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锋矢阵VS方圆阵(2 / 2)

在白根山野战中击败上杉谦信,除了自己有一点现代人见识的聪明上,其中很大部也是运气使然,上杉谦信不明自己底细,所以才吃了轻敌的亏。</p>

因为是冷兵器作战的缘故,受到部队作战士气的制约,很少用近代适用于躲避重火力的散兵线打法,两军对阵之间都是各自已兵力密集的方式,布下阵形,来进行交锋。</p>

所以若要李晓指挥数百人以上军阵,以进军布阵的方式作战,他未必有岛胜猛做得好,可能还不如对方。</p>

总之将来岛胜猛也是李晓军中独领一军作战的大将,李晓也准备将他好好培养,若此时不将重任放权给他,难道还要等日后临阵磨枪。</p>

岛胜猛见李晓将指挥权交给他,顿时心底既感到李晓对他的信任,同时也肩负起一份责任和压力。</p>

现在李晓可以抽出总大将当局者的身份,反而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役。</p>

李晓从山上仔细看,去河上和仁家联军,已经开始列阵。</p>

对方排列成左右两军,排成密集阵形,依次排列,以一个圆形的防御阵线,向武田军方向布阵。</p>

李晓听岛胜猛解释,河上和仁联军布下的,正是有利于防守的方圆阵。</p>

方圆阵近乎于传说中的铁桶阵,是以总大将居中调度指挥,然后由弓足轻队,枪足轻队依次一列列外向里排列成圆形的阵势。</p>

方圆阵的优点在于,以圆形布阵,可以使得前后左右受攻击面积变得最小,而兵力密集集中排列,使得前后左右都得到有力的支持,即使某一部分受到敌军猛攻,军势也不容易崩溃。</p>

总之这是一种未攻敌,先立己于不败之地的战法。</p>

但方圆阵的缺点也很明显,只易于防守,由守转攻难,机动性差,不利于追击。</p>

不过河上富信布下这阵势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要以密集不破的防御,拖延时间,等待姊小路军重新军势后的增援。</p>

显然河上富信这临机决断也是十分正确,并因地制宜采用了最适合于自己的军阵。</p>

而反观武田家一边,在岛胜猛指挥下,武田军则布下了,号称攻击最强的锋矢阵阵形。</p>

锋矢阵就是俗称的箭头阵形,就是精兵锐卒布置于阵势的箭头最前沿,然后箭头两翼呈斜行平展而开,箭头的尖端几乎分布正一个正三角形的形状。</p>

一般而论锋矢阵用于突破线式防御,主要是将强兵攻击敌军防线一点,打开后后续兵力推进。</p>

但对于方圆阵这样的密集防御,并非有十分的效果,若对方阵势防御过强,很容易出现前方箭头阵形折断或者变形的结果。一般而论,以兵力优势的条件下,用梯次进攻的鱼鳞阵慢慢消磨,才是更老成持重的战法。</p>

不过李晓一眼就看出了岛胜猛这么做的目的。</p>

岛胜猛意图很简单,就是要将强兵精锐都布置在锋矢阵箭头的位置,以通过猛攻河上和仁联军方圆阵,两军薄弱的中央结合部位置。</p>

达到从中间撕裂两军的目的后,再由后续人马涌上打开扩大战果。</p>

这一战法相应的十分有针对性,是因为顾及到姊小路家正在集结援兵的意图,所以采取的速战速决的战法。</p>

尽管会冒一点险,但一旦成功,河上和仁联军可以短时间内武田军击破。</p>

所以这么想来,岛胜猛的战法也是十分正确的。</p>

武田军布阵完毕后,岛胜猛策马向前将太刀向前一挥,武田军五百军势,踏出整齐的步伐,作为攻击方,开始向河上和仁联军方向进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