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身返杭州(2 / 2)

以前夏钧有什么动作基本会和李诗婧商量,李诗婧对于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也是不错的。</p>

对于山东战场的善后工作也在李诗婧的主持下快速展开。</p>

毕竟华东军和日军在山东打起来,毁坏的庄稼可不少,这也都得华东自治政龘府出面对遭受损失的农民进行补偿。</p>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知道了,华东空军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轰炸机,除了正在出售的重锤还有重锤口重锤田两种型号的轰炸机。</p>

而在欧洲战场,德军投入的轰炸机恰恰就是华东空军使用的重锤口,这让英法等国大感不爽。</p>

英国特派大使朱尔典要求与夏钧会面,商谈轰炸机订单的事情。</p>

李诗婧只好打了个电话到山东去,电话一通,李诗婧就说道:大君,我想你了。</p>

呵呵夏钧听到李诗婧的话后爽朗的笑了一声,说道:夫人稍等几天,我这就回来。你不要在前线指挥了吗李诗婧有些惊喜的问道。战事基本没有悬念了,前线也不需要我坐镇了。夏钧笑着回答道,显然心情很好,夏钧的心情自然很好了。</p>

日军第三舰队的覆灭,又给他贡献了十万多吨排水量的积分,这次日本海军真是元气大伤了。</p>

那些老式军舰还没什么,问题是刚下水没多久的扶桑号和比颤号被击沉了,这对日本海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p>

这两艘军舰的造价都在三千万以,加起来绝对不下七千万元。</p>

问题是,这两艘军舰还是在近海沉没的,也就意味着华东自治政龘府可以对这两艘军舰进行打捞。</p>

白白赚了两艘先进的军舰,自然让夏钧心情大好。</p>

不过打捞暂时还不能进行,毕竟浮船坞要从海拖拽到莱州湾,途中及有可能被日军击沉。</p>

所以打捞工作得等到战后进行。</p>

小日本基本已经翻不出他的手心了,对此夏钧并无顾虑。因此夏钧还是打算回杭州去主持大局,毕竟这次世界大战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的发展。</p>

毕竟经济发展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不仅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人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p>

至于前线的作战,夏钧回到杭州后保障前线的后勤补给就差不多了,若是战事吃紧,可以组织新军团投入战场。</p>

前线的指挥权则交给了陈轩宇,陈轩宇是个明白人,他从来不抢委员长的风头,更不怎么贪功。</p>

这也正是陈轩宇能稳坐陆军第二把交椅的原因。</p>

夏钧此时也不怎么兴内部争斗,华东军内部现在是很团结的,各级军官间的思想也都比较活络。</p>

在华东军内部,政治迫害是不存在的,凡事都讲军法,一切由军事法庭决定,军事法庭也不会乱来。</p>

被迫造反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加基层军官士兵都对夏钧忠心不二,谁想要造反都缺乏群众基础。</p>

那些军官正坐在一辆走向辉煌的战车,夏钧就是掌控方向盘的人,没有谁傻到去反对夏钧。</p>

至于那种割据,华东军下军官甚至都看不,他们虽然没办法割据一方,但和北洋军阀相比,那些北洋军阀相比他们的前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p>

因为他们赚取的荣耀在他们的心中,这是永恒的。</p>

相比之下,那些北洋军阀,只会留下骂名。</p>

再说生活质量,北洋军阀也没办法和华东军官相比,华东军官的军饷很足,生活基本无忧。</p>

可能他们没有北洋军阀那么富裕,但他们却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因为华东自治政龘府治下有那个物质基础,而北洋军阀没有,更没有华东地区的社会风气。</p>

所有华东军官,他们的梦想都是建立万世功勋,已经完全脱离了福荫子孙之类的理想层次。</p>

福荫子孙不是他们需要想的,生活也不是他们需要想的。</p>

他们跟随委员长建立的梦想国度,子孙的前途无需他们担忧,问题只在手子孙够不够努力。</p>

同时委员长会为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他们只要一个劲往前冲就行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华东军的内斗基本没有。内部的事情大多都说的开,呀摆的很透明,基本都能互相体谅。夏钧在不在前线坐镇已不是任何问题,让谁指挥也不是什么问题。</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