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和解?(2 / 2)

“不过大将军,他的要求是不想跟张让翻脸,等有机会他会同意回辽东,并且今后不会跟大将军为敌。”

“哼,先惯着他,等到他失去了张让的保护,那还不是由我们拿捏,就算到了辽东,对于张让失去了作用,到时候我们对付他也就简单了。”

何进本来就看不起叶晨,如今又不识抬举,当然对他的感观更差了。

袁绍看何进答应下来,心中舒了口气,毕竟他将事情给办成了,这样他在何进集团和士族集团之间都立了功劳,两边讨好。

何进很快就将叶晨抛在脑后,争权、宫斗才是他的主题,叶晨也只是他们争斗的一小部分,事情过去了,很快也就将他遗忘。

袁绍走后,叶晨变得很低调,何进的人也没有再来找他的麻烦。

“主公,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县的群贼反叛,拥立羌族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冷征。”

情报机构传来紧急消息,不过这个消息来的已经有些晚了,因为叶晨他们在西北还没有情报机构,他们收到消息,同时朝廷也收到了消息。

“董卓是要趁势而起了。”叶晨看着情报说道。

历史上董卓就是因为此战实力大增,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叛乱,集结十余万入寇三辅,那是大汉园陵所在,不可能失去。

于是就倚重董卓进行剿灭叛党,董卓的官职一再升迁,不断扩充实力,到了后来成为大汉最大的实力派,后来朝廷害怕了,要调他到朝中当高官,实际上是要夺了他的兵权,但是董卓已经做大,拒不奉诏,朝廷也拿他没办法。

先不说远的,西北叛乱,朝廷开始惊慌起来,本来不厚的家底,如今更是准备收刮一切,准备应战。

西北的叛乱给朝廷很大的振动,朝廷下诏,董卓重迁中郎将,拜破虏将军,要他迅速剿灭北宫伯玉和李文侯。

董卓实力是强大,特别是近段时间内开始膨胀,膨胀的原因很简单,叶家不断的将食盐、杜康酒等东西运过去,而董卓则大发其财。

董卓在西凉做的很血腥,许多大盐商果然抱团要阻挠董卓,于是董卓暴露凶残本性,对他们举起了屠刀,在西凉杀的血流成河,十几家盐商的利益团体被屠尽,而董卓也占领了整个西凉的市场。

董卓的凶残人人都害怕,刺史郭闳也惧怕他,硬生生被他躲去了杜康酒的销售权而不敢吭声。

董卓尝到了甜头,甚至想将势力往南和东进行扩张,要叶家加大供应食盐,但是叶晨不想短期就激化矛盾,如果任由董卓胡来,那么将会有几个州卷进去,到时候历史将会大变,一切变得不可知,而且董卓如果实力太过庞大,将来也不好办。

于是叶晨推脱产量上不去,运力也有限,要他慢慢来,但是叶晨建议,加大杜康酒的进货,杜康酒可以打进北边草原,而且暗示卫家在河东停止销售杜康酒。

董卓是个聪明人,或者是闻到了利益的味道,立即用走私的形式渗透河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