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消失的谷歌(2 / 2)

车子开得很快,杨星在车上就做成了干掉谷歌的大买卖,心情实在愉快,看着车窗外山明水秀的景色来也觉得分外顺眼。车子的终点是圣塔克拉拉市,它是硅谷的中心,外表看起来和美国普通乡间小城差别不大,只是杨星他们打量着集团在市区中间繁花绿树掩映下的那幢欧式城堡庄园般外观的星斗研究院美国硅谷研究中心,听到这幢房子的报价时都倒吸了口凉气。这座先现在作为办公楼的建筑足足花了集团1千万美元才买下,这一次大家的美国之行,这里就作为休息住宿的大本营。看着周围不少类似的房子,这里的工作人员见解,周围那些和香港花园洋房类似的房子每一幢的价钱都不会低于百万美元,无论是住家还是办公,都奢侈无比,难怪有人形容这里是美国房价最高的地区,住在这里的大部分IT新贵和顶尖科研人员了。</p>

不过一分钱一份货,美国研究院周边集中了大大小小数万家中小型主营IT、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技术的企业。对于致力发展集团创新能力和提高企业制造工艺水平的杨星来说,能在这里设立研究机构,收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情报,掌握最及时的科技新动态,一千万美元投入都只是零头,迅速跻身于国际高技术巨头中,这些前期投资是必不可少。</p>

不过杨星这次急匆匆的过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办的。他们想在这里接待美国高盛的代表。因为今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电子展上,星云电子大放异彩,推出了多款被誉为划时代的产品,其中最让高通注意的是星云电子一口气推出了几款内置自行研发G**和CDMA技术通话基带芯片的手机,震动了全场。拥有CDMA技术的高通公司自然坐不住了,想和星云电子谈判。当美国高盛公司的代表沃尔夫和霍克按时走进这里时,打量着研究所内部刚装修好的带有浓郁中式风格的办公环境,眼里都流露着股戒备的神情。他们可是知道这所外形别致的办公楼的价钱。一家肯花这么多钱在硅谷置办家业的公司,恐怕不象来时他们以为的是一家可以轻易打发掉的公司。</p>

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成立于1985年,总部在加州圣迭戈市,离硅谷并不远。它是CDMA无线通信技术的创始者,早期该公司开发的是运输业卫星通信系统,不过名气不大,不过很快转机到来,公司迎来了一项他们梦寐以求的机会。1987年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了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G**标准,并积极向全世界推广,一时不少国家采纳了该标准,G**大有一统2G手机市场标准的趋势。</p>

作为西方技术老大的美国自然心里不舒服,毕竟最早的无线蜂窝电话技术可是美国人发明的。于是1989年美国匆忙由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认可了一项名为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技术。短短三个月后,当通信行业普遍质疑该技术推出时机太晚,难以产业化时,高通公司就推出了用于无线和数据产品的码分多址(CDMA)基带芯片,并在美国强大的政治力量推广下迅速占据了美国、韩国和日本的通信主流市场。虽然CDMA制式手机的全球推广始终不佳,想挑战G**市场的图谋一直没有得逞,采用CDMA模式的手机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份额始终无法突破市场20%份额的上限。不过与G**手机基带芯片市场群龙无首的局面相比,拥有3900多项CDMA专利技术的高通无疑是这个市场的王者,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即使实力强大的韩日手机生产商,也不得不为自己手机里的CDMA基带芯片向高通公司交一笔费用。</p>

高通和大部分欧美无线通信厂商一样,实行的是专业化商业模式。就是专注于设计手机芯片、显示器以及电源管理等技术,而并不需要从头到尾的研制出一部手机。这跟韩日以及亚洲大多数跨国公司无所不能,多种经营模式大相径庭。也说不上是孰优孰劣,只能说是经营理念不同。高通公司采取的是广泛向广大无线通信生产厂商授予专利许可的方式推广CDMA技术,使得合作者遍布五大洲,并通过从众多其他相关专利持有人手中获得的交叉许可降低客户的知识产权成本方式,构筑了一道关于CDMA技术坚固的专利长城,防止有人挑战它的老大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