大同,天下又大不同,所以以法治世,听着不错,但不现实。”这个声音说完,另外一个声音只是叹了口气,道:“我岂会不知这道理,可你瞧瞧,当今天下,道门之势太强,只要是仙道修士,哪个不是耻高气扬,将凡人视作蝼蚁,而且国之律法又不能约束他们,长此以往,受苦难的还是凡人百姓。”
“宸兄,这话在这里说说就罢了,切不可在外头说,不然别看你官居三品,若是有人借题发挥,你可是要吃大亏。”
“我不怕,大不了舍身取义,也不能眼看是非颠倒黑白不分。”
“宸兄,莫生气,你说的有道理,但别忘了,仙朝统御之下三界十二国,皆有律法可依,人国有律法,阴府有律法,仙朝也有律法,就是那些宗门修士,也有门规约束,又怎么能说黑白不分呢?”这次说话的是另外一个人,可能之前一直在旁听,这时候也加入了辩论。
就听到“啪”一声拍桌子的声音:“你若是这么说,我更生气,律法是有,但谁来行惩戒之职?遇到难啃的骨头,还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是那些仙道大宗,只有门规,却无视法纪,这便是区别对待,那些修士,杀人灭门,只是被叫回去骂几句,罚闭关几年便了事,就是仙朝律法,有的时候也难以执行,这便是天道不公。”
林微听到这里,已经是感同身受,很简单,他上一世是刑部尚书,执掌吴国刑律,但遇到修士犯法,往往都是不了了之。上一世,林微便是按律斩了一个仙门修士,这才惹来麻烦,引仙官出面,结果那时候林微靠着正气冲撞对方,结果就被定了死罪。
说起来,虽然这一世林微也是堂堂修士,地位超然,但他心中依旧还有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