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中国人的机械制造厂(2 / 2)

而且冯如也不是很专业的飞机设计师,夏钧对冯如在飞机上能否做出建树并无太大信心,他看重的还是冯如的机械才能。</p>

另外,冯如貌似还能造设计军舰真是人才啊不绑他才怪。</p>

很快到了内燃机制造厂,冯如和福克进入内燃机制造厂后便看得眼花缭1uan,这个内燃机制造厂绝对是地球上最先进的。接着夏钧带着他们二人参观了大半个月前制造出的那台45o马力的柴油机。</p>

福克看完内燃机制造厂,对于华东自治政的实力再也没有了任何质疑,这里的确是一个可以为他提供最好舞台的地方。</p>

冯如看完内燃机制造厂,也改变了内心的想法。</p>

正如夏钧所说,造飞机是大材小用,造机器才是正途。就造飞机上,华东自治政显然没什么难关,因为不仅能自己制造内燃机,而且还请了福克前来担任设计师。</p>

福克已经制造出了当前世界上最快,最坚固的单翼飞机,而冯如造出的飞机虽然试飞成功了,但显然比不上福克造出的飞机。</p>

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华东自治政的环境,才真正适合他的展,因此冯如很快决定留在华东自治三省制造机械。</p>

更何况,留在这里,他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元的高薪。</p>

两天后,华东航空制造公司和华东机械制造厂在杭州成立,各大报纸的记者纷纷派遣记者进行报道,甚至连外国记者也来了一群。</p>

因为成立当天,夏钧亲自到现场剪彩,不仅是自治三省内部民众对这个年轻得吓人的委员长感兴趣,连世界各国也都对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委员长充满好奇。</p>

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是如何当上一个统治了三个省份的政的脑</p>

华东航空制造公司由福克担任总设计师,冯如则负责华东航天制造公司的生产环节,出任总工程师,同时冯如还负责华东机械制造厂的机械制造总工程师。</p>

夏钧剪彩时,各报纸拿着相机拍个不停。剪彩完毕,那些记者就围了上来,其中一个记者问道:夏委员长,我是新闻报的记者,请问华东机械制造公司开设后,将主要制造什么机械</p>

新闻报,是一个工商业报纸,读者群多为工商业人士,特别注重商业上的报道。</p>

夏钧微笑着回答道:外国人能造的机器,我们都要造。</p>

那华东机械制造厂将采取什么样的力度来展机械制造业例如规模将达到多大那名记者追问道。</p>

这是我们斥资一亿五千万元建设的机械制造厂,规模可想而知。夏钧满嘴跑火车的回答道。</p>

夏钧回答完之后,在场被惊呆了,这竟然是一家投资了一亿五千万元才建成的工厂。</p>

一亿五千万元,夏钧还真拿不出来。</p>

不过机械制造厂的设备,花了夏钧一亿点积分购买,全都是最先进的设备,以至于夏钧手上只剩下两千万积分了。</p>

跑跑火车可以提高身价嘛到时候把机械制造厂拿去抵押贷款,也能拿到更多的贷款。目前中国局势表面上已经稳定了下来,那么接下来就是大规模向外借款的时候了。</p>

夏钧这一句话就把在场的人们震惊得不行,只见他接着说道:今后我们华东自治政可以自己生产许多机械,质量绝对不低于洋人所造。</p>

这家机械制造厂能造什么机械还不确定,不过机床是一应俱全,全是2o年代的机床,然而仅仅是这些机床就花掉了夏钧一亿点积分。</p>

这还不是自己造机床,而是买机床,就如此昂贵。自己造机床的话,就是1912年这个水平的机床,也要1o亿点积分起步。</p>

有了这些先进的机床,只要有优秀的机械制造师和机器图纸技工,要造出来没有任何问题。</p>

因此,今后夏钧在订购设备上,可以把图纸jiao给机械制造厂,在国内就可以进行生产,不必要跑到国外去请外国佬生产。</p>

不过技工还是个问题,夏钧必须自己培训技工。</p>

技工是当前中国十分缺乏的,教育部已经按照夏钧的授意,在各地开设技校,培养各种技术工种。</p>

进技校进修的一律免费,个别鼓励的工种还有补贴。</p>

技工问题有冯如去主持,他是专业人士,冯如的到来可谓是解决了夏钧一直以来对不能自己制造机械的一个隐忧。</p>

冯如被这马上就到的机械制造所需的各种机床所震撼了,这些崭新的设备,全都是十分先进的那种,甚至比洋人用的还要先进。</p>

华东机械制造厂,这是属于他的舞台,这种感觉让冯如感觉有些梦幻。一夜之间,条件地位富足的生活都具备了,接着就是在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下,向他的理想拼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