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BO(2 / 2)

而且这也是他实践当初和香港特首包海生承诺的一个好方法,香港回归后和内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签订了cepa后两地的经贸往来越发频繁。杨星当初就向包海生指出香港发展的出路在内地,想要不被其他竞争者赶上,香港就应该从改革初在广东等地投资“三来一补”这样的初级加工项目上做出重大转变。香港要凭借优势进军国内特大基建和实业项目市场。</p>

而前世并不存在的香港三大主权基金,最喜欢投资期限长,回报不太高但务必稳妥安全的项目,山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从很多方面都正好符合要求。尤其是三大基金正秘密推动他们持有大部分股票的香港最大“国企”——香港地铁公司准备在今年五月到香港联交所港交所上市。这时如果披露出香港地铁公司获得了建设和管理山城轨道交通项目资格,加上传出作为大股东的三大基金同意为该项目融资的好消息,这不但意味着港铁公司成功打入了内地市场,也是公司上市前的重大利好,三大基金借手里股票升值的机会保证能大赚一笔,所以杨星对于取得山城轨道交通项目很有信心。</p>

当然这其中获得最大好处的肯定还是杨星和他的中星国际。看到他的建议没有马上被国津要他们拒绝,他就知道有门儿。他对国津要他们详细解释道,中星国际并不是独力承担山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通过居中牵针引线,把***香港等多家单位捏合在一起共同投标。中星国际除了承担提供建设工程设备和参与建设外,最关键的是取得轨道线路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土地。</p>

以星华地产在国内的口碑,对于用这些地卖个好价钱应该问题不大,这样就能大大减轻资金压力。而且杨星还承诺除了保证来自香港的融资渠道外,他还可以去试试能否取得国家进出口开发银行管理的外国政府对华无息贷款等,这将会把整个项目的风险减到了最小。</p>

听完杨星这番话,国津要他们不得不惊叹于杨星开阔的商业思路,和化繁为简的商业操作手法,感觉一段崭新的轨道离他们从未如此之近。本来按照规划,山城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要成立一家**的轨道交通服务公司承揽接下来的管理和后续服务,本来就考虑将轨道周边土地作为补偿款划给公司。</p>

而现在既然杨星自告奋勇站出来承建,按bot的原则,中星国际在规定经营期满移交市政府之前,政府不用担心太多风险,只需要轻松地接过工程“钥匙”就行了,压力自然小了许多。因此将轨道周边土地开发权补偿给中星国际似乎没问题,但这其中牵扯众多,尤其是让香港地铁公司负责承建山城轨道交通项目,这在国内也是头一遭,都需要等待中央请示后才能答复杨星。</p>

谈妥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宾主都很满意,国津要他们对于杨星的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出更进一步加强彼此的合作的意愿,所以在结束谈话前,他们都直接表示,希望杨星对类似山城轨道交通这样的大型项目多投资,市里承诺会给予杨星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帮助!</p>

得到这个承诺的杨星异常高兴,看来他最近财运旺盛,凭借在集团几个大项目成功换来的声名,他现在在国际的地位已经快向李嘉诚、比尔盖茨看齐了。今天他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动山城一二把手相信同意合伙运作投资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就是因为他们看中了他在香港富豪榜上 “五哥”的名气。</p>

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畅快的杨星对于身边的秘书们宣布,谈妥了大生意,可以让她们放几天大假,好好在山城游玩一下。特意提醒山城可是人杰地灵,除了美女外还有不少帅哥俊男,让她们珍惜机会去“狩猎”。</p>

众女欢呼雀跃,只有孔思羽和俞歌依旧愁眉不展,杨星等大家走后特意站在她们面前道:“怎么,还再烦心如何面对家人。这样吧,我作为老板有义务让属下不被家事干扰工作,我亲自陪你们走一趟怎么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