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讹诈成功(2 / 2)

这些道理说起来简单,但要具体落实。就涉及到大量的运算和实验了,在运算和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一些具体的模型,这就属于企业形成的知识了。</p>

陈晓东拿给薛敏之的资料中,分明可以看出东莞政府方面已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走刀策略,其中尤其是环切法的策略,更是与名剑公司的某项核心技术有几分相似之处。</p>

一旦实情如此,那就意味着名剑公司在整个南方的市场份额将大大下滑。</p>

薛敏之知道,要实现这种环切法的策略,必须涉及到多个轴的相互配合。能够做环切法的模拟,说明他们对多轴联动的技术已经掌握得比较深入了。这个发现,让薛敏之感到了震惊。</p>

“陈总工,这些策略,都是你们自己研发出来的吗?”薛敏之非常不礼貌地发问,他当然也可以说得更委婉一些,但情急之下,他也顾不过来了。</p>

陈晓东的脸上分明出现了几分尴尬,他支吾着说道:“这是当然,我当然是我们搞出来的,也不知道对不对,我们还希望听听你们的意见呢。”</p>

陈晓东的这番做作,自然也是幕后导演刘永灼替他设计出来的,这样一种表情,能够让别人摸不清头绪。</p>

不知道政府到底是掌握了这些技术,还是通过什么渠道间接地获得了这些技术。</p>

这一套走刀策略,本来就是王振华、梅卓珍从九鼎公司获得的,九鼎公司的老总过去也曾在名剑公司工作过,在技术上多少有些渊缘,所以薛敏之看起来觉得眼熟,也是正常的。</p>

他如果再多问几句,应当能够发现其实对方对于这套技术还只是一知半解,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撑。陈晓东装出这副表情,就是为了应付薛敏之的追问。</p>

我已经显得尴尬了,你如果再问下去,我是不是可以拒绝回答呢?</p>

“你们在没有任何外来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步,确实非常不容易了。”薛敏之平静下来,开始总结,“不过,你们目前的研究,存在着比较大的方向性问题,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可能不会得到你们所希望的结果。”</p>

“这……”韦祈杉似乎有些着急了,“薛先生,你确信我们的方向存在问题吗?如果真的存在问题的话,我们就必须进行调整了。对了。你们是不是可以在东莞多呆几天,给我们一些指导?”</p>

陈晓东则显出一些怀疑的神色,“薛先生,所谓的技术,并非是完全相同的。也许我们和思路和名剑公司不太一样,你也不能说我们这样做就不对吧?”</p>

这就是官员和工程师的区别了,官员关注的是目标能够完成,而工程师则更关心自己的工作能否得到承认。…,</p>

薛敏之感觉到自己已经摸清了这些官僚的想法,他矜持地一笑。“陈总工说的,也许有一些道理吧,我想,韦主任可以继续信任陈总工,也许他现在选择的这个方向,的确是可以搞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的。”</p>

“这个不是信任谁的问题。”韦祈杉把薛敏之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薛先生,你知道,我们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学术上的问题,我们并不感兴趣。”</p>

“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按时按质地拿到我们所需要的设备。薛先生,你真的认为陈总工他们做的这个方向有问题吗?”</p>

“韦主任,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薛敏之故意卖起了关子。</p>

“我们是非常相信贵公司的,如果薛先生能够拿出确实的证据的话,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工程师改变目前的方向。不过,这可能需要薛先生给我们一些指导才行。”</p>

薛敏之摆摆手道:“韦主任。如果你们仅仅是需要一些加工中心的话,我们名剑公司完全可以从合作的角度出发,向你们提供。不过。技术指导,我们是不能做的,毕竟,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秘密嘛。”</p>

在参观结束之后,韦祈杉把薛敏之一行请到了一间会议室,同时又叫来了几名政府内部的官员。双方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闭门磋商。</p>

等到会议室的门重新打开的时候,韦祈杉和薛敏之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双方互相热情地握着手,说着合作愉快之类的话,似乎是获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p>

不过,如果谁认真观察的话,他会发现韦祈杉的笑容是发自于内心的,而薛敏之的笑容却多少有些勉强,像是硬挤出来的。</p>

“薛先生,你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如果不是名剑公司伸出援手,我们按自己的路子走下去,恐怕最终就会白费力气了。”韦祈杉用感激的语气对薛敏之说道。</p>

薛敏之依然是一副客气的嘴脸:“韦主任,我认为,虽然名剑公司承诺了向你们提供多轴高速加工中心,但你们还是不妨自己开展一些研究工作。陈总工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还是能够成功的。”</p>

他说虽这样说,但那种不无揶揄的口吻分明在暗示着韦祈杉:别傻了,你们是不会成功的。既然我们已经向你们提供了设备,你们就放弃吧。</p>

韦祈杉认真地回答道:“名剑公司的技术,在业内是无人能比的。既然薛先生认为我们的方向有问题,我想,我们还是让工程师们先从基础工作做起吧。我们的时间和经费都是有限的,这种明显没有结果的事情,我们不会做下去的。”</p>

“我声明一下,我这只是一家之言。”</p>

“我们非常尊重薛先生的一家之言。”韦祈杉郑重其事,这演技那个逼真啊。</p>

“谢谢,要不,我们就在这说再见吧。”</p>

“好的,再见。”</p>

“再见。”</p>

看着对方渐渐走远,韦祈杉站在研究所的门口,嘴角露出了一丝调侃的微笑。陈晓东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站在韦祈杉身边问道:“韦主任,情况怎么样?”</p>

韦祈杉淡定一笑:“按原来的计划,搞掂了!”</p>

“真的!”陈晓东大喜,“想不到这一招还真灵啊。这个小刘真是神了,把这些垄断资本家的心理揣摩得这么准啊。”</p>

韦祈杉也是点头:“我和薛敏之说,我们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一千万华元,未来还打算继续投入一千万华元。总之,什么时候把设备造出来,什么时候才能罢休。”…,</p>

“他当即表示,可以按五百万华元一台的价格,卖给我们两台多轴高速加工中心。要知道,过去我们去找他们报过价,打算一千万华元一台,他们都不肯卖给我们的。”</p>

“这就是小刘说的,只要他们察觉到我们在研究某样东西,而且有可能出成果,他们就会赶紧把这样东西卖给我们,这样我们就没兴趣继续研究下去了。”陈晓东明白,对方是想在技术研发上对政府保持持续的领先。</p>

不然,不会如此故意的打压政府研究部门自主的研发行为。</p>

“可不是吗,我向薛敏之暗示说,我们只有一千万,要么用来买机床,要么用来自己造机床。很明显,他害怕我们做出后面那个选择。”</p>

“韦主任,你不会是真的做出了前面那个选择吧?”陈晓东小心翼翼地问着。他和王振华商量过了,等这桩事情过后,就要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军用级的多轴高速加工中心,这可是需要科工委投入资金的事情。</p>

他真怕韦祈杉拿到名剑公司的设备之后,就不再关心这件事情了。</p>

韦祈杉哈哈大笑起来:“放心吧,陈总工,研究经费一分钱也不会减少。名剑公司卖给我们设备,我们只是拿来救急,未来我们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设备的。还是那句话,咱们不能受制于人啊。”</p>

“这还差不多,别玩假成真,真的把咱们自己的科研给荒废了。”陈晓东大大松了一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