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大借款(2 / 2)

桂系少帅 云亦寒 0 字 2021-07-22

唐绍仪和袁世凯的借款方针发生了分歧,同时,银行团也扬言如果不换唐绍仪,就不向中国政fǔ贷款。这时候财政总长熊希龄于5月3日到达北京上任,为了打破僵局,北洋政fǔ向银行团声明,以后谈判不再通过借款特使,而是由财政总长负责。5月7日起,熊希龄就接手与银行团谈判。</p>

在北洋政fǔ与美、英、德、法四国银行团商议善后大借款后,四国银行团又添入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行;于是六国银行团正式成立,并以六国银行团名义向中国提出善后大借款必须以监督中国财政为必要条件;次日,财政总长熊希龄等人表示六国借款条件太苛刻拒绝接受;最后熊希龄向政fǔ辞职,而袁世凯批准熊希龄等人辞职;善后大借款谈判中止;当新任财政总长周学熙重与六国银行团商议借款条件后,南北战争爆发。</p>

</p>

其实这种真正也为北京政fǔ减去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当初借款的一个大目的就是为了将南京的军队解散,毕竟那些军队基本上都是流民,常年这样聚集在南京是很危险的,但是当南北战争一爆发,那么这些东西全都不存在了,于是北京政fǔ的压力也就大大的减轻了,而大借款也就不再那么迫切了,而且现在的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借钱的问题也就慢慢的停了下来。</p>

不过停止并不是结束,在解决了南北真正问题之后,这些问题就紧接着出来了,由于没有得到多少借款,所以这些问题的出现,又再次让袁世凯陷入了焦急之中。</p>

于是袁世凯无奈,只能够再次借款,对此袁世凯派特使徐世昌、外交总长陆徵祥、财政总长周学熙为全权代表,在北京汇丰银行大楼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作最后的谈判,签署了2500万英镑的《中国政fǔ善后借款合同》。合同21款,另有7个附件,2个附表。规定: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5厘,期限47年;债券9折出售,扣除6%的佣金,净收入2100万英镑。借款指定用途,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和各种外债、遣散各省军队、抵充政fǔ行政费外,仅余760万英镑,而到期归还本息竟达6789万英镑。借款以中国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fǔ税项为担保。特别条件是:今后未经银行团允许,不得向他国借债;由外国人参加盐税征收,在审计处设华、洋稽核员,凡关于借款款项之领款单须有华、洋稽核员会同审核,签押后方可提款;中国政fǔ在北京设立盐务署,由中国总办1员、洋人会办1员主管;各产盐区设稽核分所,设中国经理、洋人协理各一员,共同担负征收存储盐务收入之责任:人员的任免,由华洋总办、会办会同定夺;盐区之盐纳税后,须经华洋经理、协理会同签字后方可放行;盐务进款存于指定银行,非有总办、会办会同签字的凭证不得提用。</p>

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5厘,期限47年;债券9折出售,八四实收,扣除6%的佣金,净收入2100万英镑。借款指定用途,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和各种外债、遣散各省军队、抵充政fǔ行政费外,仅余760万英镑,而到期归还本息竟达6789万英镑。借款以中国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fǔ税项为担保。</p>

对于这次的大借款,最满意的不是袁世凯而是列强,他们又一次通过财政控制了中国,以英、法、德、俄、美、日六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势力,在相当程度上主宰着中国的命运。随着中国内部局势趋于明朗,列强之间也在调整立场,为巩固既得侵略权益,他们通过大量的资金从而控制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内部的问题。</p>

英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列强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国的总投资为225,566万美元,其中英国为66,459万美元,占29.4%。英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即长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巨大的经济利益决定了英国的对华政策是尽可能避免使中国陷于动luàn局面,而维持相对的稳定,这样才有助于巩固英国的既得利益。英国老牌侵华分子濮兰德:“英国在中国有两种利益——国民的利益,它依赖于保护并扩张我国的商业;帝国的利益,它依赖于维持现状并保卫我们作为亚洲强国的地位。为了促进这两种利益,必须在北京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fǔ。”这段话可以是对英国政策出发的高度总结。另一个在英国对华政策中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欧洲局势。1911—1913年间,先后爆发了摩洛哥危机、意土战争、两次巴尔干战争,欧洲局势日渐紧张,两大对峙着的帝国主义集团间的战争迫在眉睫,此时英国无力过多顾及东方问题,维持中国的相对稳定局面也就是必须的了。要做到这一,关键是在中国扶持能够控制局面的代理人,而袁世凯则适逢其选。英国把袁世凯视为能够稳定中国局势,进而维护大英帝国利益的唯一代表。英国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又使它的对华政策不能不影响到其它国家的态度。可以让袁世凯借到这笔钱,英国是最高兴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袁世凯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利益——</p>

“他们这次借了款之后,估计就要大肆的扩军了,通知下去我们最近要低调一,偷偷的扩军,扩军之后的事情估计就是要收拾我们这些不听话的人了。”陆裕光自言自语道,而他身边的人则急匆匆的走了出去。</p>

陆裕光又放下了手中的报纸继续听起了音乐,而他的思想也慢慢的进入了北京,开始思考这个事情对京城引来的变化。</p>

“报告总司令,四川急电。”一名副官模样的人夹着文件走了进来。</p>

“念”陆裕光道。</p>

“是,电报内容:一年辛苦,石油出土。”副官道。</p>

“好,真是太好了。”陆裕光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叫了起来,至于刚才看到的那些大借款的事情已经被他忘于脑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