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灵魂人物(2 / 2)

再仔细一番观察,杨灿终于找到了问题,恩?对了,是马,那二十多匹英国纯血马的问题,这些马非常在画面里非常不协调,并不是动作,而是那股抑郁的气息压低了这场戏的鲜活感</p>

“负责这些马的是谁~?”杨灿坐直了身子,对周围的人喊了句,施南生对双手呵着热气,对一位大胡子的中年男人招手道:“托比~你过来”</p>

拉着那个大胡子到杨灿身前介绍:“这是维拉牧场的托比,那些纯血马是从他们那里租来的”</p>

</p>

大家都不明白了,这戏没过关,跟这些畜生有什么关系?心里都在骂娘,欧文学院那些学生与华人演员还好一些,担任摄影组长的詹姆斯沃克直接就把帽子摔在地上</p>

操一个平时屁都不管的制作人现在倒是来捣乱了,这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吗?</p>

经过长时间的拍摄众人原本就疲惫不堪,心里都憋屈,几个男演员都到旁边抽烟去了</p>

杨灿拉着那位大胡子托比问:“托比,你这些马是不是有问题?怎么没什么精神?”</p>

“绝对没有问题”托比脸都涨红了起来:“这些纯血马上过不少镜头,那三匹棕色在《背马鞍的男孩》非常的出彩~”</p>

说着还拉着这几匹马出来,自己跳上其中一匹跑了几步,那匹马神采飞扬,马蹄踏地有力,如鼓点一般,徐克施南生麦伟坚同时都点了点头,这马的确相当有画面感</p>

杨灿眯着眼睛一看,确是,这马单看起来很是不错,但是那些肌肉结实的亚裔群众演员能量也不低啊,为什么凑在一起不行了呢?杨灿边想边摸了摸那匹马的鬃毛,用意识能量探查进入,慢慢地逐渐的渗透到马的意识里,与动物的链接杨灿已经驾轻就熟非常顺利</p>

很快的,杨灿注意察觉到马背上有些凹痕迹,原来马已经瘀青了,走到一位卫兵的群众演员的身边,检查了他的道具盔甲一番,摸着盔甲后那一片片甲,瞬间就恍然明白</p>

把那些群众演员都叫了过来,指挥负责道具服装的美女莎拉:“莎拉,在他们上马之前把这些人的盔甲后面这一段贴起来,不要让盔甲接触到马匹”</p>

莎拉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也不敢多问,让几个道具师一起把盔甲那一部分用强力胶贴了起来</p>

“好了,再来一遍,就跟刚才一样就行了”杨灿大手一拍那马屁股,棕马长啸一声像是很受用一般</p>

众人均是有些不情愿的准备着,这搞什么啊,刚才都没过,难道现在重演一遍就可以过?什么逻辑嘛,唉谁叫人家是制片人呢</p>

心里嘀咕着,众人各就各位,几分钟准备后,施南生一声“A”,再次开拍,麦伟坚与徐克都凑到镜头前面来,仔细地看着,两人脸上原本都有些疲惫,可越看嘴巴越是张开了起来</p>

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台词,甚至连语调都是一模一样,可感觉却截然不同,在后面那些高马铁卫的衬托下,刘青云的纣王显得极为威风凛凛,整个气势都显得截然不同,甚至比平时加出彩</p>

马匹的低吟,跺蹄声波澜起伏背景之下,刘青云纣王甚至一句台词都还没说,帝王气质就自然散发而出</p>

直到这场戏演完,徐克与麦伟坚都沉醉与这个极有神韵画面之中,沉默无语,施南生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喊Cut,搞得刘青云与杨秀雅两人说完台词还加了几分钟的“含情脉脉”的戏</p>

到最后两人自己都演不下去了,杨灿才忍不住笑喊了声CUT,演员们才长吐了一口气,总算是被解放了</p>

众人齐齐看着徐克与麦伟坚,徐克慢慢醒悟过来,这才站起来伸出了一个大拇指:“很好,过了”</p>

众人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几个家伙吹着口哨</p>

“太棒了~可以休息了”</p>

“哎呦,我腰都疼了”</p>

“操~终于可以下班回去陪老婆了”气氛终于轻松下来</p>

杨灿呵呵笑着喊了开着灯光师的玩笑:“强尼,你还想回家陪老婆吗?我看有莎拉在你早就忘记了你老婆长什么模样”</p>

众人一阵大笑,强尼也只得摸摸头,傻笑着</p>

“你到底做了什么?”莎拉第一跑过来,心里很好奇这两次拍摄究竟有什么不同</p>

徐克与麦伟坚两人心里同时蹦出了一个字“马”</p>

不约而同站了起来,跑到了那些马匹面前,摸了摸它们的背部,仔细寻找之下才发现了那些压出的痕迹,惊讶中都极为佩服走向杨灿</p>

“今天真是长见识了,杨先生你怎么发现这个细节的?”徐克再度让杨灿所折服了</p>

“我就说了,咱杨头有双火眼金睛,整个就是一孙悟空.”朱怀诚感叹着,不住地摸着那些马</p>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难道你们怀疑这是我们道具组的失误?”莎拉显得有些气愤:</p>

“我发誓~在拍摄之前我们都实验过了,这些盔甲设计绝没有什么问题”这可是质疑自己的专业,莎拉显得有些接受不了,难道在这些中国人眼里她这这么业余吗?</p>

徐克微笑着摆了摆手:“不,这次是我疏忽了,不关你的事情”过去捏了捏杨灿的胳膊:“杨先生,真的,我拍电影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细心的年轻人”</p>

杨灿笑了笑,徐克跟莎拉解释:</p>

“在之前你们试马戏的时候,是一位身材很瘦的剧务穿着盔甲试马的,体重才120斤,盔甲那段并没有对马匹的背部造成损伤,可我后来找来这帮临演各个均是180斤以上的高大壮汉,造成的压力要比之前大得多,扎得马很不舒服,才造成了整个画面的有股莫名的不协调感”</p>

由于这个重甲是特制的,商朝虽然没有这种冶炼技术,但是毕竟是电影,要有艺术感,所以才这么设计盔甲覆盖范围甚至越了马鞍,最终导致了这次问题</p>

旁边的人听到徐克的解释才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都吃惊地一拥而上过去找马背上的伤痕,确实还真有各个都惊讶无比</p>

拍电影很多时候就是这种细节决定成败,有这么一个制片人,剧本省心了,细节也全部照顾到了,这让徐克感觉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p>

施南生忍不住深有感触地过来拍了拍徐克的肩膀:</p>

“老徐,真的,今天我才觉得是你纯‘导演’,要是在十六年前我们能遇到杨先生这样的制片人,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p>

1996年,两人来到好莱坞,导演了《反击王》和《迎头痛击》,想把徐克风格和好莱坞制片模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但是一败涂地,而这次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p>

徐克也察觉到剧组里微妙的气氛变化,也有种奇妙的感觉,别说其他那些演员,连自己好像也被这个年轻人可盘活了似的,与施南生互视一笑,是对于十六年前遗憾,也是对于未来的期许,或许这次真的能有些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