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一次接令(2 / 2)

隐相 水叶子 0 字 2021-07-27

唐松静静的看着水晶,水晶也放下了手中的琴谱静静的看着他。</p>

那双漂亮的孔雀眼中依旧是点尘不染。</p>

看着她,再想想她那幽闭十四年的经历,唐松心底幽幽的泛起了一阵儿酸楚,片刻后,他带着脸上的笑容走到水晶身边,伸手过去揉了揉水晶的头发。</p>

于是,水晶原本极顺的头发便乱蓬蓬的了,随之,这丫头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极淡极淡的笑容来。</p>

水晶,走,咱们晒太阳弹琴去</p>

这一天剩下的时光里,唐松便陪着水晶在后花园中消磨掉了。</p>

第二天早晨,唐松早早的起身,梳洗罢雇了一辆赶脚儿前往皇城。</p>

依旧是宣仁门,唐松向值守的禁军报了自己的籍贯名字,那禁军转身回了哨房一会儿后,便放他进了皇城,一并连那些繁琐的程序都给免了。</p>

这皇城里乃是各部寺监办理公事之地,再无一个普通百姓。流内的品秩官们皆穿官衣,流外的吏员们也是着吏服,似唐松这样儒服士子打扮的真是一个都没有,因而也就显得份外醒目。</p>

一路走来,不时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对此,唐松只若不见,径直向宫城走去。</p>

约莫将皇城走到一半的时候,却见着贺知章垂头丧气的从旁边的吏部衙门走出来。</p>

唐松停下脚步唤了一声,季真</p>

贺知章抬起头,见是唐松,忙快步跑了过来。</p>

在这皇城里能够拔脚就跑的,也着实是不多见哪见他如此,唐松笑了笑,待人到了近前后,开口便问,出什么事了怎么垂头丧气的,这可不像你</p>

贺知章笑笑,没什么</p>

唐松看了看他身后的吏部衙门,又瞅了瞅贺知章手中捏着的那份绝似公文的东西,怎么,你们这些新进士如何安置,吏部已经分发好了</p>

周承唐制,正六品以上官员的升迁调转需经御览并朱批后方才起效,正六品以下官员的分发则是由吏部做主。新进士们初授之官最高正八品,似明算等科甚至是从八品乃至正九品,对他们的安置权限自然也就在吏部。</p>

贺知章笑不出来了,黯然点了点头。</p>

在哪儿</p>

陇右道一下等县从八品县丞</p>

闻言,唐松脸上的笑容也没了。此时之陇右便是后世之甘肃宁夏等地,乃是时人心中的边塞之地,亦是常年与吐蕃的四战之地。</p>

除此之外,武周亦承唐制将天下诸县分为上中下三等,位列下县者往往不仅是人口稀少,且是地方极其凋敝。</p>

将一进士科状头分发到边塞已是前所未见,更别说还是一下县的县丞。吏部如此作为已经不是过分,简直就是荒唐了。</p>

唐时的官员皆有很浓的恋阙心理,就是都愿意留在京城而不愿到地方任职。以贺知章进士科状头的身份原本该是入馆阁的,而今不仅入不了馆阁还要被远放到边塞一下县,也难怪他这乐观达观之人会如此的垂头丧气了。</p>

什么时候走</p>

新科进士分发,照例有三个月的到任期。我这分发的远,吏部好心给了五个月</p>

嗯唐松沉吟了片刻,既然有五个月的时间,你倒是不必急着动身了,先且在京城等上些日子再说</p>

贺知章闻言,猛然抬起头来看着唐松。</p>

便是要走,也该让我为你设宴送行吧</p>

贺知章点点头,眼中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p>

等着我留下这句话后,唐松没再多说什么,继续往宫城走去。</p>

宫城城门处也如皇城宣仁门一样,唐松报了籍贯姓名后,禁军值守军士便直接放他进去了。</p>

刚刚走完宫城城门洞,早有一个小黄门迎了上来,言说是奉了上官待诏的吩咐来此接引他的。</p>

前面依旧是小黄门导引,脚下依旧是宫城的大道,唐松再次踏上这条道路时,心情却与前一次迥然不同。</p>

然而,这次无论他如何探看,却始终没能再见到柳眉那熟悉的身影。</p>

七穿八绕,最终唐松没看到什么崇文馆,却随着小黄门到了上次来过的那座小楼。</p>

没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严密检查,唐松很顺利的便进入了小堂。</p>

小堂内除了值守的宦官宫女外,没有一个大臣。</p>

同样的帘幕低垂,唐松行完礼后,帘幕内传出了武则天的声音,赐座</p>

唐松直到现在也没机会到礼部学礼,实在也不清楚面圣该有什么礼节,武则天既然让座,他顺势也就坐了,堪堪就坐在上回文昌左相武承嗣所坐的地方。</p>

赐茶</p>

宫女送上茶来,唐松刚刚接过尚不曾喝,便听帘幕内传出一问,朕久居深宫,唐松你且说说,天下人是如何议论朕的</p>

唐松全身猛然一紧,这个问题真是不好回答。</p>

喝了一口茶,随后缓缓放下茶盏。直到那值守太监都已怒目而视了,唐松方轻咳一声道:于百姓而言,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少服徭役的就是好皇帝。自陛下御极天下以来,襄州百姓能吃饱饭,亦能穿暖衣,徭役也不甚重。所以在襄州百姓心中,陛下该是个好皇帝</p>

仅只襄州</p>

在下自小生于襄州,长于襄州,除了神都别的地方都不曾去过,是以陛下问及,便只能言襄州之事</p>

听唐松说完,帘幕后的武则天轻笑了两声,似是对上官婉儿道:这倒是个老实人</p>

帘幕后随即传出了上官婉儿的声音,短短的只有一个字,是</p>

便在这时,帘幕后一侧有脚步声传来,影影绰绰之间便见一个宦官模样的人捧着一只装满奏章的金盘献进。</p>

武则天没再理会唐松,开始看起奏章来。</p>

刚才走了那么长一段路,此时唐松也不着急,只是静静的喝着茶水。一盏喝完,复又主动让那值守的宫女又续了一盏。</p>

貌似武则天看奏章极快,但不知她看过的这几本奏章究竟写着什么,竟似让这位圣神皇帝很是不快,连带着小堂内的气氛都凝重了不少。</p>

又过了一会儿,隐隐绰绰的便见帘幕后的武则天顺手扔掉了手中的那本奏章,低沉着声音道:念</p>

片刻后,便有上官婉儿念诵奏章的声音传出。</p>

唐松一边小口的呷着茶水,一边静静的听着,越听心中越是震惊。</p>

上官婉儿一连念了三本奏章,第一本奏章的内容是弹劾皇室宗亲武攸宜霸占民产的。</p>

第二本奏章的内容则是弹劾梁王武三思于三阳宫督建中有贪腐之事的。</p>

至于第三本更是石破天惊,居然是请求将庐陵王移往京畿道伊川县安置的。</p>

唐松越听越心惊,正在这时,便听帘幕内传出一声断喝,够了</p>

上官婉儿念诵奏章的声音戛然而止。</p>

片刻后,武则天的声音从帘幕内传出,唐松,你即刻往白马寺传朕敕令,召文昌左相武承嗣还朝。</p>