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时代不同(2 / 2)

不过大家其实都不怎么担心政治站位问题,因为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中央人治集权时代,站错队只不过是财富和地位上的暂时丧失,并不会导致血淋淋的清洗运动发生。</p>

军队是严格中立的,并且除非叛乱和暴动,否则不允许对内使用。只要战争状态一结束,华联的内阁政府就立即会被最高议会解除兵权,这是写在宪法大纲里的铁律,哪怕是声望极高的陈炯明也难以违抗。</p>

“政府当然不乐意,这个项目是在武汉重工的厂房里完成的,作为其中之一的出资方,武汉市政府对于兴华社想吃独食的做法相当不满。哪怕是这个专利的持有人是兴华社的员工也是一样。”</p>

其实说到实际,五轴联动机床的设计完成,主要还是依靠了陈展堂和胡镇超二人,其余几位有政府背景的厂方技师仅仅是来帮了个忙,甚至连助手都算不上。</p>

这样牵强附会的想要强行分一杯羹,也就是政府才能做得出来的事,也是传统的政治心态。理由什么的根本无所谓,关键是这个东西确实是好东西,政府当然也想插手分上一块蛋糕,最好还是大份的。</p>

“这就扯远了,还是说回我原来的那个话题。”见话题有些偏离轨道,钟泱连忙纠正了过来,“像陈展堂这样有学识有才干有眼光的人,不在少数,并且这个时代的经济比起以前要好上许多,教育不再是贵族专属的权利。人才的诞生不再局限于少数富贵人家,对于产业的经营,职业经理人模式开始慢慢兴起。”</p>

“嗯,我的哥哥也和我提到过这件事,好些产业都开始任用外人来管理了。而原本的家族成员也慢慢转成董事会成员,主要工作是负责运营上的监管,而非直接干涉。”张茵茵细想了一下,发现事实确实就如钟泱所说的。</p>

家族式管理的好处在于肥水不留外人田,并且因为资产几乎都掌握在自家人手里,无论内部再怎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至少产业不会落入外人手中。</p>

不过弊端也很明显,首先是即便是世家大族,也非个个都是良才美玉。关键是绩效模式不对,对于有些家族子弟,在惩处上难免受了亲情伦理的羁绊,对于很多事情,难以断然处置。</p>

一些长辈过来求情,难道家主可以置之不理?</p>

长此以往,家族内部离心,这就成了大祸了。</p>

但如果任用职业经理人,那就完全不同了,一旦出了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无需犹豫。总不会有家族长辈为了个外人出面吧,就算真的出面了,用什么理由呢?</p>

很多人都说任人唯亲不好,这其实不对,因为不考虑的事情本身的发展状态和实际需要,是不能随便做出结论的。</p>

古代的世家大族,其产业的核心是土地以及农业生产,夹带着少量的商业运输和工厂作坊。但无论是哪样,在经济规模和专业要求上,都远远比不上工业时代的各种集团公司。</p>

几百人管理一家规模上亿的公司,在工业时代并不算稀奇事,但在古代,什么样的大家族才能凑得齐这样规模的专业素质人才?…,</p>

<b></b></p>

恐怕也只有皇族吧。</p>

工业化生产大发展的时代,任人唯亲已经不能满足高效率的生产和经营需要,任何一个大型上市集团公司都需要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果还是任人唯亲,堵塞了这些人晋升的道路,那么对公司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p>

所以像是天宇集团和兴华社这一些大的集团最先做出了改变,因为他们本身的资本规模就非常庞大,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尖锐,所以才不得不做出变革,任用外姓人。</p>

君子随世而移,这才叫做聪明,运用现代管理学回到古代去经营产业,那叫做脑残。社会情况完全不同,哪能这么照搬套用?</p>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家族成员就完全失去了作用。在一家大型企业中,任用有才干的亲属去负责监督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p>

这里的才干也包含了那种只会鸡蛋里挑骨头的尖刻小人,按照管理学的理念,没有无用的下属,只有无能的老板。</p>

脑残会把自己的亲属安插在要害部门,掌握实权,他们以为这会巩固他们的权力,加强对公司的掌控力度。</p>

确实也如此,可问题是却要以牺牲公司业绩为代价,并且上行下效,最终导致了一个类似于封建家族模式的管理层。绩效低下,人情纠杂,这要是管理农业生产还勉强可以,用来管理现代企业简直就是笑话。</p>

聪明的老板,只会让亲属担任监督部门,并且架空他们,不让他们掌握实际的管理权。而同时又赋予他们监督下面权力,有这些专门挑刺的人在,难道害怕属下造反不成?</p>

原本时空里,欧美各国都纷纷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并且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大量ceo人才的涌现,使得一些公司的运营顺畅,资产如同滚雪球一般成长壮大起来。</p>

也就只有当时的赤色中国,还是暴发户式的小家子气,各种泡沫剧中的那些所谓豪门公子哥,就是无能的典型了。</p>

当公司的成败寄托于老板的后代身上,这样的企业怎么可能持续的成长?也难怪赤色中国自建国以来,就少有家族式的大型集团寿命可以超过三十年了,就算有,也是那些靠着政治背景实行强权主义经营的公司。</p>

钟泱之所以说时代已经变化,家族式的政治独裁不再适合中国今后的发展,就连古代《易经》不是也有着乾卦第七爻“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样的字句嘛。</p>

所谓的独裁者拯救中国,本来就是个笑话,可这个笑话,却被某个是时空中的红粉们津津乐道。他们没有看到人治体系的本质内涵,赤色中国与封建皇朝的唯一区别,可能就在于他们连表面的仁义道德都不讲这一点了吧。</p>

而且如果不是某个太祖皇帝获罪于天,导致连可以即位的儿子都夭折了,恐怕中国又是另一个朝鲜。</p>

随着话题的继续,张茵茵也逐渐明白了钟泱所说的时代变革是怎么一回事了,经济基础的改变,决定了政治基础必须做出的调整。</p>

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要实行家天下的制度,那就必须采用酷烈的手段去镇压和消磨下面的人,甚至连教育体制也要抑制,避免出现更多的聪明人,导致不断的反抗。</p>

</p>

某朝的所谓各种革命和运动,其实就是如此,通过不断的杀戮和残害,消除异己。然后用各种武斗来消磨民众的斗志和血气,等到民心疲累,自然而言就懦弱思安了。</p>

钟泱本身是很鄙视革命的,他更推崇改革的道路,革命意味着流血,通常都是先流自己人的血。就像红门赤军一样,各种内部清洗比之古代封建军阀还要严重,毕竟当年还有普世的伦理价值体系束缚,红门却只有所谓“主义”。</p>

想要杀你,拿出“主义”就可以了,连解释都不需要。</p>

被“主义”杀死的人比被外敌杀死的要多得多,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这里面的奥妙呢?</p>

钟泱建立了华联,并且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推动华联的发展壮大,并不仅仅因为他比那些所谓伟人聪明睿智,而是因为他拥有了智能工厂。</p>

当然的,没有这样的见识和气魄,哪怕拥有珍宝,也只不过是又一个独裁者罢了。在世俗中辉煌数十载,然后毁掉一个民族的未来,这样的伟人,对中国实在不是什么好事。</p>

聊着这些沉重的话题,钟泱与张茵茵还是享受着难得的清闲,不过一通电话却打断了两人的温存。</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