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守制(上)(2 / 2)

她笑盈盈地曲膝给十一娘行了礼,恭敬地道:我们家奶奶特意让我来问夫人一声。去逝大太太的周年祭怎么办好又解释道,我们家老爷不在家,鑫哥儿又小,紫苑姐姐前几天许了人家,身边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只有来请夫人拿主意了。</p>

十一娘很惊讶。</p>

你们家老爷去哪里了怎么不在家</p>

去了宣同。灼桃笑道,说是要去看望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要立冬之后才能回来。</p>

十一娘愕然。一面在心里细细地琢磨着灼桃的话,一面问她:紫苑许了什么人</p>

常给我们家送干货的彭家小儿子,灼桃笑道,过去就是正经的奶奶。彭家在城里还有座二进的院子。是户极好的人家。</p>

这样好的人家又怎么会娶了一个小户人家的婢女。</p>

十一娘心里隐隐觉得不妥,又不想多问,怕问出什么让人伤心的事来,干脆把这个念头压在了心底。又问她:那家里岂不只有你和穗儿了</p>

灼桃点头:鑫哥儿这两天又有些犯咳嗽。要不然我们奶奶早就亲自来了,哪里还论到我在夫人面前大放厥词。</p>

听说鑫哥病了,十一娘仔细地问了半天,知道只是天干气爽,吩咐绿云把前几天宫里送来的川贝琵琶膏拿一瓶给灼桃带过去,然后把自己的打算说了:要是五姐愿意,到时候我们两姐妹一起去就是了。</p>

灼桃笑着应了,带着川贝琵琶膏回了四象胡同。</p>

第二天又来。</p>

我们奶奶说到时候一定到。然后道,奶奶还说,多谢夫人的药。鑫哥儿喝了好了不少,比外头的大夫用的药好很多。问还有没有要是有,能不能再给两瓶。灼桃说着,脸都红了。</p>

但十一娘能理解五娘的心情。</p>

孩子病了,母亲是最焦急的。</p>

她让绿云去把剩下的一瓶拿给灼桃:原是宫里赐的,我也只得了两瓶,让她先拿去用。如果还要,我再想想办法</p>

灼桃千恩万谢地走了。</p>

十一娘派人去慈源寺和济宁商量办道场的事。</p>

晚上徐令宜回来问她:慈源寺那边怎么说</p>

太后死后,徐令宜常被皇上招到宫里去说话,一去就是一下午,有时候回来已是掌灯时分。问他都说了些什么,又都是些家常的话。</p>

都安排妥当了。她一面服侍徐令宜梳洗,一面道,我明天一早就去。</p>

徐令宜点了点头,见十一娘梳洗后直接歇下了,笑道:怎么不喝那琵琶膏了</p>

才刚入秋,十一娘的琵琶膏梨子水等清热消火的东西全都用上了,说好听点是未雨绸缪,说不好听却是胆小怕事。他想到徐嗣诫一面泪盈于睫喝着梨子水,一面可怜巴巴地望着十一娘的样子就又想笑。</p>

十一娘一看就知道徐令宜在想什么。</p>

她有些恼羞成怒。</p>

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水平都差,不小心点怎么能行。</p>

鑫哥儿不好,我让人把琵琶膏带给了五娘。十一娘斜睇了徐令宜一眼,所以今天让琥珀用川贝炖了梨子水喝。她说着起身,把自己没有喝完的那半盅递给了徐令宜,还留了半盅给侯爷。然后笑盈盈地叹了口气,要不是侯爷提醒,我倒把这事忘了。</p>

也不怪人家说徐嗣诫是徐令宜的儿子。</p>

两人不仅长得像,就连这不喜欢喝梨子水的习惯也同出一辙。</p>

只因徐令宜是大人,十一娘倒也从来没有勉强过他。</p>

所以当徐令宜看到茶盅里微褐色的汤汁时,神色微愣,又见十一娘眼底一闪而过的狡黠笑意,他心头一热,玩心亦起,不动声色地接过茶盅,很干脆地一饮而尽。</p>

梨子水冷冰冰的,哪里是给自己留的,分明就是她自己没有喝完的。</p>

今天的梨子水是谁炖的。他强忍着笑意淡淡地道,味道还不错。让她明天早上再给我炖一盅。说完把茶盅递给十一娘。</p>

以徐令宜严谨的性格,她知道他不会拒绝,可却没有料到徐令宜会夸这梨子水好喝。</p>

她不由低头望了望空空如也的茶盅她的这些小吃食一向由竺香负责,她刚才喝的时候都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难道自己没有注意或者是今天临时换了炖梨子水的人还是在里面添加了什么</p>

不管怎样,徐令宜既然让明天给他再做,明天就让人好好地给他炖一大盅好了。</p>

打定主意,十一娘放了茶盅,倒了清水给徐令宜漱口。而徐令宜一想到刚才十一娘愣愣低头看茶盅的举动就很想笑觉得她有些孩子气,忍不住抱在怀里怜爱一番。</p>

牛文无广告奉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