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箭在弦上(2 / 2)

大周内卫 一人魂 0 字 2021-07-22

黄丙才神色沮丧,刚见到刘文炳的时候很是窃喜,一方面是因为见到偶像,另一方面是感觉有望获救。没想到结果是这样的,他一时半会还出不去,甚至永远都出不去。

刘文炳安慰道:“你也不要过于沮丧,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顺天府侯大人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会认真验尸,还有那帮运送尸首的人,把死者放在府衙前便跑了,锦衣卫正在寻找线索抓捕。”

黄丙才急道:“赌坊的人可以作证,我当时赤手空拳,如果死者的致命伤是锐器,那便与我无关。”

原则上是这样的,但是涉及朝廷高官,无数人盯着,不能筒单的因为这个放人。

刘文炳告诉他,目前破局有个关键,抓到那些将尸首送到府衙的人,他们大概率知道真相。如果背后捅刀子的人存在,极有可能是其中一个。

黄丙才表示感谢,二十年来荣华富贵,在街上胡作非为,今日终于品尝到人生的苦涩。他只能拜托偶像刘文炳,若是能还我清白,今世愿意当牛做马。

刘文炳不需要牛马,只是需要得力的助手。

在陕西,洪承畴出现在聚会现场,他是陕西巡抚、三边总督,朝廷设在地方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洪承畴从一年前的陕西参政,单纯的文官。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率领军队越打越强,到他就任三边总督以后,将手下军队与边军整合,经历朝廷的“精兵筒政”之后,目前仍有三万多精锐士兵,对外负责防范草原民族的入侵,对内控制陕西全境。

这支队伍不在京营序列,在边军之中,恐怕也只有关宁铁骑是他们比不上的。洪承畴很有自信,除了关宁铁骑,他们不会比毛文龙的东江军差,在边军中的位置大概是第二。

但是他经不住突然之间全省各府县同时的叛乱,他只留下少数队伍守卫边关,亲自带队征讨各方,一个月下来,还剩下三股势力尚存,领导人分别是王左桂、王嘉胤和神一魁。

此事惊动了朝廷,山西的袁崇焕率领义乌军进入,在河南执行任务的孙传庭率秦军从汉中方向入境,此外还有卢象升的天雄军随后会赶到。

看起来朝廷非常重视,陕西的民变有望很快得到解决。

但是,作为一方大员,洪承畴丢不起那个人。

他是陕西巡抚,是三边总督,统帅三万精兵,却平定不了民变?

在大周朝,有四类叛乱很难扑灭。皇帝曾在信中嘱咐他,一个是流民,一个是饥民,一个是裁撤的军人,一个是叛乱的驿卒。

边军裁撤早已完成,他们和家属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安置的地点也不在陕西,这一项可以排除。

驿卒改由国家统一发放俸禄,最近从未有过拖欠,他们没有暴动的理由。

流民和饥民也没有啊,朝廷将粮食源源不断运到陕西,已然到了不计成本的程度。陕西虽然面临持续干旱,但发下去的粮食足够百姓充饥。

皇帝在信中同样嘱咐他,一定将粮食发放控制在自己手里,谁敢中饱私囊务必杀鸡给猴看,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洪承畴严格按皇帝说的办,没听说哪里有官府截留粮食的现象。

那么,这次民众的叛乱因何而起,又怎会迅速的扩展到陕西的各个府县。

在事情发生之后,皇帝又来了一封密信,信中提醒他小心类似白莲教这样的存在。

皇帝的信很长,信中详细讲解了自己的观点。

这个年代地广人稀,村与村之间通常相隔数里,如果百姓们能吃饱饭,他们绝不会闲着没事造反玩。

人们通讯非常不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是不可能的,要想迅速的召集几万人跟着自己干,很可能是很早以前便借助宗教聚拢民众。

王左桂、王嘉胤和神一魁极有可能是该宗教的统领,他们一方面靠此深入民间,另一方面极有可能歪歪绕绕的与女真人有勾结。

当前正值大周朝与女真局势紧古的时候,他们突然在陕西搞出大规模叛乱,这之间极有可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洪承畴看后若有所思,皇帝的推测很有道理。

今天洪承畴会出现,源于他大兵压境,又许出重诺,给叛军首领王左桂高官厚禄,引诱王左桂率领部众投降。

三路叛军先解决一路,这多少能挽回自己一些脸面。

于是,洪承畴会出席今日的宴会,亲自招待王左桂和他的核心团队。

陕西民乱有个特点,那就是反复不停的投降、反叛,如是者数次。

现在的洪承畴是不知道的,但是穿越来的皇帝却心知肚明。

他的历史读的不够透彻,但他依稀记得,以前那个古献忠投降的次数直逼两位数,李自成是因为参与凤阳掘坟,后来才失去投降的资格。

在他们跌宕起伏的造反生涯里,投降都曾在关键时刻救过他们的命,有人还不止一次。因此,公孙剑在写给洪承畴的信中提醒,一定要警惕贼寇的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