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鞑子来了(2 / 2)

明贼 五味酒 0 字 2021-08-22

皇帝以及一众重臣们此刻就在文华殿上等着洪承畴上殿汇报第一手的战况,那小宦官直接由东安门将洪承畴引入皇城,在东华门外驻足,有专门的礼官上前为洪承畴安排更换礼服,却被他一口回绝。

“战事紧急,一切从权,不如这就进宫去吧!”

负责礼仪的宦官觉得此话有理也不再坚持,便将其引入东华门直往文华殿而去。当铁甲霍霍,满身征尘的洪承畴踏入大殿之中,所有人顿觉一丝战场肃杀之气灌了进来。

这幅形象比之朱由检所想象要令人欣慰了不知多少倍,就差由坐下龙椅起身亲自下了丹墀去迎接他,此人虽是读书人出身,却难能的勇武过人善于用兵,允文允武比之李信似乎还胜了一筹。

洪承畴尽管身着铁甲也不搞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的调调,毕恭毕敬的费力跪倒在地行完大礼,这才起身来一五一十汇报着他是如何由宣府出发,一直到镇虏卫对峙,然后是一路急追东虏骑兵,又是如何马不停蹄昼夜兼程的赶赴京师来护驾!

一个有勇有谋的儒将形象顿时便在殿中诸位重臣乃至皇帝心中栩栩如生,至于那东虏骑兵去了何处倒没人关注了,反正有宣府和关宁军最精锐的骑兵在此,又有善用兵的洪承畴统御,还怕个甚来?

君前奏对进行的十分成功,皇帝对这位星夜兼程赴京护驾的地方总督十分满意,重臣们也破天荒的没有跳出来添堵,一切都异乎寻常的和谐气氛中进行,最后圆满结束收场。

朱由检心情大好之下,下旨洪承畴所部于京师就近补充物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需要什么物资尽管提出来,一切要求全部满足。这个许诺若是以往定然会遭致户部的反对,而这一次户部尚书李侍问竟然也破天荒的默认了。

洪承畴当然不可能放过这等难得的机会,先是提出所部战马由于长途行军已经出现了掉膘的情况,马力减弱,要求京师更换战马,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添置胸甲弓矢等要求,狮子大开口可把李侍问给心疼坏了,大骂洪承畴贪心不足,若不是事先得着有人事先关照,他才不会答应皇帝这等即兴而出的任性要求。

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李侍问就算再心有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都认下,一一满足洪承畴的要求。就在当天,皇帝再一次下旨,令洪承畴暂时于京师布防,后续赶来的所部步军亦于此扎营。

这正是洪承畴求之不得的,不过他还是向皇帝以上疏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三卫以及周边卫所形势危如累卵,各卫岌岌可危,若不及时回去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洪承畴就得到了答复,不过并不是圣旨,而是由内阁发过来的一张条子,上面只有寥寥数语,“三卫与京师孰轻孰重?”

洪承畴看罢,不再提出异议,安心于京师布防。

数百里外浑源州,铁轨路的工地并没有因为宣大以及紫荆关的大战而停工,总兵府曾提出来要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于镇虏卫到太原城之间实现彻底联通,因此工期很紧,即便此前几日鞑子大军就在附近过境,负责工地的头头脑脑们仍旧在坚持。

恰在此时,大将军的心腹郭丙焕郭师爷,来到了浑源州工地视察,相关的负责总办在请示了他之后,也得到了继续施工的建议。

郭师爷虽然给出了继续施工的提议,实际心中却担忧不已,整个工地物资云集人口众多,更是囤积了供应数万工人吃食的粮草,鞑子们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不过,一日后又传来了鞑子已经袭破紫荆关的消息,而宣大总督洪承畴业已率部尾追而去,上万骑兵如铁流一般轰鸣过境,也是亲眼所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所有人信心,郭师爷虽然忧虑三卫军主力不在山西生怕为人所乘出了乱子,但再见到宣府兵,兵强马壮,本来一颗悬着的心也就安然落地。

郭师爷笑言自己多虑,这种安然却没能持续多久,就在第三天落日之后,所有人吃过晚饭正准备休息,乱子便毫无征兆的出现了。先是最南部的一处工人聚集营地着起了熊熊大火,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呼喊声。

郭师爷悚然而惊,带着人准备去查探情况,却被从南边逃过来的工人拦住了。

“别往那边去,快逃吧!鞑子来了!见人就砍,见人就杀,谁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